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左公柳语文S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549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左公柳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左公柳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左公柳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左公柳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左公柳语文S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左公柳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左公柳语文S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公柳教学设计来源:学|科|网 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题是“赤子情怀”,讲述的是一系列爱国者的英雄事迹,左公柳这篇课文虽为第二篇课文,由于第一篇是古诗三首,以文章面目出现的,这却是第一篇。这篇课文通过对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讲解,向我们生动介绍了一位100多年前为祖国领土完整,不顾年老体衰,毅然主动请缨,千里抬棺赴敌的英雄形象,表现出英雄爱祖国,爱x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壮志豪情。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文本中阅读的基调偏于情感。课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参观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的爱国事迹。抒发“我们”对左公柳的景仰、歌颂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帮助学生会认“戈

2、、慷、慨、湘、棺、屹、淌”,会写“廊、纤、戈、俄、拱、慷、慨、惫、湘、棺、携、谋、屹、淌;”理解“戈壁、纤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等词语。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朗读法、批注法等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x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

3、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本文借物写人、抓典型事例写人的表达方式。来源:学科网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会认“戈、慷、慨、湘、棺、屹、淌”,会写“廊、纤、戈、俄、拱、慷、慨、惫、湘、棺、携、谋、屹、淌;”理解“戈壁、纤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等词语。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一、解题,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生读,教师总结:同学们

4、,你们知道这是谁用来言志的对联吗?)2、课件出示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师:这是王震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你们知道是用来歌赞谁的吗?)3、他就是清朝一代名官,为收复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勋的人左宗棠。今天我们就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来了解他的赤子情怀。二、听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1、我会读生字词。g kng ki xing gun y tng戈 慷 慨 湘 棺 屹 淌2、我会写。lng xin g gong kng ki bi xing gun廊 纤 戈 俄 拱 慷 慨 惫 湘 棺来源:学+科+网Z+X+X+KXi m

5、u y tng携 谋 屹 淌3、词语解释。楚楚动人: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指纤弱的样子。今多用以形容女子的娇柔可爱。力排众议: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朗读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从几个方面介绍左宗棠的事迹?(本文记叙了“我们”在游览玉门关途中,听到导游所讲述的左宗棠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的故事。)(两方面:收复新疆、建设新疆)2、课文分几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描绘玉门关外的柳树那高大挺拔的形象。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记叙导游讲述的左宗棠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

6、)抒发“我们”对左公柳的景仰、歌颂的情感。3、质疑:这是一篇写人还是写物的文章?(写左宗棠为什么题目是左公柳?)(写左宗棠的文章,借左公柳来赞美左宗棠对新疆所做出的贡献。)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读了全文,我们知道这“左公柳”指的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柳树。但它和一股的柳树又有所不同。你们刚才都画出哪些描写左公柳的语句了呢?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的语句。“突然,我们发现前方不远的地方,傲然挺立着一棵柳树。”“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惺。”“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雄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它依然屹立在

7、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3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把自己读后的感受旁注在句子边。4教师指名反馈:同学们,再读了这些句子,你觉得生长在戈壁滩上的左公柳是一株怎样的树?(学生说一说)左公柳是一株 的树。(傲然挺拔、高大茁壮、身姿挺拔、刚劲有力、刚强、英辱无畏、技繁叶茂)5教师出示戈壁滩图片。小结:是啊,茫茫大戈壁上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左公柳居然能长得枝繁叶茂、刚劲挺拔,足可见它顽强的生命力。来源:Z。xx。k.Com6教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些语句,体会作者流露在其中的思想感情。7指名反馈:你体会到了作者对左公柳怎样的一份情感?(敬

8、佩、赞叹、惊叹)8抓住加点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左公柳和普通的柳树一样又和普通的柳树不一样。恶劣的生长环境塑造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尽管身处戈壁滩,却长得枝繁叶茂、刚劲挺拔,真令人敬佩和赞叹啊!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述左公柳的语句。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以及课后“读凄写写”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探究“左公柳”这一名称的由来,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

9、深受感动的段落。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左宗棠西出嘉峪关,漫游于丝绸古道,不时可见沿途有一些合抱粗的杨柳树,虽伤痕累累,满身疮痍,却苍劲坚韧,铁骨铮铮,以顽强的生命姿态抵御着戈壁狂风、飞沙走石。这就是着名的“左公柳”。咱们这节课继续学习左公柳。 1教师出示下列四字词语卡片,全班一起读一读。挺身而出 力排众议 千辛万苦 慷慨激昂 铁骨铮铮 主动请缨以身报国 忠义之举 刚毅坚韧 视死如归 置之度外 年逾花甲2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们,请你们再轻声地读一读这些词语,你们一定会有所发现的。3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和一个人有关,都是用来形容左宗棠的。)4介绍左宗棠。左宗棠(18121885):

10、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1881年夏,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慕命督办福建军务。ll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L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二、探究由来,体会人物品质1教师:同学们,这个左宗棠和“左公柳”这一名铝称的由来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们再读课文。2学生带着问题,静读课文,思考。3指名反馈:左宗棠和“左公柳”这一名称的出来有着

11、怎样的联系呢?(人们为了纪念左东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4教师导读: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左宗棠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叙述了左宗棠的哪些事情?5集体反馈。第一件事:新疆将被侵占,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并主动请缨,收复了新疆失地。第二件事:左宗棠在征战中不忘建设新疆,为新疆戈壁植下了一片树林。来源:学科网ZXXK6引导学生联系这两件事情,说说人们用“左公柳”纪念左宗棠的原因。7教师小结:是呀,如果没有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并主动请缨,收复了新疆失地,新疆有可能已经被外国人侵占;如果没有左宗棠为新疆戈壁植下了片片树林,玉门关今天就不会有“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

12、观。所以人们用“左公柳”纪念左宗棠,这就是“左公柳”这一名称的由来。8教师:了解“左公柳”由来的同时,我们对左宗棠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从课文所述的两件事情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指名反馈:爱国、坚韧顽强、睿智、祝死如归、不屈不挠)9教师导读:同学们,左宗棠的爱国、坚韧顽强、睿智、视死如归、不屈不挠全都流露在他的言行举止中。请大家再读课文,画出左宗棠令你感动的地方。10集体反馈。教学步骤:指名反馈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并说说自己感动的原因。引导其他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不同感受。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关键的语句如下:“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

13、地。”“他慷慨激昂地反驳道:天山南北粮产丰富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风烟滚滚的战场。”“啊,原来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率部完成了收复新疆失地(除伊犁外)的伟业。”11教师小结:是呀,同学们,当时的左宗棠年逾花甲,但他为了祖国仍挺身而出,率兵出征,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他的满腔热情感动着我们,他的精神可敬可佩。三、总结深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1教师:同学们,通过导游的讲述,我们全面

14、地了解了左宗棠爱国的忠义之举。当老师回头看棵棵柳树的时候,和作者有一个同样的感受。那就是(教师出示语句,学生读)“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2指名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一株酱普通通的柳树,但这株柳树是无数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的象征。作者是在赞扬柳树,更是在赞扬尤数热爱祖国的中华的英魂。4拓展思维:作为新时代的你们,能为祖闰做些什么呢?(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同学们,又一个爱国志士用他们的铿锵言行感动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五、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2搜集资料,进一步阅渎有关左宗棠的故事。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