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1024029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845536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1024029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1024029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1024029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1024029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1024029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102402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91024029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Ni 59 Cu 64 Ba 137 P 31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发生放热反应C一个氯分子(ClCl)变成2个Cl原子时会放出能量D生石灰投入水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2已知101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

2、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8H18(l)+O2(g)=8CO2(g)+9H2O(l);H=+5518kJ/mol;C8H18(l)+O2(g)=8CO2(g)+9H2O(l);H=5518kJ/mol;H2SO4(aq)+Ba(OH)2(aq)=BaSO4(s)+H2O(l);H=57.3kJ/mol;H+(aq)+OH(aq)=H2O(l);H=57.3kJ/mol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由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3、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4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大小两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B若用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5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L1的硝酸充分反应,两反应测定的反应热不相等C实验时需要记录初始温度T1 和最高温度T2D做一次实验根据公式即可得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5已知:CH4(g)+2O2(g)CO2(g)+2H2O(g)H1CH4(g)+2O2(g)CO2(g)+2H2O(l)H2CH4(g)+O2(g)CH3OH(l)H3H2O(g)

4、H2O(l)H4CH3OH(l)+O2(g)CO2(g)+2H2O(l)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H1H2 BH2=H1+H4CH3=H2H5DH406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的电极材料不一定参与电极反应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7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pH由大变小B负极附近Zn2+浓度逐渐增大CH+向负极移动D溶液中H2SO4的浓度不变8在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

5、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CH3OH)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极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工作时电子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D电池工作时,1 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 mol电子转移9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用石墨电极电解含Y和Z的离子的溶液时,阴极先析出Y;M的离子氧化性强于Y的离子,则这些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M BX、Z、M、Y CM、

6、Z、X、Y DX、Z、Y、M10利用如图装置,其中不能实现铁的电化学防护的一组是()AX为锌,开关K置于M处 BX为锌,开关K置于N处CX为铜,开关K置于M处 D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镀锡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不易被腐蚀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O2+2H2O+4e4OHD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2eCl212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液为硫酸,工作时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Pb为正极被氧化BSO42只向PbO2极移动C电池

7、液密度不断减小D溶液的pH值不断减小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类目前所直接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C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14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若氮气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24molL1需要的反应时间为()A等于1.8 sB等于1.2 sC大于1.8 sD小于1.8 s1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A加热 B不用

8、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C加入硫酸铜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16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乙醇:2CO(g)+4H2(g)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达到最大限度的是()ACO全部转化为乙醇B断4NA个HH键的同时,生成46g乙醇C若反应在恒温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若反应在绝热密闭容器中进行,容器中温度不再改变二、非选择题(每空3分,共52分)17依据事实,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或计算反应热(1)在25、101kPa下,1g液态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22.5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下列反应

9、的反应热为: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80kJ/molC(s)+O2(g)CO2(g)H2=393 kJ/molH2(g)+O2(g)H2O(l)H3=285.8kJ/mol则反应:C(s)+2H2(g)+CO2(g)=CH3COOH(l)H= kJmol118航天飞机常采用新型燃料电池作为电能来源,燃料电池一般指采用H2、CH4、CO、C2H5OH等可燃物质与O2一起构成的电池装置,它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该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OHCO32+3H2O(1)负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2)消耗标准状况下5

10、.6LO2时,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3)开始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9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见表格),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实验序号反应温度/参加反应的物质Na2S2O3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0100.1100.10B2050.1100.15C20100.150.15D4050.1100.15(1)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_(填实验序号)。(2)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

11、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能说明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是_(填实验序号,下同);A和B、A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_ _;B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 。(3)教材中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排水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大小进行比较:_ _。20如图所示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试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起始时若甲、乙、丙三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则过一段时间后导管中液面最高的是 (填装置代号)(2)通过甲、乙装置的对比实验说明,钢铁中碳的含量越 (填“高”或“低”)越容易被腐蚀(3)乙装置中发生电

12、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点即可)第 页,共 页第 页,共 页高二化学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7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发生放热反应C氯分子(ClCl)变成2个Cl原子时会放出能量D生石灰投入水中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解答】解:A、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发生,属于放热反应,故A正确;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物质中化学键的断裂过程需要吸热,即氯分子(ClCl)变成2个

13、Cl原子时会吸收能量,故C错误;D、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C2已知101kPa时的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8H18(l)+O2(g)=8CO2(g)+9H2O(l);H=+5518kJ/mol;C8H18(l)+O2(g)=8CO2(g)+9H2O(l);H=5518kJ/mol;H2SO4(aq)+Ba(OH)2(aq)=BaSO4(s)+H2O(l);H=57.3kJ/mol;H+(aq)+OH(aq)=H2O(l);H=57.3kJ/molABCD【分析】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H=+5518kJ/mol表示吸热;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H=5518kJ/mol表示放热;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57.3kJ/mol表示吸热;中和热是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解答】解: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H=5518kJmol1,故错误;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kJ/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正确,故正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过程中放热,所以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