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标准格式)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2043659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模板(标准格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文模板(标准格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文模板(标准格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文模板(标准格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文模板(标准格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模板(标准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模板(标准格式)(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日本茶道之美摘 要: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历经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创新,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它是禅宗日本化以后孕育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式样。从古至今深刻的影响着日本人的文化生活。日本茶道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应为与宗教、美学、哲学和伦理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和谐相处、相互尊重、清洁纯净、远离浮躁、发展茶文化。在日本,喜爱茶道的人数不胜数,茶道组织遍布全国,研究茶道的人据说有四五百万人之多。那么日本茶道到底具有什么魅力呢。本文主要围绕

2、日本茶道,从其历史起源、形成及与发展,了解日本茶道文化形成的过程、特点,以及日本茶道与禅。从美学的角度体会日本茶道的韵味,如何在我们生活中带来艺术的享受。从中学习和了解茶道文化。关键词:茶道的历史 茶道的形式之美 茶道的意境之美 禅中日茶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汉魏两晋南北朝以迄隋,饮茶风俗从巴蜀地区向中原广大地区传播,茶文化由萌芽进而逐渐发展,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日本的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茶湯、茶湯)。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不一样。茶道历史可以

3、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本文主要以日本茶道的历史发展感受茶文化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意境美。以及如何继续发展茶道文化。1 日本茶道的历史1.1日本茶道的起源茶是起源于中国,是用茶树植物制作的一种饮品。它作为保健品是古代中国南方人对生活饮食文化的贡献,同时影响着全世界对茶文化的关注。茶道是烹茶饮茶享受茶道仪式的过程,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沏茶、赏茶、品茶的过程让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在茶事中得以缓解,也让我们学会静心养神。茶道在日本是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仪式。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公元805年,在中国留学的高僧最澄把茶籽和饮茶器具首次带到日

4、本。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历经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创新,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它是禅宗日本化以后孕育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式样。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十五世纪在足利义政将军的赞助下,茶道才从“唐式茶会”中脱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世俗的仪式被确立下来。与自己民族的价值取向融合在一起向民众推广。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1.2日本茶道的发展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商务活动繁忙,城市奢华喧嚣。不少人厌弃这种生活,追求“侘()”的审美意识,在郊外或城市中找块僻静的处所,过起隐

5、居的生活,享受一点古朴的田园生活乐趣,寻求心神上的安逸,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这种美意识引进“茶汤”中来,使“清寂”之美得到广泛的传播。茶道之茶称为“侘茶”,“侘”有“幽寂”、“闲寂”的含义。邀来几个朋友,坐在幽寂的茶室里,边品茶边闲谈,不问世事,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修身养性,心灵净化,别有一番美的意境。千利休的“茶禅一味”、“茶即禅”观点,可以视为茶道的真谛所在。而“和敬”这一伦理观念,是起源于日本本土的道德观念且吸收在唐物占有热时期的观念。自镰仓以来,大量唐物宋品运销日本。特别是茶具、艺术品,为日本茶会增辉。但也因此出现了豪奢之风,一味崇尚唐物茶会,轻视倭物。热心于茶道

6、艺术的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人,反对奢侈华丽之风,提倡清贫简朴,认为本国产的黑色陶器,幽暗的色彩,自有它朴素、清寂之美。用这种质朴的茶具,真心实意地待客,既有审美情趣,也利于道德情操的修养。日本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凡此种种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1.3日本茶道的四个时期1.3.1奈良、平安时代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

7、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初期。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与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同船回国的弘法大师空海,在日本弘仁五年(公元814)闰七月二十八日上献梵字悉昙子母并释义等书所撰的空海奉献表中,有“茶汤坐来”等字样。日本后记弘仁六年(公元815)夏四月癸卯记事中,记有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的事。永忠在宝龟初(公元770年

8、左右)入唐,到延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才回国的,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种植茶树,每年都要上贡。拾芥抄中更近一步说,在当时的首都,一条、正亲町、猪熊和大宫的万一町等地也设有官营的茶园,种植茶树以供朝廷之用。日本当时是如何饮茶的?从与永忠同时代的几部汉诗集中可以发现,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完全一样。经国集有一首题为和出云巨太守茶歌描写了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独对金炉炙令燥),然后碾成末,汲取清流,点燃兽炭(兽炭须臾炎气盛),待水沸腾起来(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点吴盐,味道就更美了(吴盐和味味更美)。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罢余香处

9、处薰)。这是典型的饼茶煎饮法。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的文化。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时其中最高雅的文化。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嵯峨天皇也有茶诗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献诗等。弘仁茶风随嵯峨天皇的退位而衰退,特别诗由于宇多天皇在宽平六年(894),永久停止谴唐使的派遣,加上僧界领袖天台座主良源禁止在六月和十一月的法会中调钵煎茶,于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

10、中断。但在十世纪初的延喜式中,有献濑户烧、备前烧和长门烧茶碗等事的记载,这说明饮茶的风气开始在日本流传。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日本虽于九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以后一度衰退。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1.3.2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1.3.2.1镰仓时代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荣西两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个月,1

11、191年回国。荣西得禅宗临济宗黄龙派单传心印,他不仅潜心钻研禅学,而且亲身体验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荣西回国时,在他登陆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荣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种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现了名为“石上苑”的茶园。他还在九州的圣福寺种了茶。荣西还送给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将其种植在寺旁。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长,所产茶的味道纯正,由此被后人珍重,人们将拇尾高山茶称作“本茶”,将这之外的茶称为“非茶”。荣西回国的第二年,日本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成立。掌握最高权力的不再是天皇,而是武士集团首领源氏。政治的中心,也由京都转移到镰仓。建保二年(公元1214

12、年),幕府将军源实朝醉酒,荣西为之献茶一盏,并另献一本誉茶德之书吃茶养生记。吃茶养生记分上下两卷,用汉文写成,开篇便写道:“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叙了当时的末茶点饮法。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导致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自荣西渡宋回国再次输入中国茶、茶具和点茶法,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荣西之后,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禅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禅宗系统包括荣西及其后的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律宗系统则有西大寺的叡尊、极乐寺

13、的忍性。饮茶活动以寺院位中心,并且是由寺院普及到民间,这是镰仓时代茶文化的主流。日本文永四年(公元1267年),筑前崇福寺开山者南浦绍明禅师,自宋归国,获赠径山寺茶道具“台子”(茶具架)一式并茶典七部。“台子”后传入大德寺,梦窗疏石国师率先在茶事中使用了台子,开点茶礼仪之先河。此后,台子茶式在日本普及起来。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家社会的新趣味、新娱乐“斗茶”开始流行,通过品茶区分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1.3.2.2室町时代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点茶道的影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热潮。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但是

14、,与宋代文人们高雅的斗茶不同,日本斗茶的主角是武士阶层,斗茶是扩大交际、炫耀从中国进口货物、大吃大喝的聚会。到了室町时代的中后期,斗茶内容是更复杂、奖品种类也更多,据记载有茶碗、陶器、扇子、砚台、檀香、蜡烛、鸟器、刀、钱等。比起中国宋代的斗茶来,室町时代的斗茶更富有游艺性,这是由日本文化具有游艺性的的特点决定的。摆弄进口货,模仿宋朝人饮茶,是一件风雅之事。当然,在室町时代的斗茶会里,也有一些高雅的茶会。室町时代的斗茶经过形成、鼎盛之后,逐渐向高级化发展,为东山时代的书院茶准备了条件。公元1396年,38岁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让位于儿子义持。次年,他在在京都的北边兴建了金阁寺。以此为中心

15、,展开了“北山文化”。在他的指令、支持下,小笠原长秀、今川氏赖、伊势满忠协主持完成了武家礼法的古典著述三义一统大双纸,这一武家礼法是后来日本茶道礼法的基础,而观阿弥、世阿弥父子草创了能乐。公元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隐居京都的东山,在此修建了银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东山文化。东山文化是继北山文化之后室町文化的又一个繁荣期,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由娱乐型的斗茶会发展为宗教性的茶道,是在东山时代初步形成的。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建造的东山殿建筑群中,除代表性的银阁寺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同仁斋。同仁斋的地面是用塌塌米铺满的,一共用了四张半。这个四张半塌塌米的面积,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标准面

16、积。全室塌塌米的建筑设计,为日本茶道的茶礼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把这种建筑设计称作“书院式建筑”,把在这样的“书院式建筑”里进行的茶文化活动称作“书院茶”。书院茶是在书院式建筑里进行、主客都跪坐,主人在客人前庄重地为客人点茶的茶会。没有品茶比赛的内容,也没有奖品,茶室里绝对安静,主客问茶简明扼要,一扫室町斗茶的杂乱、拜物的风气。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在“书院茶”时代基本确定下来。书院式建筑的产生使进口的唐宋艺术品与日本式房室融合在一起,并且使立式的禅院茶礼变成了纯日本式的跪坐茶礼。书院茶将外来的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以东山文化为中心的室町书院茶文化里,起主导作用的是足利义政的文化侍从能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