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876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周口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周口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周口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周口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 古诗文默写。(1)_,君子好逑。(关雎)(2)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3)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愁的诗句是:_,_。(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有杜甫“_,_”(望岳)的雄心,还应该有王安石“_,_”(登飞来峰)的气概。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呜咽/咽喉处方/处心积虑 头昏脑涨/水涨船高B. 字帖/粘贴 拮据/前倨后恭 名垂青史/唾手可得C. 伺候/窥伺兴奋/兴利除弊否极泰来/不置可否D. 滂沱/磅

2、礴酝酿/面有愠色 瑕不掩瑜/矢志不渝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蹂躏 大拇指 开源节流 轻歌慢舞B. 诀别 儒子牛 妇孺皆知 融会贯通C. 搏弈 笔杆子 美轮美奂 共商国是D. 安详 发祥地 忠言逆耳文过饰非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4.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拥有太多的“工匠精神”。“百工圣祖”鲁班,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技术的极致,这是发明家的工匠精神;贾岛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_;王羲之“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这是墨客的工匠精神。 _。当下,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在很多时

3、候遮蔽了人们对精神价值特别是超越性价值的追求。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缺失,导致在国内很多人对“中国制造”敬而远之继而盲目崇拜进口,在国际上我们很多技术领域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所以说,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更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制造”实现华丽转身的灵魂所在。四、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5.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

4、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材料二:(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2)材料二是“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介绍画面内容;分别说说两幅宣传画的寓意;(3)为“世界读书日”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6.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列章节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汴京

5、城杨志卖刀7. 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8.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用简洁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2)请从表达技巧、思想感情两方面对“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进行赏析。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9. 阅读下面两个语

6、段,完成下列各题。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7、。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稽:探究

8、、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A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B益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尝尝趋百里外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D再主人日再食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3)语段(一)以第一人称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并请说说作者运用第一人称给马生写赠序的好处。(4)两个语段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说说它们的异同。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10

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 我不想承认他老了,但凹陷的眼眶,花白的头发,以及那从严厉到温和的声音,我承认了。 大概是从去年我大病后开始,我渐渐发现,我们的谈话不再是“考不考得上,你就这一次机会,自己要把握好”,“我知道,能不能别再唠叨”,而是“学习别搞太久了,身体吃不消”,“吃得消,放心吧,我一定考得上”。我庆幸我的十八岁磨平了叛逆的棱角,让我们的关系有了如此温柔的转变,也庆幸那次因祸得福的大病,让我参悟了父亲两种爱的方式。 那是高三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紧张阶段,我在学校突然晕倒了。当我清醒时,我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深夜,妈妈的手机又响了。我隐约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

10、“要不,我明天回去一趟吧,可路费就得好几百。唉!这一病,成绩恐怕”听到这儿,我抢过妈妈的手机,对着里面吼道:“我不用你管,明天我就回学校,死也要死在教室里!”然后,“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躺在病床上,我再也睡不着,刺痛我心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从我上初三开始,我与父亲的摩擦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高二下学期发生的一件事,使我们的关系几乎降到了冰点。那是期末考试后,父亲抢着去开家长会。他回来时,阴沉着脸,将我的成绩单狠狠地摔在桌子上。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一样,让我产生压迫感,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泛着青光,我的争辩只换来他更严厉的训斥。当房门被他“咚”的一声关上后,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这道门阻断了。 高三刚

11、开学,父亲辞去了原本轻松的工作,去外地打工。我心里暗暗高兴,妈妈发现了,长叹了一声,在后来的日子里,父亲每次来电话,我都是在蚂妈的不断催促下才应付几句 第二天傍晚,父亲竟然出现在病房门口。窗外,冬日的残阳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轮廓,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原本魁梧的身躯不再挺拔,浓密的黑发已经花白,黑瘦的脸上眼眶深深凹陷着,胡须显然也已经好几天没有剃了。才45岁的他不该是这个样子!不知为何,我的鼻子竟有些发酸。 住院的几天里,父亲总是嫌妈妈对我照料不周,常向她发脾气,后来干脆凡事都亲自动手,只要是我想要的,或是他认为我需要的东西,无论多贵他都会去买。尽管如此,我对他还是淡淡的,一天,妈妈偷偷告诉我,

12、父亲外出打工是为了筹备我上大学的学费,为了不增加我的压力,父亲一直不让她告诉我。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出院后,回到学校,我开始埋头苦读。一天,同桌突然叫我出去,指着楼下说:“你爸爸来看你了。”人群中,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一见面,他便塞给我满满的两大袋水果和牛奶。我想十年前的我一定很羡慕现在的自己,因为那时一天5毛钱的零花钱,回家后都是要报账的。时光带走了那一个苛刻的父亲,还来了这一个慈祥的父亲。 我送他到校门口,他一直叮嘱我:“要多吃点饭,学习别太紧张了,注意身体。星期天记得早点回家,我叫你妈给你炖鸡。”寒风拂乱了他的头发,他略耸着肩。我害怕这日益凛冽的寒风

13、会吹弯他的腰,会把他的皱纹越割越深。夕阳的最后一缕余晖,洒在光秃秃的枝丫上,也拖出了父亲瘦削的身影,那身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渐行渐远。其实,我宁愿父亲仍是从前那个健硕而又对我百般挑剔的父亲。可是,我再也找不回逝去的时光。 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他的黑发不需要白发的点缀,更不需要白发放肆地喧宾夺主,把青春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让他还能惬意地和朋友喝酒畅谈,把自在的日子还给他吧!时光啊,放过我的父亲吧!把他的瘦弱和衰老都带走,把强壮的身体还给他吧!时光啊,求你把从前的他还给我吧!时光啊,请你饶了他吧!(1)通读全文,概括“我”读高三那年,父亲为“我”做的几件事。(2)选文第段插入“我”

14、高二时和父亲发生冲突这件事有什么作用?(3)请简要分折选文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他仰着头,用目光过滤着一个个从楼梯口走下的学生。(4)你怎样理解第段中“日益凛冽的寒风”?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经历,谈谈读过本文后你的感想。1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生活惰性过饱和”正让一些年轻人陷入迷茫 看一些青少年教育类节目发现,每一个“问题少年”似乎都不缺乏所谓的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就像是一棵小树,从小就有专人看护并被浇灌了各种营养,可是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 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社会精神越来越进步,一些青年却在成长的道路上越发迷茫?我认为,这是生活惰性的过饱和造成的。 被宠与自宠过饱和,让青年的神经变得麻木不仁。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中国的父母一向贯彻着“富养”的精神,虽未都能锦衣玉食,但在父母羽翼的包裹下也从未担心过温饱。一味迎合,轻易满足,这是被宠的典型表现,也是造成自宠的直接原因。习惯了家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便事事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外,孩子往往比父母还要担心自己吃苦,衣服要对的,手机要贵的,连外卖都要速度最快的。如此下去,在宠爱的环境中陷入了自我宠爱的恶性循环,青年的精神如同患了眼翳,麻木不仁,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现实。 垃圾信息的过饱和,让青年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