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教案讲义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01192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207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教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预防医学-教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预防医学-教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预防医学-教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预防医学-教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教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教案讲义(2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 案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专业、层次临床医学、本科授课学期06级第五学期课程理论课总学时54本单元学时2教案更新日期200898授课教师范利国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授课方式讲授课程单元题目预防医学绪论;第一章医学模式选用教材预防医学.何廷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目的与要求:绪论1. 掌握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任务2熟悉预防医学的发展史3熟悉我国卫生工作方针3明确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医学模式1掌握医学模式的概念及演变2了解生物医学模式的背景3掌握生物医学模式的内容4熟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背景 5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容6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

2、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全部采用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并采用图片展示教学方式。内容及学时安排如下:(时间:100分钟)1绪论(时间:40分钟)2第一章 医学模式(时间:55分钟)3小结(时间:5分钟)教学重点、难点:绪论 重点: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任务难点: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医学模式重点:1医学模式的概念及演变2生物医学模式的内容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容难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背景重要中、外文词汇:1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2模式(model)3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思考题:1预防医学的概念和内容是什么?2医

3、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的影响是什么?3新时期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是什么?4临床医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预防医学?参考引用文献:1预防医学.孙贵范.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第一版.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7年制及8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2预防医学.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3预防医学.黄悦勤.主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版.5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4预防医学(案例版)郑玉建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第一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授课内容】 绪论一、预

4、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应用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社会行为科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有针对性的采取三级预防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防治残疾和夭折的目的。二、预防医学的内容 1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环境因素 2研究预防疾病、保护人群的健康的策略与措施3研究疾病的分布、影响因素和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4研究疾病防治的组织和科学管理方法三、预防医学的任务 1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评价社会卫生状况3制定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对策和措施四、预防医学的发展

5、(一)古代预防医学的发展1中国古代预防医学的发展2国外古代预防医学的发展(二)近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1工业革命阶段(环境卫生阶段)2第一次卫生革命(个体预防阶段)3第二次卫生革命(社会预防阶段)4第三次卫生革命(社区预防阶段) 五、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疾病预防工作的总的策略。第一章 医学模式一、医学模式1模式(model):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不同历史阶段的医学

6、整体的思维方法,即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方式。二、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3机械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生物医学模式 1内容:病因、环境、宿主(三要素)2背景:源于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3模式:单因单果4作用:控制和预防传染病;职业病; 营养不良。 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构成: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纬度)2影响健康的因素(1)生物因素(2)环境因素 (3)行为生活方式(4)卫生服务3意义(1)医学研究领域需进行调整(2)医生的诊疗模式需作调整(3)提示了医疗保健事业改革的必然性【本课小结】绪论1预防医学的概念、内容、任务(重点)2预防医学的发展史

7、3我国卫生工作方针4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概念及演变(重点)2生物医学模式的背景、内容(重点)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背景、内容(重点)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 【作业】1以本课思考题为纲为纲复习本课内容2以下列思考题为纲预习第二章健康观;第三章预防策略和措施 (1)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是什么?(2)何谓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3)健康教育的传播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教案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专业、层次临床医学、本科授课学期06级第五学期课程理论课总学时54本单元学时2教案更新日期2008910授课教师范利国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授课方式讲授课程单元题目第二章健康观;第三章

8、预防策略和措施选用教材或参考书预防医学.何廷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二章 健康观1熟悉传统健康观2掌握整体健康观3了解疾病观第三章 预防策略和措施1掌握三级预防2了解五层次预防3掌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4了解健康教育基本原理和基本要素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全部采用课堂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并采用图片展示教学方式。内容及学时安排如下:(时间:100分钟)1健康观(时间:45分钟)2预防策略和措施(时间:50分钟)3小结(时间:5分钟)教学重点、难点:第二章 健康观 整体健康观第三章 预防策略和措施1三级预防2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重要中

9、、外文词汇:1传统健康(classical health)2整体健康(global health)思考题:1预防医学的三级预防是什么?2何谓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3健康教育的传播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参考引用文献:1预防医学.孙贵范.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第一版.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7年制及8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2预防医学.傅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3预防医学.黄悦勤.主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一版.5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4预防医学(

10、案例版)郑玉建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第一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授课内容】 第二章 健康观一、传统健康观1核心:无病就是健康(医学定义)2特征(1)以二元形式纪录健康(2)由医生判断健康(3)只从生物学角度考虑健康3作用:促进了临床医学发展二、整体健康观1含义: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基础,视健康为多维系统,视机体为一个整体。(社会定义)2特征(1)多维性三维空间(2)连续性动态概念(3)描述的功能性三、疾病观1疾病:生物学尺度2病患:感觉尺度3患病:行为尺度四、整体健康的内容和测量1整体健康的内容2整体健康的综合测量第三章 预防策略和措施一、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指针对病因

11、所采取的预防措施。(1)具体措施(2)个体的措施(3)环境的措施2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1)具体措施: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工作); (2)目的:控制疾病的发展。3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1)具体措施:针对临床病人措施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2)目的: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废者,主要促使功能指导,尽量恢复身心康复。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二、五层次预防1第一层个人预防2第二层家庭预防3第三层社区预防4第四层国家预防5第五层国际预防三、健康教育(一)健康教育1含义: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

12、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2目的:是实现自我卫生保健的基本手段。(二)健康促进1含义: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即是健康教育在内的促进人们行为改变和社会环境改变的组织、法律、政 策、经济、资源等各种手段的综合体。2组成(1)健康教育(主导作用)(2)社会环境支持(三)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信行(1)知识健康基础(2)信念健康动力(3)行为健康目标(四)健康教育的创传播1传播者2信息3传播途径: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大众传播4受传播者5传播效果(1)健康知识信息知晓(2)健康信念认同(3)健康态度转变(4)健康行为采纳【本课小结】第二章 健

13、康观1传统健康观2整体健康观(重点)3疾病观第三章 预防策略和措施1三级预防(重点)2五层次预防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重点)4健康教育基本原理和基本要素【作业】1以本课思考题为纲为纲复习本课内容2以下列思考题为纲预习第四章环境与健康思考题:1、环境的分类有哪些?2、简述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3、简述健康反应谱。4什么是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5. 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有那些危害?6. 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有哪些?教 案 课程名称预防医学专业、层次临床专业、本科授课学期06级第五学期课程理论课总学时54本单元学时2教案更新日期200898授课教师范利国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授课方式问题导入法课程单元题目第四章人与环境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选用教材预防医学.何廷尉.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掌握环境、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的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