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5速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第二课时 .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20752747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5速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第二课时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5速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第二课时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5速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第二课时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5速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第二课时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5速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第二课时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5速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第二课时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5速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第二课时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课题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课型习题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号、单位。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2过程与方法利用一些更通俗的生活事例,如飞机起飞过程,迫击炮射击时的速度变化快慢情况等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在与学生进行新知识探究的同时,适当加入针对性练习及能力提高的题目,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对社会发展、进步的贡献,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

2、精神,并能将自己的思想见解与他人交流,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教学难点: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对于运动物体说它走多远,是指路程或位移,说它走得多快,是指速度,而对加速度则没有相对应的典型词语一般只有笼统的“快”和“慢”,往往指的是速度,但有时也有一些说法是模模糊糊地指加速度。请大家讨论哪些说法中指的是加速度? 【学生阅读】 阅读教材第27页“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注意:1注意标题后括号内标明的“a(ms-2)”的

3、含义,注意养成时时关心物理单位的习惯。 2阅读汽车、电车、旅客列车、炮弹加速时的典型值,形成大小印象。 3表中汽车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值为负值,这是什么含义?这是因为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而负号只表示其方向,不表示其大小。思考1:加速度大小反映了什么?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跟什么方向相同?思考2:加速度跟速度是否有关? 总结1:加速度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而速度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根据加速度大小,判断物体运动快慢(速度大小),也不能根据速度大小判断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大小),同样不能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也不能根据速

4、度方向判断物体速度改变的方向(加速度方向)。(结合实例总结,可以通过图像进行解释) 思考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为正吗?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为负吗? 总结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一定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但是,加速度是正值还是负值,与正方向的选取有关,若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负值;若取运动的反方向为正方向,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负值,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正值。思考4:加速度增加的运动是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运动是减速运动这种认识对吗?如

5、果不对,你认为应该怎样根据加速度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 提问: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有何区别?归纳总结:1、 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的时间的比值。2、 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大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快,但并不意味着物体就运动得快。加速度小说明物体速度变化得慢,并不意味着物体运动得慢;加速度为零,说明物体速度不变化,但并不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可能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仅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6、,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也没有必然联系。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3、 对于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区别,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理解,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而不是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是速度变化的多少,加速度不仅与速度的变化量有关,还与时间有关。因此,根据加速度不能判断速度变化的量的大小,反过来,根据速度变化量大小也不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4、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 (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例题剖析】 例题1 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

7、,在40 s内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 s内速度从10 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例题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 错只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错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多少。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对三、从v一t图象看加速度 师:速度一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一时间图象?生:速度一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

8、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一时间图象。【思考与讨论】 图152中两条直线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大?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 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v,时间间隔。 用加速度的定义式就能求解。【课堂训练】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从图上求出各段的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 【本节小结】 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 速度等于位移跟时间的比值它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

9、动方向也可以说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和位置变化的方向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越快(或位置变化得越快)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速度是状态量,与时刻(或位置)相对应。速度的变化量是描述速度改变的多少,它等于物体的末速度和初速度的矢量差。它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变化的方向速度的变化量是过程量,它对应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它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变化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多少共同决定,与速度本身的大小以及速度变化的大小无必然联系。图153【例1】如图

10、153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试分析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特点。 【例2】如图154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图154【课堂练习】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图1552、如图155所示是某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象可知,该质点运动的初速0_米/秒,加速度a 米/秒2,方向与质点运动初速度0方向 ,在20秒末质点的速度是 米/秒。学生思考回答加速度大小反映了物体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

11、得越快,加速度越小,速度改变得越慢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改变的方向总是相同。加速度的大小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并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应该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速度增加还是减小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无论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无论加速度大小如何变化,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学生讨论交流板书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2、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又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匀加速直线运动:vtv0, v为正值,a0,a与v0方向一致。匀减速直线运动:vtv0, v为负值, a0, a与v0方向相反。三、从v一t图象看加速度 从直线的倾斜程度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在同一v一t图象中,直线越陡,加速度越大。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