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699612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共12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入相应位置内。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卷请妥善保管。1、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

2、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

3、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

4、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实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

5、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1.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B.“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

6、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C.“逍遥”不属于道德修养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D.“逍遥”即通过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达到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境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首先针对庄子逍遥游齐物论中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逐步论证真正的“逍遥”。B.文章第二段从理解“逍遥”的境界的角度,论证了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成为可能的。C.文章第三段论证了郭象对“逍遥”的认识与庄子在逍遥游中的观点并不矛盾。D.文章结尾用尧和许由两个入世者的正面事例,论证了即使居庙堂之上,也可以实现真正的逍遥。3.根

7、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虽然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但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B.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那么对他在逍遥游 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实。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D.真正的圣人,既“入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一个人,一所大学陈序经,字怀民,1903年9月1日出生于海南文昌县,早年

8、随父两度侨居新加坡,1925年夏,复旦大学毕业后,陈序经到美国深造,1928年取得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前往德国留学研究欧洲的政治、哲学和文化。1931年陈序经回到广州在岭南大学任教。1934年夏,陈序经来到当时还是私立的南开大学,任职经济研究所,颇受校长张伯苓的器重。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北大、清华与南开决定合并,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陈序经任法商学院院长、校务委员。抗战胜利后,南开大学回迁天津,这时陈序经身兼南开教务长、经济研究所所长和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三职,教学行政工作非常繁重。1945年8月,陈序经从美国讲学回到国内。一次酒筵上,时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主动请他出任泰国大使,陈序

9、经以“矢志教育不改行”为由,坚决推辞。1949年,国民党有意让其出任教育部次长,他又拒绝了。陈序经的一生引发过三次大争论。其中两次,一是最著名的文化问题大争论,一是影响深远的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针对广东当局泛扬复古祭孔的趋势,1933年12月29日晚,陈序经应邀到中山大学做了题为“中国文化之出路”的演讲,他说:“中国前途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演讲批评了“复古派”和“折中派”,指出这两派是没有出路的。由此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大论争,论战的参与者,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的知名文化人,其中包括梁漱溟、胡适等。关于教育问题的论争,源于胡适当年发表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胡适在文中提出

10、,要由国家出资重点扶持五所大学,使之成为世界一流。陈序经随即撰文反对,他认为不能忽略了私立大学。陈序经还对中国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感到忧虑。他在论学术发展的计划中说:“我国大学教育,一向集中于平、津、沪数个地方,这本来就不很合理从地域方面看起来,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1948年8月1日,陈序经离开国立的南开,到私立的岭南大学出任校长。在首次全校公开讲话中,他就强调学术不分宗派,提倡尊重个人思想、信仰、言论与学术自由。陈序经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来校,其中包括陈寅恪、姜立夫、王力、容庚在校董事会领导下,岭南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采用的是由五名教授参与管理的“教授治校”方式

11、。陈序经说校长应从教授中选举产生,要兼任不要专任,期满了可以回去做自己的学问。他又说他自己的头衔是“教授兼校长”。由他主持的校务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教授会议,是由他们,而不是行政官僚来决定学校的事务。这种管理模式保证了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他还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增设了一些院系和研究机构。岭南大学商学院的前身是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广州商业发达,选读该系的达三百人,为全校各系之冠。陈序经顺应社会需求,将商学经济系扩充为商学院开设经济、商业管理、银行学三个系。他主持校务后,十分注重与地域特点相关的研究工作,恢复了西南社会调查所的研究工作,并将该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开展专题研究,

12、辑校有关西南社会经济的文献,翻译有关著作,并从事西南物产资源、农村社会经济、土地制度、物价等方面的调查。短短一年内,就有干栏西南中国原始住宅的研究南洋与中国等专著问世。在陈序经到任后的一年间,岭南大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学校逐渐具全国性与国际性,还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的招生人数,而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选自陈其津我的父亲陈序经等,有删改)相关链接岭南大学是广东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基督教会在广东的最高学府,对广东的影响十分深远。从1948年陈序经出任岭南大学代校长一职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后虽然只有4年时间,但这短暂的4年却是岭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摘编自

13、谈火生陈序经与岭南大学)这位谦谦君子,在30年代却是力倡“全盘西化论”的得力猛将,名字与胡适等风行一时。在极“左”年代一直为“全盘西化”罪名所累的陈序经,其生活方式与待人接物之道,却一直都是中国式的。终其一生,中国传统贤者“恭宽信敏惠”的操行,在陈序经身上有很鲜明的体现。(摘编自陆健东陈寅恪与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陈序经有多次到国外侨居及留学深造,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教育实践与教育理念,都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B.陈序经在南开、西南联大和岭南大学都曾取得不俗的业绩,如果他改变“矢志教育不改行”的信

14、念,跨入仕途,必能成为同样杰出的外交官或行政官员。C.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问题论争中,陈序经曾力倡“全盘西化论”,其实他针对的是“复古派”和“折中派”,却自那时起一直遭受“极左派”的误解。D.陈序经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发展史和教育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曾将岭南大学带上高峰,更因为他有数度与胡适等大人物争论的勇气。5关于陈序经担任岭南大学校长之后的工作实绩,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如陈寅恪等来岭南大学任教,并请教授参与校务管理,以保证岭南大学的学术风气。B.结合广东的地域特点,扩充原来隶属于文学院的商学经济系为商学院,开设了银行

15、学等三个系,就读人数达三百人,居全校之首。C.将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扩充为岭南大学西南社会调查所,并进行了一系列文献整理及调查、研究工作,出版了一批专著。D.扩大了向平、津、沪及外省其他地区招生的人数,使岭南大学成为立足岭南、面向全国的大学,具有了全国性和国际性。6.作为20世纪四五十年代杰出的大学校长、教育家,陈序经对于高等教育有哪些重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草 绳沈从文今天镇上雨水特别好。如今雨又落了整三天。水再大一点,进了溪里桥洞时,只要是会水,就可以得到些额外的利益。然而水却并不能如大家愿,涨到河码头木桩标示处,便打趣众人似的止了。人人都失望。桥头的老兵做了梦,梦到水还要涨。人人都愿意这梦灵验。“得贵伯,是有的,”说话的,叫二力,十六岁,同得贵打草鞋为生。这时得贵正在一个木制粗糙轮上搓一根草绳,这草绳,大得同小儿臂膊,预备用来捉鱼。二力蹲坐在房中的一角,用一个硬木长棒槌击打刚才编好的草鞋,脱脱脱的声。那木槌,上年纪了,上面还反着光,如同得贵的秃顶模样。得贵一只强壮的手抓住那转轮木把用力摇,另一只手则把草捏紧送过去。绳子这样便越来越长了。木轮的轧轧转动声,同草为轮子所挤压时吱吱声,与二力有节奏的硬木棒槌敲打草鞋声,合奏成一部低闷中又显着愉快的音乐。“得贵伯,我猜这是一定会有的。”二力说的是明日河中的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