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867234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祥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孔祥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孔祥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孔祥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孔祥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祥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祥智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十章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 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二节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第三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第四节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 2 学习目标 掌握农业劳动力市场概念与理论学习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关目标与政策依据了解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目标 3 第十章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 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二节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第三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第四节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 4 一 农业劳动力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1 户籍制度 2 农业劳动力 3 农业劳动力转移 4 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 5 一 农业劳动力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2、1 户籍制度 我国政府对公民实施的 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管理制度 狭义 仅指以反映人口基本信息为核心的户籍登记 统计 档案 证件等内容的法律制度 广义 包括与公民身份 职业 迁徙等权利相关的一系列的社会管理制度 6 一 农业劳动力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2 农业劳动力 指所有年龄满16岁 男59岁 女54岁以下的农村户籍劳动力 7 一 农业劳动力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 3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 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实质是经济要素在重新配置的过程 1 身份转移 由农民转为市民 2 职业转移 农业转为非农业 3 空间转移 农村转向城市

3、 8 二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1 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 9 二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 费景汉和拉尼斯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 10 二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3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 11 二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4 新劳动力迁移模型 12 第十章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 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二节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第三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第四节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 13 一 我国劳动力转移政策目标 土地政策 主要是设计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是由各相关政策组成的政策群 这些相关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构成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目标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4、方面 户籍政策 主要是深化户籍改革 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人口政策 主要是计划生育控制如何从农村到城市过度 培训政策 主要是加强农民素质培训 提供智力支持 就业政策 主要是就业制定完善就业法规 社保政策 主要是实现 农保 向 城保 过度 统一 1 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关政策 14 一 我国劳动力转移政策目标 2 农业劳动力转移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 职业转移 生活保障 身份转移 城镇居民待遇 空间转移 城市生活环境和公共物品供给 15 二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工具 1 提供公平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环境 公平有效的劳动力市场就是供求双方能够提供按照供需关系实现自愿和互惠交易的劳动力市场 16 17

5、18 二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工具 2 创造就业机会和治理失业 19 二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工具 3 减少就业领域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 主要表现在雇主和工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20 二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工具 4 减少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中的单方垄断局面 主要表现在雇主垄断地位或员工垄断地位 21 二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工具 5 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促成或采取集体行动 22 二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工具 6 减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外部性 主要表现在技能培训费用需由政府负责 23 二 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工具 7 保护劳动者权益 订立劳动合同 参加社会保障 获得合理报酬等 24 第十章农业劳动

6、力转移政策 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二节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第三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第四节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 25 一 我国劳动力转移可分以下四个阶段 1 1978 1991年 限制盲目流动 劳动力政策开放经历了由紧到松 由无序到有序 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总动力提高 农业剩余劳动力显现 农民工转移政策的主要特点 鼓励多种经营 对农业劳动力从严格限制到允许流动 但控制盲目流动 26 一 我国劳动力转移可分以下四个阶段 2 1992 1996年 规范跨地区流动 这一时期的劳动力转移政策由 控制盲目流动 调整为 鼓励 引导和实行宏观调控下的有

7、序流动 政策重点为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规范劳动力转移 开展小城镇试点工作 探索户籍制度改革 27 一 我国劳动力转移可分以下四个阶段 3 1997 2002年 强调有序流动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降 另一方面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小 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严重不足 这一时期的劳动力转移政策的重点为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以及进行城镇制度改革 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 进行城镇制度改革 28 一 我国劳动力转移可分以下四个阶段 4 2003年至今 就业政策的特点在于 一是取消了农民进城的不合理限制 二是积极推进与农民进城务工相关的就业 社保 子女

8、教育 户籍 培训等各方面的配套改革 这一时期的劳动力转移政策重点在于 建立平等就业准入制度 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 加强各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二 我国劳动力转移政策效果 第一阶段进行的就业体制改革有效的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但流动规模小 流动地域半径小 整个宏观环境不利于流动 第二阶段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 流动半径扩大 但以就近流动为主 主要为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第三阶段劳动力外出就业成为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要途径 但城市的制度性歧视形成强化 第四阶段就业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农

9、民外出就业的权益得到保障 但社会保障不足 43 第十章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 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二节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第三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第四节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 44 一 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务 缺乏健全的劳动力管理体系 行政干预的程度过大 民工潮 民工荒引发的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 如治安问题 资源抢占等 45 46 47 48 49 二 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完善措施 大力提高农民素质 50 二 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完善措施 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 1 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 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2 城市要对所有居民

10、实行统一待遇 3 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1 二 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完善措施 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 1 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 打破各种歧视性政策 奖励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市场 2 对农业劳动力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52 二 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完善措施 城市部门在接纳剩余劳动力时 必须统筹兼顾 做好劳动力就业规划 53 二 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完善措施 政府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 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54 二 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完善措施 大力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 是解决广大西部地区农村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 1

11、劳务输出带动东西部乡镇企业发展 2 东部为西部培养技术人才 3 开展东西部职业交流培训 55 二 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完善措施 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劳动力的职业就能培训 是存进农业劳动力流动的重要保障 1 努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推迟农村少年的就业年龄 2 大力推广使用技术 加强农业劳动力技能教育 3 搞好岗前培训 培养一批有文化 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 56 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分析 57 一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 有学者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四次人才大流动 将目前这轮正在进行的人

12、才流动称为 第四波 第一次人才大流动时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策 国家正式发文 鼓励人才流动 同时严格限定 流动必须 正向 即从国企流向集体企业 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 从内地流向边疆 标志性事件 1983年3月 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 沈阳人才公司诞生 现象 1986年 人才流动出现异常高峰 许多人不辞而别 成为没有档案的 黑户 抢夺人才的恶性事件也频频发生 有关部门随即出台强硬措施 流动戛然而止 58 二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二次人才大流动时间 1988年至1989年政策 中央鼓励知识分子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可以辞职 兼职 停薪留职 创办和领办乡镇企业 同时也支持三资企业的用

13、人自主权 现象 百万大军下广东 赴苏南 一时蔚为壮观 这次人才流动是全民性的 规模大 有组织 下海 一词出现 人才服务业务也发生了变化 随着三资企业 乡镇企业涌现 为保证这些不具备管理档案权限企业能够用人 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诞生了挂靠档案的业务 标志性事件 一位年轻人毅然脱离了科研机构 签订了北京第一份人才流动协议 该协议编号 003 成为北京现存最早的一份人才档案管理协议 已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59 三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三次大规模流动时间 1992年 邓小平南巡谈话后现象 人才流动空前活跃 仅1992年7月一个月 人民日报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等10多家报纸刊登重金招聘人

14、才的广告185个 山东省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全国 全世界招聘人才 市场在人才调配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许多单位把人才的进出管理交给中介机构 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 北京 上海 广州等几大人才服务中心空前火爆 60 一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四次大流动时间 目前进行中背景 国企改制 产业结构调整 户籍制度改革 国际人才市场进入 跨国公司大量空降及迅速本土化预测 国际性的人才价格 理念 国际性的评价标准 将前所未有地影响中国人才配置的既有格局 第四次人才流动的流量和流速都会超过前三次 流动的人数也将呈几何数增长 第四冲击波的影响 绝不亚于前三次 61 一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

15、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四大流向 从农村 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动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 新产业开发区流动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技术雄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流动 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 并将在长时期内在我国多种劳动力流动中占据主要地位 因此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是研究的重点 62 一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50 70年代末 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较慢 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数量相对较少 第二阶段是80 90年代末 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 不是以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为主要特

16、征 而是以开放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 对户籍管理工作进行试验性改革 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结合等为主要特征 第三阶段是2001 现在 在更为市场化的条件下推进 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在酝酿对户籍制度进行实质性改革 63 2 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农村进城劳动力与城市剩余劳动力之间争夺就业岗位的冲突 农村进城劳动力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户籍障碍信息障碍成本障碍 一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64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流动转移受阻 导致了我国三大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状况不合理的格局 中国三大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系数 一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系数较高说明在该产业中相对于产值比重而言 劳动力的比重较小 反之 说明劳动力的比重偏高 上表反映了一个不发达的二元经济社会的特征 即农业存在着大量的过剩余劳动力 其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 需要将其大规模转向工业趋向 65 二 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 应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 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