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0709623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如果赶上灾年,那么饥饿的阴影就会浮在绝大多数靠劳动力生活的平民百姓头上,因此最初人们供奉灶王爷,就是祈求能够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由于灶王爷关系的是平民百姓平常生活最需要的,所以也成了最接近百姓的神。在庄子中记载:“灶上有鬓。”“鬓 ”在古代是女性的代称,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人们已经将灶神定性为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钻木取火成灶,是要最强壮的男性钻

2、木,但是掌握火的大多是女性,而灶最离不开火。掌握火,这也看出女性地位更高,“主”字造字之初就是掌火之人的意思。起初灶神没有特定的名字,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比如隋朝记载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神,清代记载了名曰“张子郭”的男神。在民间传说中,灶神是厨房之神、饮食之神。由于灶神起源很早,所以早在商朝的时候民间就已经开始供奉灶神了。到了秦汉的时候,灶神更是同门神、厕神、井神并称为家庭的保护神,传说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不仅是因为它能掌握人们的饮食,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还要为玉皇大帝考察一个家庭的善恶。在灶神的身边还有两位跟班的小神,各捧着一个罐子,一个称为“善罐”,另一个称为“恶罐”。而这一家人

3、,无论是善行还是恶事都会毫无掩饰地保存到这两个罐子里,等到年终的时候灶神就会带着这两个罐子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这让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灶王爷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人们既然惹不起他,又躲不起,只好在上供时想办法,希望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所以送灶神的贡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粘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用这些又粘又甜的东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到天上时“嘴甜”而多说些好话,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让他难开口说坏话。也有人用酒作为供品为王爷送行,认为这样就可以让灶王爷喝醉,让他头脑不清,少在玉帝面前打小报告。民间认为农历12月24日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就是

4、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所以在这时,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有的人选择在除夕当天“送灶神”取吉利富贵的意思。祭灶神的时候,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饮下第一杯酒,此时要向灶神诚心祷告,完毕后再饮下第二杯酒,第三杯酒之后,将旧有的灶神像撕下,连同各种祭祀之物一起焚烧,代表送灶王爷上天,同时也就意味着仪式顺利完成“送走”灶神后,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灶”。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1. 下列对于“灶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灶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他之所以成为最接近百姓的神,是因为他关系

5、着平民百姓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B. 古代百姓生产力低下,他们害怕饥饿,希望管民间饮食的灶神能让他们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所有他们供奉灶王爷。C. 传说中灶神最初是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因为火多为地位高女性掌握,而灶是最离不开火的了。D. 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它不仅负责人们的饮食,还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并且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是报告一个家庭的善行。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传说中因为女灶神先于男灶神出现,这就决定了现实社会中母系社会先于父系社会出现。B. 魏晋以前灶神无姓名,有姓名的灶神是之后才出来的。隋朝记载中出现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灶神,清朝记

6、载中也有名为“张子郭”的男灶神。C. 秦汉四个家庭保护神分别是指“灶神”“门神”“厕神”“井神”,而其中灶神起源很早,受供奉也早,在商朝就已经受供奉了。D. 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的原因是善行恶事都无法逃脱灶王神的明察,而且它还能到达玉帝处汇报。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人们的理解中,神仙是不能免俗的。可以从人们给灶神供奉又粘又甜的东西看出,希望神仙吃了甜食嘴会甜,喝供献的酒会少打小报告。B. 按民间的说法,如果送灶神时间是12月24日,那么他在天上汇报的时间(含来回时间)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11天。C. 送灶神的时间只有12月24日,送灶神时要有祭灶神的仪式,要摆齐供

7、品,焚香祭拜,三杯酒后焚烧灶神像及祭祀之物。D. 人们还要在正月初四把灶神接回来,称为“接灶”。接灶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灶神像即可。【答案】1. D 2. A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D. 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因为它不仅负责人们的饮食,还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并且在玉皇大帝面前只报告一个家庭的善行。原文说提“掌握饮食”“考察善恶”,可没有说他是老好人,没有说“只报告善行”。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

8、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2题详解】试题分析:A. 传说中因为女灶神先于男灶神出现,这就决定了现实社会中母系社会先于父系社会出现。原文说提“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不能据此推断是“传说”决定了先出现“母系社会”。因果关系反了。【3题详解】试题分析:C项中“只有12月24日”错,有的人也在除夕当天送。A项显然是把灶神世俗化了,人们认为灶神受点小财,就能像人一样说好话。所以是对的。B农历十二月有时只有29天,有时是30天,所以在天上的时间不一样,故此项是对的。D项见文章最后一段。(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材料一 今年

9、3月,德国“莱比锡读书节”和丹麦“霍森斯作家节”都向中国作家麦家发出了邀请,麦家携解密与欧洲读者见面,此行载誉而归。麦家被丹麦文化部长接见并举办了高规格的讲座,丹麦日报用两个整版解密麦家,德国人安娜特专营一家中国图书的网络书店,每次活动她都现场售书。她的生意一直波澜不惊:在欧洲,读文学的群体也在量减,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加凤毛麟角了。可是,这次在汉堡豫园的活动结束后,书居然卖断了。为什么麦家的解密能走红国际市场?麦家说,解密的出版商大多是国际知名大出版社,他们在推广解密上下足了功夫,美、英等国家大量的报道,是其迅速被翻译成33种文字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有

10、点倒逼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加上斯诺登事件的爆发,解密生逢其时。因此,它既不代表我麦家东西写得好,也不说明中国文学就此在世界上有了什么转机。某一个作家的某一部小说的“走红”,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从偶然到必然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作家写作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一本书不论在国外国内,都不可避免被误读或捧读。我们不必为此改变什么,迎合任何人的写作都不是出路。唯一的出路就是迎合自己,把自己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出来。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我想这肯定不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指路明灯。中国传统不是好莱坞,可以通行世界。但我们和世界有个共同的传统,那就是:人性是一致的。麦家说:“有西方评论家说我是西方的丹布朗

11、。但我认为丹布朗的小说我不会写,也不想写。中国文学十年前几乎是没有类型的,现在正在被类型化,这对传统的纯文学是个挑战,但对读者是个机遇。”“文学不是数学,没有公式,老掉牙的故事照样可以写得别出心裁。把解密和暗算说成谍战故事,是小看我了。我不要别人高看,也不希望被小看。我确实注重恢复故事的魅力,因为我们的小说一度远离故事,好高鹜远,误入歧途;但把小说仅仅看作故事,是弱智。我每天都听到故事,但可以写成小说的故事一年也遇不到一个。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摘编自杭州日报和中国作家网)材料二世界读书日:爱上阅读的N种理由阅读也是一种“天泽”天泽书店将“好书”奉为圭臬,重人文,拒

12、浮华、拜物,遴选有品质的书籍。资中筠、叶嘉莹等都在天泽举办过讲座在天泽,仿佛总有和学者品书论道的机缘。“现在做书店像逆水行舟,能保住不被冲下去,就算万幸。小小的店开个十来年下去,就是个宏大长远的目标了。”木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多少书店主人的心声。对信仰的“守望”“只售一切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无用之书,不励志!不畅销!不实用!一守望者书店开了三四年,门口木板上这句“标语”一直在。店主身上的文艺范儿可见一斑。保持个性,从同行那里找灵感,开书店这几年,略有盈余。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马利强眼中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荒岛”里的热闹猫,是荒岛书店的镇店神兽。书店里有乖

13、巧的猫咪,有些人是冲着猫去的,结果却爱上这个有猫的书店。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的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店主就是个大书痴,经常出去淘书,同时,书店还开展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在“荒岛”里你会发现不少难得的书。木南觉得,图书行业再怎么变化,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有人就为在心心念念的书店里淘换新书、好书,闻闻书香,摸摸质感。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摘编自天津北方网)材料三世界读书日作家签名售书2016年4月23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德阳文庙广场人头攒动,书香四溢,全民阅读活动热闹非凡。德阳市作家协会组织的“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持续三天,30余位本

14、土作家签售和赠送书籍4000册。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亲子逛书市,言传身教。在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活动不仅获得了读者的认同,也坚定了作家踏实创作的决心。(摘编自四川文艺网 以上三则材料均有删节)4.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作者签字售书的角度报道了“第21个世界读书日”活动来临之际图书市场的热闹境况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B. 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作家麦家及其作品解密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及原因,而材料三侧重报道国内本土作家在活动日的具体行动和心理感受。C. 从销售者角度看这三则材料,应该以材料一为主,

15、材料二、材料三次之。D. 材料三和材料一分别从国内外市场报道中国作家创作、签名售书的情况,在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作家创作和纸质书籍销售前景较为乐观。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在欧洲,读文学的人也越来越少,读中国文学的人就更少;而中国作家麦家的小说解密能在欧洲市场走红,的确是一种偶然。B. 麦家认为,作家写作的唯一出路是迎合自己,把最独特最迷人的一面展示给读者,用“心”创作,才能别出心裁;一般的故事重动作描写,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写。C. 有品位的经营理念,开有特色的书店,售轻易淘不到的书,甚至玩“荒岛”书店的乖巧猫咪都是让读者爱上阅读的成功经验。D. 德阳市的作家签字售书活动表明,本土作家的作品还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多搞签字售书等活动,既增进交流,盘活图书市场,又坚定了本土作家的创作决心和信心。E. 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好书只需凭借其自身的高品质完全可以盘活阅读市场,麦家的解密走红国际市场即可佐证。6. 有人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请选择其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 C 5. CD 6. 观点一:在信息社会,媒体宣传、广告效应不容忽视,是谓“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欧美媒体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使得麦家的解密迅速被译为33种语言,在海外火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