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157772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8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普通用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9 页 2017 2018 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 下 期末物理试卷 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燕岭学校八年级 下 期末物理试卷 副标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共 30 0 分 1 足球已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必修内容 下列与足球有关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A 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B 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 C 头球攻门时头对球的顶力D 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地面的力 2 在举重比赛中 当运动员把杠铃举过头顶不动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杠铃受

2、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杠铃没有受平衡力作用 3 以下各例能够减小摩擦的是 A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 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C 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4 有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强为 P 若沿图 所示的虚线方向切成 a b两部分 将它们仍放在水平地面上 不发生倾倒 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a Pb 则 A B C D 5 工程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是因为河水内部压强跟水的 A 密度有关B 深度有关C 水的重力有关D 水的体积有关 6 赵晶和王霞两同学讨论大气压的应用 举出了下列四种事例 其中不属于利用大气 压的事例是 A 把吸盘式

3、挂衣钩贴到墙上后 可以挂衣服 B 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 把气冲进轮胎中 C 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 水才容易倒出来 D 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7 把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 放手后 木球悬浮而铝球下 沉 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第 2 页 共 19 页 A B C D 无法确定 木 铝 木 铝 8 下列实例中 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B 人推车 车未动 C 足球被踢后 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 D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9 火箭发射后在上升过程中 增大的物理量的是 A 密度B 动能C 质量D 重力 10 踢毽子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下列关于踢毽

4、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当人抬起脚踢毽子时 人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 B 毽子离开脚后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人对毽子做了功 C 毽子向上运动过程中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由于惯性 毽子下落过程中会越来越快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9 小题 共 27 0 分 11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 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 B 点比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 关 核桃夹是 杠杆 12 如图所示 物体 G1重为 100N 物体 G2重为 10N 当 G1不加 外力时 G2恰能匀速下降 G1受到的摩擦力为 N 若 在G1上加水平向左的拉力 如图虚线所示 恰能让G1匀 速向左运动 则拉力F为 N 不

5、计拉绳的重及摩擦 13 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这是为了 某 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 没能推动 这时 推力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汽车所受的阻力 快速行驶的 汽车刹车后 由于 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14 如图所示的菜刀 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 切菜时 透气 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间形成空气隔层 避免在 的作 用下菜片沾刀 同时也能 选填 增大 或 减小 切 菜时刀受的阻力 15 将重为 3N 的小球放入装有水的容器甲中 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 示 则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小球的体积为 m3 若向水中加人足量的盐 小球将 选填 上浮 悬浮 或 下 沉 g 取

6、 10N kg 16 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 窗帘会飘向 选填 窗内 或 窗外 是因为 气体流速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越 窗外的气压比窗内的 填 大 或 小 17 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体运动 叫 自由落体 运动 如图所示是自 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频闪时间间隔为 1 30s 如果物体 AB 段重力做功 W1 做 功功率 P1 在 BC 段重力做功 W2 做功功率 P2 则 W1 W2 P1 P2 选填 或 18 如图所示 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 OA 20cm G1为边长是 5cm 的正方 体 G2重为 20N 当 OC l0cm 时 绳子的拉力为 N 此时 G1对地面的压强为 2 104Pa 现

7、用一水平 拉力 使 G2以 cm 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经过 12 5s 后 可使 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 0 19 一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 当降落伞张开后 他开始做匀 速下降 此时他的重力势能将 他的动能将 他的机械能 选填 增大 减小 不变 第 3 页 共 19 页 三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32 0 分 20 如图所示 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 F 的示意图和对应的力臂 21 某建筑工地上一台升降机的厢体连同货物的质量为 1 2t 在 10s 内从楼的 2 层上升 到 5 层 如果每层楼高 3m 求 1 从 2 层到 5 层升降机做功的多少 2 升降机的功率 22 一体重

8、为 600N 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0 05m2的工人 用如 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 800N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 0 5m 此时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求 不计绳重及摩擦 1 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 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2 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 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 使用该滑轮组 这个工人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 23 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装有15cm的水 将一个长10cm 横截面积80cm2 重为 6 4N 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上 塑料块地面刚好接触 水面 如图所示 水未溢出 g 取 10N kg 求 1 未往容器内加水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 2 塑料块的密度 3

9、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 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2 4N 时 木块受到的 浮力 4 如果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受到 1N 的拉力时伸 第 4 页 共 19 页 长 1cm 在第 3 问中 加水的深度是多少 四 作图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共 5 0 分 24 如图所示 某人站在 A 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B 所用的拉力 F 100N 物体 B 重 300N 不计滑轮重 绳重 及摩擦力 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五 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 30 0 分 25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 长方体物块 A 砝码等器材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 1 将物块 A 置于水

10、平木板上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 使其做 运 动 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理由是 2 小明设计了如图甲 乙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表中 1 2 记录数据 得到的结 论是 次数接触面压力 N弹簧测力计示数 N 1木块正面1 70 3 2木块正面3 70 8 3木块侧面1 70 6 3 用所学的知识判断表中 1 和 3 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的原因是 A 两次拉动速度不同 B 木块正面和侧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C 木块正面和侧面的接触面积不同 4 小华同学做了一组对比试验 先让小车车轮朝上 用 F1匀速拉动小车 如图 a 所示 再让小车车轮朝下 用 F2匀速拉动小车 如图 b

11、 所示 请你帮小华写出想 探究的问题 第 5 页 共 19 页 26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小华将系于小卡片 重力可忽略不计 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 轮 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小卡片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2 当小卡片平衡时 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 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 能 或 不能 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在图甲所示情况下 小 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 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

12、验优于小明的实验 其主要原因是 A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小卡片容易扭转 27 在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辰辰同学和他的小伙伴们做了如 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 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2 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 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 分析 此实验还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 28 在探究 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是否有关 实验中 小明先探究 物体的动能与 质量是否有关 所用的器材有 一个用长木板搭成的斜面 三个质量不同的实心 铁球 一个木块 各器材的组装示意图如

13、图甲所示 第 6 页 共 19 页 1 每次实验时 都要将铁球从斜面的 由静止释放 其目的是控制到达水 平面时的 2 铁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间接反映的 3 某同学对小明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不用木块 在木块的位置上固定一个面 积较大的挡板 在挡板前面贴上足够厚的长方体橡皮泥 如图乙所示 每次实验后 都要换上另一块相同的橡皮泥 此外 还需要对小明的方案进行怎样相应的调整 如果需要 可增加其他器材 29 小明在做 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提升高度是否有关 的实验 中 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试验 如图所示 测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重 G N 物体上升的高度 h cm 测力计的示数 F N 测力计移动的

14、距离 s cm 1632 49 26618 3682 424 1 表中空格处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是 N 2 第 3 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值是 保留一位小数 3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 本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4 在实验中小明发现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导致测力计示数不稳定 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改进的方案 第 7 页 共 19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 答案 D 解析 解 A 足球与地面直接接触 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 形变 属于弹力 不符合题意 B 踢足球时 脚与足球直接接触 脚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的 弹性形变 属于弹力 不符合题意 C 头球攻门时 头与足球

15、直接接触 头对足球的作用力使足球发生一定程度 的弹性形变 属于弹力 不符合题意 D 使弹起的足球落回到地面的力是重力 是地球的吸引产生的 不属于弹力 符合题意 故选 D 直接接触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 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 力称为弹力 由弹力的定义可判断 本题应掌握弹力的条件 一 物体发生了形变 二 两物体相互接触 2 答案 C 解析 解 A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 二力方向相同 因此既不是平衡力 也不是相互作用力 故 A错误 B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符合相互作用 力的条件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不是平衡力 故 B错误 C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

16、杠铃的支持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是一对平衡力 故 C 正确 D 杠铃处于静止状态 则杠铃一定受平衡力作用 故 D错误 故选 C 1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大小相等 方向 相反 2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 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对二力平衡条件 相互作用力的准 确掌握和理解 3 答案 C 解析 解 A 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故不 符合题意 B 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是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 故不符合题意 C 行李箱可以滚动的轮子 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的 符合 题意 D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故不符 合题意 故选 C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越大 接触面 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 减小摩擦常用的方法有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 变滑动为滚动 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 第 8 页 共 19 页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