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哲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321824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哲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 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1)分部 6 月月考政治 试题卷()(全卷共两个大题,33 个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注意:本卷为试题卷。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30 小题,共 60 分)1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

2、世界观的学说 2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的这个论断阐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

3、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据此回答第 45 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是否可以被感知的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据此回答第67 题。 6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

4、征是实践性C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7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A新民主主义文化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毛泽东思想 8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正确的运动观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 9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0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

5、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 D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11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往往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

6、,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据此回答第 1314 题。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这表明它() A包括人类的全部智慧 B对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C能帮助人们解决一切问题D能保证人们在实践中不犯错误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因为它() A彻底否定了一切旧哲学 B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C对当时的具体科学知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D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总结 19 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

7、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据此回答第 1516 题 15上述材料主要说明的是()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 16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密.封线学校: 年级: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校座位号2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是“科学之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ABCD 17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甚至呈蔓延趋势。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有( )它是与唯物主义和一切科学知识根本对立的它是唯

8、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它的出现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它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ABCD 中美双方举行能源政策对话,在提高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合作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当今世界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人类盲目征服自然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据此回答第 1819 题。 18 上述材料说明()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自然界是不可以改造的 C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能够驯服自然界D自然界是变化多端的 19 要实现“天人合一” ,就要() A加大改造自然的力度,人定胜天 B崇尚自然,崇拜自然 C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D回避自然,顺应自然20与歌曲暗香中“烈火烧

9、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这句歌词表达同一哲理的成语是()A因地制宜B推陈出新C变化多端D顺水推舟 21.两位画家以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家画了一个湖,湖画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画出了静的真义。因为他懂得()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ABCD22 中国日报报道,一种常被用作安眠药的药物对脑部受损伤、处于植物人状态好几年的病人产生了奇迹般的效果。服用这种药物后,这些病人被唤醒,一些病人甚至能够和家人交谈

10、。这说明(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B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23 “博客不在多,有激情就行;内容不在深,无堆砌转载就灵。 ”“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 (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 E-mail、BBS、ICQ 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博客”在网络上的流行,说明( )A思想决定行动,主观决定客观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4曾在 2006 年 7 月 22 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发生里氏 51 级

11、地震。省地震局已于 7 月初对地震的发生作出了准确预报。但昭通市政府并未将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报传达下去。面对各方指责,有关官员表示, “地震预测根本不存在准确预报的可能” 。对昭通市有关官员的这一说法,你认为()可以赞同,因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是隐藏在内部的,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认识和实践才能得到可以赞同,因为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科技条件、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等的限制不能赞同,因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能赞同,因为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ABC D25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了()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B真理

12、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与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D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2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被称为“南极和北极之外的第三极”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隆起,直接影响着长江流域季风梅雨的发生,江南因此才没有成为同纬度北非、中东地区那样的沙漠地带。这一事实说明( ) A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B整体制约着部分 C部分决定着整体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27英国某妇女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D要

13、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28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打败仗,可是, “垓下之战”大胜,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从哲学角度看, “垓下之战”证明了( ) A整体决定部分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 C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D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 29一位父亲在生命行将终结时,把他的十个孩儿叫到床前。父亲让孩子们每人拿起一根筷子,然后用力折,结果孩子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筷子折断了。父亲再让孩子们拿十根筷子合成一把,然后用力折,结果无论如何使力也折不断这把筷子。这个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局部之和必定大于整体 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 团结就是力量 A

14、 B C D 30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 ,但在“入侵”夏威夷岛后,科基蛙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这一事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 B C D32016 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1)分部 6 月月考政治 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材料分析题(共 40 分)31.温州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人们不良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严重污染了水环境。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治水政策文件。将在城乡生活污水治理、珊溪水源保护、“两河”整治等方面工作中,寻求新突破。并向市民发出倡议: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