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01210143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10570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0121014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0121014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0121014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0121014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0121014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012101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20012101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3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位。卷(选择题 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一背景下,士、庶民把自己的宗族称之为“家”,效忠于“家”。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宗法制度的强化 B.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伏笔C.促进了民众的国家认同 D.扩大了“家天下”的影响2.据学

2、者考证,周部落刚刚崛起时,实行不分亲疏、共享政权、同尽义务的“昭穆制”;西周中期后,则普遍采用上下尊卑,命令服从的“大小宗制”。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宗法制的强化与发展 B.土地财产分封的有限性C.集权统治的日益加强 D.周公确立的周礼遭到破坏3.诗的首篇关雎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者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民间文学的正统地位 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4.汉初,丞相往往由功臣列侯及其子弟出任。汉武

3、帝吋,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A.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 B.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C.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 D.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5.先秦以来,“周公辅政”的典故流传甚广。东汉时,周公“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被人们轻易提起。这一变化反映出A.君权神授思想影响增强 B.儒学因王莽篡汉受到冲击C.儒家纲常伦理得到强化 D.东汉后儒学重新成为正统6.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二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

4、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以上规定 A.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确立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C.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D.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7.右图是现藏日本的中国古代书法作品丧乱帖(局部),被评论为“字势如斜而反正,笔意形断而意连”。这幅作品反映出 A.汉代书法篆刻艺术的交融B.晋代由行人草的书法风貌C.唐代恢弘大气的盛世气度D.宋代纤细精巧的艺术追求 8.唐代科举考试礼部录取后,还需经过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做官,岁取不过三十人。宋代增加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通过后即可入仕,每次录取五百人以上,甚至达千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科举制度更加客观公正 B贵族政治影响日益减弱C削弱六部职

5、权强化皇权 D皇帝开始掌握选官权9.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B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治平稳过渡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10.北宋政府允许儒家经典大量刻印,而对于天文图谶、法令、历书、会要、实录等图书则明令禁止出版。北宋政府此举旨在A引导儒学复兴运动的开展 B垄断印刷行业的新技术C完善科举考试的内容体系 D使出版业贯彻国家意志11.闲情偶寄中评价元杂剧: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

6、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杂剧 A.言谈粗鄙导致缺乏精品 B.很少有知识精英参与创作C.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12.元朝将全国人口以职业、民族、宗教划分为数十种户计进行统计,其中包括军户、匠户、民户、儒户等。无论何种户计,一旦入籍,世代相袭,不得变更。这一做法有利于A.缓和社会矛盾 B.统一赋税的标准 C.强化社会控制 D.提高生产力水平13.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等。产品卖出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这一现象A反映了庄园经济的盛行 B表明租佃关

7、系的日益普遍C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说明农业技术趋于成熟14.清初,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居六部之上,奏折须经内阁票拟后才送交皇帝。康熙中期时,皇帝发给有上奏权的官员折匣,匣上加锁,钥匙由皇帝和官员各执一把,官员奏折放于匣内,批示后的奏折再交付内阁。这一变化说明 A.内阁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 B.阁臣无权再直辖六部处理政事C.君主旨意的机密性得到了加强 D.内阁仅作为顾问机构参与决策15.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 B.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

8、济中心C.长江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 D.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16.山西票号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了A. 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 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 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 D. 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17.光绪十四年,维新人士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著作。谭嗣同这一研究的意图主要是A.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 B.汲取朴素的民本思想精华C.揉合民权思想否定君权论 D.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18.“(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

9、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几乎丝毫没有受伤。”基于这一认识,陈独秀 A.主张变革现有的政治体制 B.呼吁推动社会思想启蒙C.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转变了支持的工农立场19.1906年,孙中山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 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C.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20. 1944年,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问题”的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

10、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而中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问题”。这反映出此时的中美两国社会 A.将报纸作为重要的交流媒介 B.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差异很大C.都注重政治导向和家国情怀 D.受战争的创伤程度并不相同21.毛泽东曾说道:“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文中的“现阶段”指的是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22.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

11、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以来才出现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自觉”A.源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建立在王朝统治危机基础上C.受到救亡意识的影响而催发 D.推动了民族主义的广泛传播23.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A.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C.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24.商务印书馆历史教

12、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观点。1906年版认为:“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1933年版认为:“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对上述两种描述解读有误的是A. 商务印书馆紧跟时代潮流 B. 历史教科书体现时代特色C. 社会性质决定了史观变化 D. 时局变化影响着历史评价25.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这次会议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B. 促成了印度支那局势缓和C. 提出了“

13、求同存异”方针 D. 确立了非集团不结盟原则26.下图为华东人民出版社1953年出版的油画选好人,办好事。这一年,人民的选举A. 有力地促进了共同纲领的制定B. 开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全新阶段C. 使宪法草案大讨论迅速达到高潮D. 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组织基础27.“不满、谴责、批评”是19491971年中国对联合国外交的主要政策趋向,并在19661967年逐渐达到最高点,然而1971年迅速降低到23年来的最低点。这一变化的外交背景是A.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与美国关系已开始正常化C.不结盟是动的兴起与发展 D.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反对美国28.下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

14、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A. 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B. 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C. 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D.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9.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 B.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C.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 D.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30.罗马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时参考了多部法学著作,探讨了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他们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还担负着解释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主要表明罗马法学家 A.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重视罗马法在现实中的运用C.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