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923988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计48分)1.某村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老人的言论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具体的思想主张,“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是道家的

2、无为而治的思想,“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则体现了道家的反对浪费的思想主张,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法家的思想并未体现出来,含的D项是不合题意的,排除;AB两个选项错在没有完全归纳出儒家道家墨家三家的思想成果,AB两个选项均是不合题意的,排除;故本题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主张【名师点睛】在做此类的试题时一定要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2.论语述而曰:子钓而不纲(孔子主张捕鱼用钓竿而不用

3、渔网)。下列言论所蕴含的思想与“钓而不纲”相符的是A.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B. 治民无常,唯法为治C.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D. 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主张捕鱼用钓竿而不用渔网,说明孔子主张仁爱思想,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项。A项是墨子的兼爱思想,排除。B项是法家的思想,排除。D项强调的是君主和臣子的关系,与本题无关,排除。3.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A. 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 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C. 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 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答案

4、】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文化融合。“内诸夏而外夷狄”中“诸夏”指中原地区,“夷狄”指少数民族,这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少数民族的色彩。其后孟子提出“用夏变夷”的概念,发展了儒家民族思想,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说明战国时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防”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A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从孔子的“华夷之防”发展到孟子的“用夏变夷”,其实都在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各有所长,C不符合题意;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族观,适应了时代需要,并未背离孔子的民族观,故D项不符合

5、题意。4.有学者指出,西汉时期,儒学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唯一的正统思想。汉书元帝纪中汉宣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体现了A. 汉代治国思想中儒法兼用的特征B. 汉宣帝对儒家治国理念的无情抨击C. 西汉时法家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D. 汉代统治者兼采百家之长治国理念【答案】A【解析】“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的信息说明汉代采用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故A正确;材料不是批判儒家思想,故B错误;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重用,故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5.在中国古代,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不高,统治者普遍认为灾异是对帝王失政的谴责和警示。当灾异发生时,帝王一般会下诏

6、言事,征求解救灾荒的措施。据此可知灾害的发生A. 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 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C. 有利于提高环保意识D. 有利于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答案】B【解析】材料“统治者普遍认为灾异是对帝王失政的谴责和警示下诏言事,征求解教灾荒的措施”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这有利于促使统治者关心灾荒,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被强化,故A错误;材料重心也不在于提高环保意识,故C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统治者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故D错误。故选B。6.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

7、风。该现象反映出A. 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B. 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C. 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D. 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答案】D【解析】从材料“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中可以看出,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成为西汉治国的重要依据,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之名始于宋朝,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是儒家的思想的地位,故CD项错误。点睛:材料“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是解题的关键。7.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

8、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明在中国古代A. 儒家学说始终占据统治地位B. 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C. 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内容D. 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答案】B【解析】【详解】儒家思想注重道德说教,由材料“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可得出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故B不符合题意;在我国封建社会,汉武帝起,儒家学说才占据统治地位,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本政策,故C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是儒学教育的开创者,儒家教育开创者是孔子,而非汉武帝,故D不符合题意。8.董仲舒在谈及吏治改革

9、时,明确指出,“大夫不得世”,“观乎世卿,知移权之败”。其出发点是A. 维护中央集权B. 宣扬纲常观念C. 创新儒学体系D. 强化思想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大夫不能世卿世禄,如果世卿世禄,权力就会下移,国家就会有失败的危险。由此可以推知,董仲舒主张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稳定,故A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与纲常观念不是同一概念,B项不符合题意;否定世卿世禄与创新儒学体系没有必然联系,也不等于就要强化思想控制,C、D两项不符合题意。9.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这主要反映了A. 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B. 道士集儒、释、道三

10、教于一身C. 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和之势D. 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答案】C【解析】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老子是道家的经典;小品是宋词集;法华经是佛教的经典。这位南宋的道士去世时拿着儒、释、道三教经典,说明出现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四部作品除了法华经外没有外文作品;B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错误,本题体现的是融合。10.朱熹认为,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前者是天理在人性中的体现,未受任何损害和扭曲,因而是至善无疵的;后者则气化而生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气”的侵蚀,产生弊端,因而具有恶的因素。这反映了朱熹继承并发展了A. 孟子的性善论

11、B. 孔子礼的思想C. 荀子的性恶论D. 佛教的天命观【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渊源。根据材料可知,该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A项正确;孔子的“礼”主张克己复礼,故B项错误;天命之性是至善无疵的显然与荀子的性恶论是背道而驰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天命观的相关涉及,故D项错误。11.下面是宋明理学家对之前儒学家关于儒家思想的评价一览表。由此可知宋明理学具有孟子荀子与扬雄董仲舒不够充分混乱不清或错误粗浅,已误入歧途A. 传承性B. 批判性C. 佛学化D. 超前性【答案】B【解析】理学家对于先秦时期孟子、荀子和西汉时期董仲舒均进行了批判,说明宋明理学批判性,故B

12、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是以表格史料为情境创设的评价型选择题,考查宋明理学的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联系宋明理学所处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环境,从对传统儒学批判以及服务于当时社会统治需要的角度回答12.朱熹是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论“理”,一则明其绝对永恒,在气之先,二则明其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针对佛教“空虚”之说,特别强调“理是实理”“万理皆实”。据此,下列关于“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B. 求理方法是格物致知,以求贯通C. 重在对客观规律的探索D. 求理途径是“发明本心”,以求彻悟【答案】B【解析】“求理方法是格物致知”是朱熹的主要主张认为,“在气之先”等字

13、眼也是强调在这一点,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朱熹的“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理”并不注重对客观规律的探索,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发明本心是陆王心学而非朱熹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思想意在A. 宣扬“知行合一”B. 否定孔子思想C. 反对“格物致知”D. 强调主体意识【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可以看出该言论主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内心

14、的反省,强调主体意识,故D项正确;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说法错误,错在“否定”。点睛:“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 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是解题的关键。14.“理欲之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宋代以后更成为哲学和伦理学所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宋代的朱熹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明代王阳明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这反映了A. 两者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重要性B. 两者都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C. 两者都认为“理欲之辩”是理学核心思想D. 理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朱熹和王阳明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天

15、理”的核心内容便是道德伦理观念,说明两者都重视道德,A项正确。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属于人文主义思想,排除B。题干中并未提到理欲之辩在理学中的地位,排除C。宋明时期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还未明显展现出来,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朱熹和王阳明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15.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由恋爱,赞同寡妇再嫁,公然声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材料表明李贽A. 主张求天理于人欲之中B. 跳出了传统儒学的窠臼C. 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平等D. 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天理【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可得出李贽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平等,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由于阶级和世代的局限性,李贽的思想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窠臼,也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宋明理学的天理,BD不符合题意。16.黄宗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