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5533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再见了亲人人教新课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聚而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2.学生能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聚而成的。这友谊比山高,比海深,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14再见了,亲人 一个祈使句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这句话表现出朝鲜老妈妈对志愿军战士慈母般的爱。一个问

2、句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的关心体贴。一个反问句和一个重复否定句,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永不忘怀的深情厚谊。“雪中送炭”写大娘不顾生命危险,带领全村妇女,在战士们最需要的时候把食物送到阵地上,表现了帮助的及时。这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热爱和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感激之情。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开头的祈使句有什么作用?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这句话表现出了什么?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问句和感叹句的连用有什么效果?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反问句和重复否定句的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八年来,您为我们

3、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n)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怎样理解“雪中送炭”表现的感情?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重点句解析:不可以。作者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友情。意思是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

4、谊”我们不能忘记。陈述句的情感过于平淡,难以表达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反问句改为“我们不能忘记”可以吗?段导读:第1自然段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同大娘话别的情景。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出这强烈的感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指出小金花刚强的性格。这句话有什么作用?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可以看出小金花很机敏,

5、也很勇敢,一点儿不害怕鬼子。你乘机钻进屋里,从“钻”这个字可以看出什么?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当妈妈牺牲的消息传出来时,小金花心中爱与恨、悲痛与复仇的怒火交织在一起,她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化成对敌人的满腔仇恨。这种对敌人的“恨”与对志愿军的“爱”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朝鲜的孩子们与志愿军叔叔的亲密感情。为什么当时没有哭,而今天哭了呢?这起到什么样

6、的表达效果?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志愿军战士与小金花话别的情景。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大嫂为志愿军而失去了双腿,指的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这句话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以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

7、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一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志愿军战士与大嫂话别的情景。 登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战士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反复地用呼唤的方式来表达。“再见了”,说明“依依惜别”;呼唤“亲人”,表现“关系亲密”;呼唤“亲爱的土地”,强调“深深的眷恋”。这里的呼唤简短而亲切,真挚而感人,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的是在送行路上的情景。课文分别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同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的情景。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这两个感叹句有什么表达效果?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离别时志愿军战士

8、所说的话,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情。 这段话用向列车请求的口气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依依不舍和对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的土地的留恋。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的眷恋之情,进一步说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这段话有什么表达效果?段导读:第5自然段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们对曾经洒过鲜血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进一步说明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难点句解析:这句话是志愿军战士内心的呼唤,也是朝鲜人民的心声,它告

9、诉世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亲如家人、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段导读:第6自然段是志愿军战士心的呼唤,也同样是朝鲜人民的心声,它告诉人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中朝两国人民结下了亲如家人、牢不可破的深厚情谊。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这片土地的眷恋。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战役、封锁、暂时、硝烟、噩耗、刚强、大嫂、篮子、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送别场面的插图。一谈话导入,揭示题目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

10、战斗中为了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仍纹丝不动,最终英勇牺牲;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这些英雄事迹发生在什么时期?(抗美援朝时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打击美国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用鲜血凝成了深厚的友谊。当志愿军回国时,朝鲜人民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提醒:“情谊”中的“谊”,读作y,不要读成y。“乘机”中的“乘”,读作chn,不要读成chn。“血泊”读作xu p。帮助学生理解下列词语。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

11、消息。阻击战: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的战斗。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2.再读课文,思考: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人称为亲人?课文中的亲人指谁?课文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亲人”原指直系家属,比喻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人。课文中的“亲人”指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为代表的朝鲜人民。课文题目的中心词是“亲人”。)3.快速读课文。(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大声朗读。(2)指名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的段落(第46自然段)。三有感情地朗读,引发悬念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几段文字中又明白了什么?2.汇报,交流。(老师随机出示送别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

12、.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归心似箭”,他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回到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却希望(齐读)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更让人割舍不下,比祖国的召唤更令人留恋的呢?课文第13自然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这部分内容。1.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亲人般的情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人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通过他们自己的深入思考把握文章的主旨。2.这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感情真挚强

13、烈;同时又是以志愿军战士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语言十分亲切感人。在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握感情基调,注意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悟出真情。来源:学科网1.学习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来源:学.科.网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句子的课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复习:志愿军战士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地挥手,深情地呼唤。(全班齐读第46自然段。)2.导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第13

14、自然段。二深入学习,再现真情1.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1)大娘将打糕送到阵地,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2)小金花和妈妈救出了老王,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3)大嫂为志愿军战士挖野菜被炸伤了腿。2.创设情境,感受真情。(1)自由读第1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画出相关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汇报。学生甲:“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老师引导:“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帮助。)哪里写出了“雪中送炭”

15、的困难和危险?(“冒着炮火”“穿过硝烟”)大娘她们仅仅是为志愿军战士送来了打糕吗?还为他们送来了什么?(鼓励、希望、信心)抓住动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学生乙:“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老师引导:结合想象,说一说大娘还给志愿军战士做过哪些事情。其实,大娘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一切,怎能不令志愿军战士感动和敬佩呢?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因此,在离别的时刻,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学生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2)小组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出最感动人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同归于尽、噩耗。重点指导: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为什么没有哭呢?来源:学科网ZXXK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失去妈妈的痛和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