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以及发展经验调研报告

上传人:1522****302 文档编号:11991634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以及发展经验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郑州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以及发展经验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郑州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以及发展经验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郑州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以及发展经验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郑州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以及发展经验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以及发展经验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以及发展经验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照省文化厅2003年工作要点及关于印发<河南省文化厅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文办20036号)要求,郑州市文化局下发了郑州市文化局关于组织全市基层文化调研及报送有关材料的通知(郑文20036号)。郑州市图书馆围绕公益文化这一调研课题,总结近年来郑州市图书馆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增强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的积极探索的一些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文化事业单位是指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要而专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机构体系的总称。公益性的含义是指公众的利益,即大家都能得到的利益。既然“都能”也就是不能有金钱或其它因素的门槛限制。

2、公益性主要是相对于经营性而言,公益性最显著的特征是“非营利性”。文化事业一般分经营型、准经营型和公益型三种类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广义上指专门从事非营利性文化事业的所有文化事业机构。狭义上是指目前文化系统的行政架构中,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美术馆、博物馆等由财政全供的纯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 文化具有传播、教化、凝聚之功能。历史发展经验证明:无论个人、社会、国家、民族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文化精神力量的推动。文化的范围很广,不但有精英文化、前卫文化、现实文化、大众文化、宗教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邪教文化之分,而且有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腐朽、积极与消极之别。因此江泽民同志“

3、三个代表”思想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先进文化的科学构想,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具体要求。经营型、准经营型文化事业对繁荣文化市场、提高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具有主导作用。但经营型、准经营型的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作为管理者,同时又是经营者,在面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取舍时,也往往会可能因为其经济利益的诱惑在市场机制的操纵下而出现一些迎合文化公民“最低的共同文化”或者“最低的大众素养”的媚俗倾向,甚至会出现庸俗的、黄色的和反动邪恶的不良文化毒瘤。时常见诸报端的有些小艺术团体大跳“艳舞、脱衣舞”,一些出版商出版黄色、暴力性的图

4、书画册等都不乏其例。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需要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作为有益的补充,来引导社会发展健康主流文化,这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倡导文明科学新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作为其唯一的“终极”目标。只有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步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公益型文化事业在新形势下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此次郑州市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调研将为以后公益型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作为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之一,为配合市文化局的调研要求,我们总结了

5、郑州市图书馆的近年来工作的发展经验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郑州市图书馆发展的基本状况 郑州市图书馆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文化局党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全面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满足全市人民的文化知识需求,丰富全市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促进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郑州市图书馆成立于1953年,经过近5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拥有面积上万平方米馆舍、年经费300多万元、藏书70余万册(件)、计算机170多台、工作人员70多人、年接待读者50多万人次的现

6、代化综合性图书馆。形成了以中文图书、报纸杂志、多媒体电子读物、网络资源服务等较为完整的综合性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千余种珍稀善本古籍与约十万余份(件)“文革”资料成为郑州市图书馆的特色馆藏。郑州市图书馆已发展成为郑州地区文献信息和社会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文化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郑州市图书馆围绕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这一工作中心,在新形式下适应社会需求,努力增强自身活力、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手段,优化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层次,强化服务管理,以读者服务工作为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方便读者的手段和措施,迎来了郑州市图书馆建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 1、搞好文献资源基础建设 文献资

7、源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一个图书馆工作的最基本的指标,是图书馆各项工作开展的一个最基本保证。但1989年至1995年,郑州市图书馆年购书经费仅10万元,加上出版业的繁荣与图书大幅度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馆藏数量与质量都难以保障,各项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型事业单位,本身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尽管当时我们搞了一些创收工作来补充经费的不足,但仍是杯水车薪,图书馆的发展除了国家政府的支持别无它法。1996年12月26日中共郑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市图书馆达到国家一级图书馆水平

8、”。郑州市图书馆工作开始得到郑州市委、市政府、省文化厅、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督促完成这一目标,陈义初市长及市有关领导多次亲临图书馆检查指导。市财政逐年加大了事业经费的投入,1995年全馆经费仅有67万元,其中单列购书经费10万元;1996年,全馆经费增至120万元,其中单列购书经费20万元;1997年全馆经费增至185万元,其中单列购书经费达40万元;1998年全馆经费又增至210万元,其中单列购书经费达到了70万元。现在全馆经费已突破300万元,购书经费达到了120多万元。 有了强大的财政经费作后盾,郑州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开始步入正规。1997年我们重新审定了

9、新的“郑州市图书馆图书采购条例”,确定了藏用并重的原则,搞了多次读者情况摸底调查,兼顾不同读者需要,确定了各类型图书选购比例和副本数量;我们根据图书发行市场发展的变化,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不局限于新华书店一家订单预购,拓展采购渠道和采购方式,新华书店订购、批销中心与图书城选购相结合,使采购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也使购书经费得到充分而又合理的利用。2002年,新购中文普通图书11030种、26599册;及时加大报刊采购力度,增大优秀期刊、核心期刊的采集范围,2002年报刊购买数量达到1000余种;根据新时代文献载体形式的变化,加大电子音像读物和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技术成果、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标

10、准汇编、清华同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20余种文献光盘数据库的收藏,还突破传统收藏模式,投入经费购买“万方资源数据库”、“*维普期刊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大型网络资源型非实物文献。2002年共采购光盘2077余盘。从1997年至今收藏各类光盘已达2万余盘。 至2002年底,郑州市图书馆所藏中文图书、报纸杂志、多媒体电子读物、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等各类型文献已达70余万册(件),充分满足了新时代读者的多样化文献需求。 2、强化阵地服务 阵地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阵地服务的优劣代表了一个图书馆的形象。首先,我们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馆内处处是草坪和花架,绿化面积达3

11、000多平方米。其次,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指导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全面更新了阅览设施,改善学习条件。坚持把最好的设施奉献给读者。本馆工作人员用电扇,各读者阅览室全部安装空调;本馆工作人员坐木椅子,而阅览座位却全换成了皮沙发椅;本馆工作人员使用一般条件的卫生间,读者使用的却是全按星级宾馆标准改造的卫生间,两组卫生间仅改造费用就达10万元。第三,虽然我们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但我们仍然开设了第一、第二电子阅览室、社会科学、文学、自然科学借书处、参考、报刊、工具书、地方文献阅览室、自学室、少儿室、咨询办证室共计十二个读者服务窗口,每周开放时间在70个小时以上,而且我们的中层干部全部工作在读

12、者服务的第一线。另外,我们坚持推行了“四免四服务”的服务措施,对读者实行:阅览免证;读者活动免费;残疾人阅读电子读物、下岗职工电脑培训免费;少儿读者游艺、影视免费;全年365天开放服务;借阅全部开架服务;科研课题跟踪服务;特殊读者(残疾人)上门送书服务。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吸引了大量的读者。读者到馆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2001、2002年图书馆接待读者都在60万人次左右,年外借图书近50万册次。 3、扩大馆外服务 郑州市图书馆在强化阵地服务的同时,并不满足坐等读者上门的阵地服务,还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郑州的基层单位、社区、乡村。由于郑州市市辖区人口近270万

13、,而且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乡村文化建设仍很薄弱,至今还没有一所区级公共图书馆,仅靠省、市两图书馆提供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强烈的对文化知识、科技信息的渴求。于是我们在巩固阵地服务的同时,把扩大馆外服务作为读者服务工作的突破口和新的支撑点。几年来,我们先后在部队院校、企业、劳教所、街道社区等兴办了16个集体借书点,既增强了郑州市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区域辐射能力,也相应扩大了郑州市图书馆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为登封石道乡、新密尖山乡、中牟芦医庙乡、新郑龙王乡等乡村建立起乡村图书馆室,捐助书刊近2万册,书架阅览桌50余个,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普及了科技文化。馆外服务活动的开展,深受群众欢迎,赢得了强烈的

14、社会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在有许多社区、单位非常希望我们与其联办集体借书点,但由于财力所限,我们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但这是图书馆服务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将逐步地将这一工作推向深入。 4、搞好文献开发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科研用户提供决策参考服务,是我馆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我们以图书馆传统资源为依托,充分整合信息网络资源,将传统的咨询手段与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及时将最新的、浓缩的、有参考价值的信息编制成定期的信息荟萃、文化信息、郑图工作与研究等二、三次文献,向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局等有关领导部门免费发放,迄今已编印300余期

15、,发送近4万余份。这些定期的信息一方面可以让市领导在最短的时间浏览到最新、最全面的信息,节省领导的时间,为领导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这项工作也使领导了解图书馆的工作和作用、更加关心图书馆、重视图书馆。长期的决策信息服务,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研究什么问题和重大决策,各级领导都要求图书馆给他们提供参考资料。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我们编制的信息刊物发行量也相应不断增加,有些部门领导甚至主动联系索要刊物。 我们在做好一般性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教育信息的同时,及时把握各时期的热点,及时编制了“年度全国各省市自治区GDP综合比较统计”专题、“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识”、“抗击

16、非典知识”专题、“非典启示录”专题,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仅“抗击非典知识”专题就印发了5000余份,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这一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充分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功能。我们每年还完成课题开发和课题动态跟踪等咨询项目十余项,我们为市委、市政府编制了“经济发展软环境”、“高新技术发展状况”、“世界经济500强背景资料”等专题,为企业编制了“奶牛养殖”、“生物企业产品调查”、“面点防腐技术方法”等科研专题。2002年我馆完成了30余万字的“郑州文化资源全文数据库”并被河南省社科联作为2003年科研课题立项(编号:SKL2003-780)。课题时间跨度从远古时期至郑州解放为限,下设郑州大事记、郑州政区沿革、郑州民间传说、古都研究、古代人口、古代人物、传统节日、郑州庙会、古代建筑、古代文物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