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案 苏教版选修1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700602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案 苏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案 苏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案 苏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案 苏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案 苏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案 苏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无菌操作技术实践 第二节 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案 苏教版选修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并测定其数量学习导航明目标、知重点难点 了解、分析选择分离微生物的条件。(重点) 简述选择分离微生物并进行计数的方法。(重、难点) 学会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方法。(重点) 学生用书P14)一、阅读教材P1718分析微生物的分离1原理:在实验室中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筛选和分离出某种微生物,然后在高度稀释的条件下,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该微生物形成的单个菌落,即为纯培养物。2方法:平板分离法,包括涂布平板法和混合平板法。3选择培养分离:科学家针对某种微生物的特性,设计一个特定的环境,使之特别适合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这种通过选择培养进行微生物纯培

2、养分离的技术,称为选择培养分离。4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分离(1)菌落的含义:是指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2)菌落特征: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如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特征、隆起程度、颜色等,这些可以作为对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二、阅读教材P1922完成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与数量测定1涂布平板法培养和计数土壤微生物(1)准备实验器材:所有玻璃器皿灭菌前需要用适当浓度的浓硫酸浸泡24 h。(2)采集土壤,制备悬液制备悬液:称取0.5 g土壤样品,倒入盛有50 mL无菌水

3、的锥形瓶,振荡20 min,使土样充分打散,即为102 g/mL的土壤悬液。等比稀释:用无菌移液管吸取0.5 mL土壤悬液注入盛有4.5 mL无菌水的1号试管,配成103 g/mL的土壤悬液。取另一支无菌移液管吹吸1号试管3次,使悬液均匀,再吸取0.5 mL注入盛有4.5 mL无菌水的2号试管,配成104 g/mL的土壤悬液。以此类推,依次配制成105 g/mL、106 g/mL、107 g/mL、108 g/mL的土壤悬液。(3)选择适于分离特定微生物的培养基:利用不同微生物代谢特性的不同,通过选择培养基选出所需要的特定微生物。(4)接种:用3支无菌移液管分别吸取108 g/mL、107 g

4、/mL、106 g/mL的土壤悬液各1 mL加入培养皿中,每个浓度设置3个重复,并充分振荡混合均匀,用涂布平板法进行分离。(5)培养与观察:将培养皿倒置于37_恒温箱中培养12 d,观察细菌菌落。(6)计数菌落:培养12 d后取出平板,计数,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一组为样本进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的细菌数某一稀释度几次重复培养后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假定涂布所用稀释液为1 mL)。 2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原理:此法利用特定的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上面有一个特定的面积1 mm2和高0.1 mm的计数室,在1 mm2的面积里又被划分成

5、25个(或16个)中格,每个中格进一步划分成16个(或25个)小格,但计数室都是由400个小格组成的。(2)操作: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用无菌毛细吸管吸取摇匀的土壤微生物培养液,在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让培养液通过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4或5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数。(3)计算公式: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平均细菌数400104稀释倍数。三、阅读教材P2223完成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1实验原理: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分泌纤维素酶,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很好地生长,其他

6、微生物则不能生长。2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如果发现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则这些菌落就是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形成的。 判一判(1)菌落是肉眼鉴别微生物不同种类的重要依据。()(2)稀释涂布平板法的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3)每种培养基都只适合一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4)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单个菌落即为纯培养物。()(5)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少,反之则多。() 连一连平板分离法分离微生物学生用书P15利用选择培养基可达到分离纯化微生物的目的,常用平板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微生物。结合教材P17内容完成以下探究。据图比较两种分离和纯化方法。比较操作特点结果涂布平板法

7、取一定稀释度的样品涂布平板用无菌玻璃涂布器将样品涂布均匀先制作平板后加入菌液细菌菌落通常仅在平板表面生长混合平板法取一定稀释度的样品与熔化的培养基混合将与样品混合后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共同倒平板细菌菌落出现在平板表面及内部1选择培养基(1)选择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和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称作选择培养基。(2)选择培养基的不同处理方法在培养基全部营养成分具备的前提下,加入某种物质: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如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食盐时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8、但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可将该菌分离出来;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时可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分离自生固氮微生物,非自生固氮微生物因缺乏氮源而无法生存;培养基中若缺乏有机碳源则异养微生物无法生存,而自养微生物可利用空气中的CO2制造有机物生存。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从而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盐环境中可分离耐盐菌,其他菌在盐浓度高时易失水而不能生存;在高

9、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其他微生物在高温环境中因酶失活而无法生存。2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的区别比较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平板划线法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不能计数适用于好氧菌涂布平板法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吸收量较少,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适用于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突破1选择培养基1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A大肠杆菌B霉菌C放线菌 D圆褐固氮菌解

10、析:选A。固氮细菌的生长不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氮源,可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因此可分离出圆褐固氮菌;在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细菌和放线菌,可分离出霉菌;在加入10%的酚的培养基中,因该培养基能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所以可分离出放线菌。利用上述三种培养基无法分离出大肠杆菌。生物的适应性是选择培养基配制的理论依据生物适应一定环境,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所以通过配制选择培养基,控制培养条件等可以选择目的微生物,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可以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突破2涂布平板法2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

11、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适宜条件下培养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解析:选D。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突破3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3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 BC D解析:选C。平板划线法或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针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玻璃涂布器进行操作

12、,故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错误。辨明平板划线法与涂布平板法操作中的易误区平板划线法中的主要操作要领是“多次划线”,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主要操作要领是“充分稀释”,二者虽然操作方法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即获得由单个细胞增殖而成的菌落。如果平板划线法中的划线次数太少或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稀释倍数不够,则得到的菌落可能是由多个细胞增殖而来的,其中可能掺杂着其他杂菌,达不到纯化的目的。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学生用书P16利用特定血球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但不能区分细菌的死

13、活。常用涂布平板法计数避免其不足。结合教材P2022内容完成以下探究。 探究1结合下图(以土壤微生物为例),分析用涂布平板法计数微生物的方法(1)计数原理:将待测样品经过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可能被分散成单个个体,吸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会形成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每个菌落代表原样液中的一个微生物。(2)基本步骤:采集土壤,制备土壤悬液选择适于分离特定微生物的培养基接种培养与观察计数菌落。(3)设置重复组的目的是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4)培养与观察时应将培养皿倒置于 37 恒温箱中培养12 d,观察细菌菌落。(5)计数菌落培养2448 h后取出平板计

14、数,选取菌落数为 30300的一组为样本进行统计。每克土壤样品的细菌数某一稀释度几次重复培养后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假定涂布所用稀释液为1 mL)。 探究2结合下图,分析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操作过程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用无菌的毛细滴管吸取摇匀的土壤微生物悬液,在盖玻片的边缘滴一小滴,让菌液沿着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加样后静置 5 min,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4或5个中格中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按计算公式求出每毫升样品中所含的菌体总数。(2)换算公式:1 mL悬液所含菌体总数每小格平均菌体数400104稀释倍数。(1)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就是活菌

15、的实际数目,对吗?提示:不对,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2)直接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就是活菌数吗?提示:不是,直接计数法统计的死菌、活菌都计算在内,所以统计的菌落数不仅仅是活菌数目。1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1)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2)操作设置重复组:同一稀释度下,至少涂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分析结果时,需考虑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明显不一致,意味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某一稀释度几次重复培养后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涂布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