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专版 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780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专版 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专版 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专版 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专版 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专版 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专版 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专版 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模拟试卷(2)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你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A. 永济渠B. 江南河C. 邗沟D. 通济渠2. 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A. 秦朝B. 西汉C. 隋朝D. 唐朝3.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关键人物

2、是()A. 秦始皇B. 隋炀帝C. 杨坚D. 忽必烈4. 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5. 尤小刚导演的电视剧唐太宗秘史开拍,在这部电视剧中可能出现的事()魏征直言文成公主人藏玄奘西游任姚崇为相。A. B. C. D. 6. 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麻线 丝线 棉线 尼龙线。A. B. C. D. 7. 唐朝对外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最主要的原因是()A. 制度先进,疆域广大B. 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C.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D. 对外交通十分便利8. “大

3、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 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 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 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 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9.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谁与谁的分界线()A. 北宋与西夏B. 北宋与辽C. 南宋与辽D. 南宋与金10.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 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 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C. 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 晚上

4、到临安夜市去看看11.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几句词的作者是()A. 岳飞B. 辛弃疾C. 李清照D. 苏东坡12. 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下列对其介绍正确的是()A. 景德镇兴起于南宋B. 哥窑是景德镇的名窑,它烧制的冰裂纹瓷器最有名C. 明清时期景德镇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D. 唐三彩是景德镇的独特发明13.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 维吾尔族B. 回族C. 苗族D. 蒙古族14. 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A. 澶渊

5、之盟、宣政院B. 宣政院、澎湖巡检司C. 西域都护、中书省D. 大都、玄奘西行15.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A. 废除丞相B. 设立厂卫机构C. 八股取士D. 地方设三司16.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愿望的是()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A. B. C. D. 17. 小明看完乔家大院后,了解到主人公乔致庸是一位典型的晋商,晋商形成于()A. 秦汉B. 隋唐C. 宋元D. 明清18.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

6、笼”指的是()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八股取士、文字狱D. 闭关锁国19. 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A. 册封达赖、班禅B. 土尔扈特回归C. 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D. 设置宣政院20. 学习明清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进行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A. 繁盛与危机前夜B. 中华的荣耀C. 东方的曙光D. 王朝的振兴21.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 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

7、名的瓷都C.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D.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22. 考古学家对一座古墓进行挖掘考察时,发现了青瓷、交子、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23. 学史要学会历史评价。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天朝特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B.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C.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D.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

8、落伍于世界潮流24. 下列人物中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的是()A. 岳飞B. 戚继光C. 郑和D. 文天祥25. 我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这两个朝代是()A. 隋唐B. 元清C. 辽金D. 明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0分)26. _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7. 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_、_,成为重要粮仓。28. 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_,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十几年,并写了本书籍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29.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_。30. 明朝时期,_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维护了国家统一。31. 唐太宗时期,_公主入藏,为唐蕃的友好关系发展做出了突出

9、的贡献。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32. 材料一: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魏征为门下省的侍中、杜如晦任兵部尚书。材料二:见图1材料三:废丞相,设三司;罢中书,分六部;设内阁,权强化。材料四:见图2(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个朝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2)材料一、二中的制度分别叫什么?(3)结合材料三、四,这些制度或机构的设置分别是由哪个皇帝在位时实行或设置的。“废丞相分六部”:_。设立军机处:_。(4)材料二、四时期,我国对西藏和台湾都加强了管辖,请分别填写这两个时期管辖西

10、藏和台湾的机构名称。西藏:_、_台湾:_、_(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33. 材料一: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威尔斯世界简史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材料三:材料四:(清朝前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说明(2)根据材料二,宋代丝绸贸易有了有的

11、变化,主要体现在设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这一机构叫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A是什么地方?最远达到什么地方?(4)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该政策给清朝带来什么影响?(5)唐朝和清朝对外政策有何不同?对此你有何感想?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读书人从余杭到长安需经过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不必经过永济渠。 故选:A。本题考查了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运河的组成部分。2.【答案】C【解析】由材料“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可知,

12、这是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文帝在位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故选:C。本题考查开始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最早出现的时期。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隋朝开始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熟知程度,需熟练掌握。3.【答案】C【解析】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杨坚,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实现全国的统一。 故选:C。本题以“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隋朝的统一。理解和把握隋朝建立者和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4.【答案】C【解析】武则天是我国历史

13、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故选:C。本题考查女皇武则天的统治措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5.【答案】A【解析】任姚崇为相的是唐玄宗不是唐太宗,据此可排除含的BCD 三个选项。 故选:A。本题考查了唐太宗的相关史实。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6.【答案】B【解析】题目给出的时间范围是唐朝,而棉纺织业是在元朝时元兴起的,尼龙更是在近代才出现,唐朝时所说的线,绝不可能是这两种。 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唐朝

14、纺织业。解答本题需要灵活运用棉纺织业兴起和尼龙线出现的时间。7.【答案】C【解析】唐朝对外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最主要的原因是唐朝富强、繁荣、先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注意题目强调的是最主要的原因,ABD不是最主要因素。 故选:C。本题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全面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8.【答案】D【解析】题目材料叙述了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理解和记忆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宋金达成和议,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南北对峙。 故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辽、宋金关系,注意把握相关的知识点。注意区分和记忆宋辽和议和宋金和议。9.【答案】D【解析】南宋岳飞抗金后,双方达成和议,规定宋向金称臣,南宋送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故选:D。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