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121181 上传时间:2020-0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人教新课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来源:学科网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翔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这篇通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如“

2、铁龙”“下马威”“逞凶一时的冻土”“巨大的拦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在脑海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对西部大开发有更多的了解。1.认识本课生字。会读“妖娆、机械、开凿、巍峨、媒体、狰狞、撕扯、杯水车薪、废寝忘食”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源:Zxxk.Com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晰的写作特点。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3、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难点】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1.课前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认识到青藏铁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认识到青藏铁路对沟通东西部、促进合作发展,造福西藏地区和人民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在地图上找一找全长1142千米青藏铁路的线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形结构。2.本文为略读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要求,自读自悟,

4、然后交流讨论。3.作者在表达上感情浓郁,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文中有许多感叹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或建设者们怎样的情感。4.还可以让学生自读詹天佑,进行比较阅读。如,詹天佑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下,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今天中国人修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詹天佑率领工人们顽强拼搏,以创新设计和吃苦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西部建设者凭着科技和奉献精神,攻克了世界级难题。从比较中感受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今非昔比的繁荣昌盛。还可引导学生比较一下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来源:Z*xx*k.Com5.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兴趣,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浏览“青藏铁

5、路网”,关注青藏铁路的建设情况。【教师准备】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西藏风光短片、课件以及韩红演唱的天路歌曲视频。【学生准备】1.收集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图片。2.辅导资料小学教材完全解读。来源:Zxxk.Com1课时方法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听过韩红演唱的天路这首歌吗?(课件播放歌曲并出示歌词)歌曲中所唱的“天路”指的是哪一条铁路?(青藏铁路) 2.板书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3.齐读课题。汇报:通过课前预习,你对青藏铁路有了哪些了解? 4.教师导入: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6、已经变成了现实。(课件出示地图)学生观察,了解青藏铁路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歌曲天路为切入点,引出青藏铁路,再揭示课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到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方法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纯净、美丽和圣洁。2.师生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3.出示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4.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富有激情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

7、,诱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1)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2.汇报初读情况。(1)指名读词,学生评议。PPT出示: 银装素裹 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劈头盖脸杯水车薪废寝忘食夜以继日(2)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高原缺氧给施工造成了很大障碍。冻土层让施工队员吃尽了苦头。天气说变就变。)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讨论交流,锻炼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自主研读,品味语言1.质疑: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1)

8、课件出示。PPT出示: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2)说说对句子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名读学生评议齐读)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说说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3.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归纳,课件出示相关句子。(1)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PPT出示: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2)恶劣天气。P

9、PT出示: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3)极度缺氧。PPT出示: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4.风火山隧道只是整条铁路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它来写呢?由此可见,修筑铁路面临的困难非常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困难,有感情地读一读。(练读,随机交流: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撕扯、七零八落、不翼而飞、劈头盖脸”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杯水车薪”,想象缺氧所带来的严重威胁)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面对困难时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出坚定有力的语气,读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指名读指导

10、评议教师范读齐读)6.课件介绍资料: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温度-7,寒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借助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施工现场的严峻,进一步体会把铁路修到西藏去,是何等不容易的事)7.再读课文。思考: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8.学生汇报。(1)“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昼夜”“反复”谈谈自己的理解,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2)“指

11、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理解“废寝忘食”,抓住“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想象科技人员是怎样废寝忘食工作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战胜困难时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出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个别读指导评议再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对于略读课文,我们要注意提示阅读思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三、领会表达,升华情感1.正是建设者们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

12、,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情地朗读)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请你找出一共有几次,读一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3.交流。(贯串全文,起了连接作用,体现了筑路大军的强大决心,更是对我们所拥有的智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自豪)4.如果你就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看着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5.课件配乐,师有感情地导入: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

13、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他们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什么呢?6.生动书写,相互交流。设计意图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的任务。读写结合,既是学生感情蓄势到一定程度得到及时宣泄,也是加强理解,升华情感的手段,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1.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铁路的现在和未来,让学生对铁路建设有更深入的理解,懂得西部大开发关乎国计民生,感受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今非昔比的繁荣昌盛。2.总结全文。青藏铁路早已于2006

14、年7月1日正式通车(看图片),铁路的开通给西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青藏铁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幸福路、致富路、友谊路衷心地希望各位同学长大后能踏上这条天路,去领略雪域高原的美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共同心愿风火山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勇气毅力智慧1.注重了课前铺垫。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青藏铁路所经过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条件等,并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青藏铁路开通的重要意义,以及修建这条铁路实在不容易。2.注重了课中探究。“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题目在文中一咏三叹,这个简单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前后出现了四次,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执着坚定的精神。在教学时,我让

15、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简单,不容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反复诵读文本的过程中,找到了阻碍筑路大军前进的困难多年冻土区,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那么,这些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谈谈你的体会。”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段落,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如“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来理解铁路建设者不畏困难、充满智慧、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3.注重了课后延伸。让学生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青藏铁路的现在和未来,也深化了对西部大开发意义的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很好地把阅读交给学生,学生的自主性发挥还不够好。如果再次执教本课,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些功夫,把阅读和探究交给学生,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青藏铁路青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