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21515529 上传时间:2020-02-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专题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含13年高考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21世纪教育网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变革1、2、3、4经济模式的形成与转型5、6、7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8、9、10、11早期科技的成就与文艺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1.(2013苍南模拟)历史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之,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在标出的空格中正确的应是()21教育网A.政、教、境B.教、政、境C.教、境、政D.政、境、教解析:B孔子创立儒学经历代学了完整的

2、儒学思想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故为教。秦始皇建立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奠定了基本格局,故为政。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设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格局更为巩固,故为境。2.(2013宁波模拟)据礼载,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据此可以判断()春秋之世实行分封制政治权力的分配并不完全按血缘关系而定当时社会实行的是世官制天子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A.B.C. D.解析:B由材 “国君”“卿大夫”的称谓可知正确。从“同姓者”“勋戚者”“前代之遗留者”

3、可知分封对象并不局限于血缘关系,正确。由“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可知当时实行世官制,正确。是在秦朝,郡县制在全国推行后,错误。21cnjycom3.(2013杭州模拟)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解析:D分析材料可知商朝信奉鬼神,迷信神权,周代时认为命运具有不定性,天命不会始终如一,治理国家应注重德教和民意。由此可知周代时一定程度上注重

4、了人的思想性,其天命观较之殷商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www.21-cn-4.(2013三明质检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www-2-1-cnjy-comA.天下为公B.儒法并施C.以农为本D.家国一体解析:D“祝寿”“祭祖”均为家族行为,而“天下”“天下赋役黄册”代表的是国家。将两者掺在一起,体现了古代中国家国一体的理念。【出处:21教育名师】5.(2013滨州一模)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时期内容备注

5、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21世纪教育网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解析:D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故A、B、C三项都不全面。综合表格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可以判断其作用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

6、品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C.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D.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解析:C题干中材料的大意是:有住在宫廷附近,没有官职在身的(指士)和农民就住在城门附近,工匠与商人居住在市场附近。体现了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21*cnjy*com7.“不农则不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是()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解析:B材是: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

7、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可见,作者主张通过“重农”以达到控制农民人身自由的目的。【来源:21cnj*y.co*m】8.(2013黑龙江联考)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该思潮属于()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解析:B从材料中“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可知该思想强调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实际是中央集权在经济领域的延伸,主张中央集权的是法家。9.(2013宁波模拟)古人造字意蕴深远,“伪”

8、者“人为”也。“伪”字的造字意蕴最能体现哪家学派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解析:A“伪”意为虚假不真实。“伪”者“人为”也,故应反对人为。由此可知“伪”字的造字最能体现道家思想。10.(2013太原模拟):“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要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力。”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借助于权力”的史实有() A.秦始皇焚书坑儒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即“三纲五常”D.王守仁提倡“心学”解析:B把握材料中“政治意识形态”和“借助于权力”即可,A项是打击儒学,C、D两项都是个人行为,未借助权力,选择B项。1

9、1.(2013嘉兴二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解析:A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圣人试图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指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士大夫阶层崛起,就社会改革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12.(2013石家庄检测)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

10、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A.重经验B.重实用C.重自然D.重血统解析:B中国古代医学重视经实用,A、B两项都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是,从题干医学服务于“人丁兴旺”的目的看,强调的是重实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历史上围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继弥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

11、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清颜元习斋四存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8分)(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6分)(3)据材料四,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6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

12、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方制度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反映的是宗法制,作用是政治隶属和血缘纽带相结合,加强君主权威,巩固统治。第(2)问,材料二“相攻击如仇雠”和材料三“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反映的是李斯和柳宗元对于分封制注重血缘关系的否定,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为国家服务,不利于统治。第(3)问,根据材料四“收万方以自私”归纳为郡县制是君主专制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第(4)问,可以从所处的时代背景、看问题的角度、个人的素养等方面分析。答案:(1)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加强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

13、的长治久安。(8分)(2)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封建制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世袭封建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郡县制、科举制。(6分)2-1-c-n-j-y(3)颜元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6分)(4)时代背景;看问题角度;个人学识修养等。(6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有教无类。”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材料二中国古代“道”的另称它为“人间性”。中国“道”的人间性更有一

14、个特点,即强调人间秩序的安排。先秦诸子最后都归结到治国、平天下之道上去。21*cnjy*com余英时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材料三武帝一朝政治上重要改革第一是设立五经博士第二是为博士设立弟子员。额定五十人,一岁辄课(考试),能通一艺(一经)以上,得补吏,高第可以为郎中。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 (6分)(2)结合先秦儒家的思想主张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期走上仕途的两条途径,并指出当时的教育体系。 (4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太学建立的影响。 (10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料和综合分析概括问题的

15、能力。第(1)问,主要从教育的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来思考回答。第(2)问,从孔子、孟子、荀子的政治主张来理解材料二观点。第(3)问,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三和教材知识可以概括出其主要途径是察举制和博士弟子通过考试;第二小问从中央和地方教育两方面来回答。第(4)问,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教材中的知识回答。答案:(1)主张:教育的对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培养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6分)21世纪*教育网(2)孔子提出“仁”和“礼”的学说,注重政治和人事;孟子发挥孔子“德治”的思想,提倡“仁政”学说,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