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914568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2、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家新人文主义儒学未来发展的一条可能路径王正 儒家对人、对社群、对自然、对精神的理解,与西方不同。中国思想是在一种“存有的连续”中去思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关系,而西方则是以各个分解的逻辑或定义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在这样一种差别下,基于儒家思想的新人文主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基础和实践方向。 儒家认为个人不是个体性的存在,因此儒家根本反对西方近代以来原子主义式的对人的理解。儒家认为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盼

3、与他人共同在一起的伦理情境中,所以儒家特别重视人伦观念。孔子就曾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人应当按照人伦规定来生活,任何试图逃离人伦之外的想法和做法从根本上讲都是有问题的。 对于社群,儒家认可独立社群的独立存在意义,但儒家并不认为各个社群之间是一种绝对不同或者完全隔离甚至处于冲突的状态,而是将各个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和文化共同体看作相互关联着的社群,并认为由这些社群共同构成了一个最大的社群整体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而这个最大社群的和睦正是它的共同善。由此可知,儒家认为每个小社群之间不应当是冲突对立的,而是应当基于对大社群和谐的认同而处于和睦的状态。 儒家认为自然

4、虽然有其独立客观的意义,但从根本上讲,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是外在于自然的,因此自然在一定意义上也内在于人的存在中。也正因如此,人虽然有其特殊于其他物种的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高于自然,而恰恰是自然赋予了人这种独特性,所以人应当在一定的不伤害自然的范围内去实现自己的独特性。当这种独特性和自然恰到好处地共同实现的时候,就是儒家的“天人合一”了。 当然,儒家的天还有命运之天和义理之天的含义,因此儒家的天人合一并不仅是自然意义的合一,还有终极超越意义的合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认为“天”无声无息而自然作用,生化万物而并不与人分裂,因此它是人本来应具之天性和

5、最终应达之境界。所以人应以天为则,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实现最高的境界天人合一。由此,儒家将人的精神提升到具有宗教性意义的程度。 因为儒家如上对人、社群、自然、精神的认识和追求,基于儒家的新人文主义可以成立。而这种成立,不仅是一种经典阐释上的成立,更是一种哲学理念的成立。因为它是当代儒家学者经由和西方以及其他文明的对照,而在传统儒家基础上重新发掘出的具有新意义的哲学理念,所以它可以在当下这个现代甚至后现代的时代生发出真正的力量,去影响人、改变人。当然,我们应当给基于儒家资源的新人文主义一个长时间的发酵,以使它正常而顺利地发展,而不宜过于苛刻的要求它迅速发生效力,那最终只会伤害到这一理念的自发

6、性生长,而造成儒家思想一次新创生的迟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思想不是用各个分解的逻辑或定义的方式认识世界,而是在一种“存有的连续”中去思考认识世界的。 B儒家认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的与他人共同在一起的伦理情境中,而不是一种孤零零的个体性的存在。 C各个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和文化共同体共同构成了一个最大的社群整体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 D儒家认为不应存在一种不同的或者完全隔离甚至处于冲突状态的独立意义的小社群,因为大社群就是建立在共同认同基础之上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的“天人合一”说的是人并不外在于自然,而是自然的

7、一部分,因此人的独特性应当和自然共同实现。 B孔子认为“天”是人本来应具之天性和最终应达之境界,由此可见儒家的天人合一并不是自然意义的合一,而是终极超越意义的合一。 C儒家将人的精神提升到具有宗教性意义的程度,是因为人可以天为则,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实现最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D儒家的新人文主义的成立,既是一种经典阐释上的成立,也是一种哲学理念的成立,因为它是当代儒家学者重新发掘出的具有新意义的哲学理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特别重视人伦观念,认为任何试图逃离人伦之外的想法和做法从根本上讲都有问题,人应当按照人伦规定来生活。 B因为儒家对人、对社群、对自然、对精

8、神的理解与西方不同,所以基于儒家思想的新人文主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基础和实践方向。 C孔子认为“天”无声无息而自然作用,它是人之天性和应达之境界,因此,人要做到天人合一,就必须顺应自然。 D要让基于儒家资源的新人文主义正常而顺利地发展,就不可以过于苛刻的要求它迅速发生效力,因为它需要一个发酵的时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潘光旦:特立独行的士大夫高毅哲 如果让潘光旦走进现在大学图书馆翻一下借书记录,恐怕依然会火冒三丈。 上世纪40年代末他担任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时,有次抽查图书馆借书情况,发现最多的是“中文白话小说”,不禁极为生气,因为这说明学生偷懒

9、,喜欢看小说而不看文言、外文。他后来专门著文分析,说青年人受时代成见的支配,喜欢读白话、译文书籍与报纸,冷落了外文、文言书籍,这是应该引以为忧的今日之大学图书馆,借阅最多的,往往也是各类商业性质浓厚的畅销小说,潘光旦若见了,焉能不气? 潘光旦为这样一件事恼怒,并非吹毛求疵。他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反映在他的教育思想上,便有着浓厚的儒家特色。 潘光旦教育思想的核心,“中和位育”,即典出儒家经典中庸。其文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潘光旦以此为核心,联系当时国家社会发展实际,

10、对人的发展作了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并身体力行。 所以他为什么那么在乎学生不读文言、外语?那是因为他认为文言、外语是学生成为“完人”的必备工具。当时教育界的思潮是热衷造就专门技术人才,潘光旦对此十分反感。他认为,教育必须以每一个人为目的,必须在每一个人身上着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个人,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为了促进个性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把自我推进到一个“至善”的境界,成为“完人”。专家人才必须是在完成人的教育后,才能成为完整的“人”的意义上的专才,否则充其量只能是优良的工具。 但潘光旦显然不是一个旧时代的老先生。他是政治的积极参与者。他参加政治运动的次数之多,并不逊色

11、于好友闻一多。闻一多遇刺后,下一个就要轮到潘光旦,以至于他不得不躲入昆明的美国领事馆避难。 如此积极的“入世”,除却他身上士大夫气质,更和他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关。潘光旦看重教师的表率作用,他提出要慎择师资,选择教师不仅要看他的学识多少,学问深浅,更重要的是他的学识对他个人的日常生活已经发生了多少良好的影响,潘光旦认为教师风度的表率作用远远胜过训导中实行的那些生活戒条和所订的几种奖惩功过的条例。 潘光旦是有资格说这话的。他在意气风发的十七岁时,因运动事故失去半条腿,要出国留学,还被当时清华的代理校长严鹤龄嘲讽“怕不合适吧,美国人会说中国人两条腿的不够多,一条腿的也送来了”!换做别人,恐怕早已一

12、蹶不振了,但潘光旦不仅不以为意,还做诗述怀:谈兵膑脚传孙子,述史丧明说左丘。此思尚存志仍在,纵教偏废亦何忧。后来,他拄着双拐,拖着一条残腿在美国四年拿下硕士学位,回清华担任教务长后,更成为是老清华人中最得力的核心成员之一。 (选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7日,有删节)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从当时学生借阅图书的种类看,可以知道他们喜欢读的书是“中文白话小说”,说明学生偷懒,这令潘光旦很是忧虑。 B潘光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最终成为“完人”,专家式人才并未实现“完人”的教育目标,充其量只能算优良的工具。 C潘光旦看重教师的表率作用,认为教师的言

13、传身教的作用远远胜过训导中的奖惩条例,因此选择教师不仅要看他的学识多少,更看重学问的深浅。 D潘光旦作为老清华人中最得力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在身有残疾的情况下,仍然自强不息地做好所担负的工作,这一点尤其值得敬佩。5潘光旦在教育思想方面有什么主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6你怎样认识潘光旦是“特立独行的士大夫”这个说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聂耽聂鑫森 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 技校毕业,聂耽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

14、。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织布机出故障了,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赴现场去处理。待机器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归巢,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聂耽退休了。 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胜者再参加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桂,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台纺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听出哪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的准确。 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很多

15、特写镜头,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又大又长不说,而且在聆听时,耳廓会敏感地扇动,忽快忽慢,让人啧啧称奇。 当决赛结束,评委主任宣布聂耽排名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鞭炮声。湘潭曲曲巷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太了不起了! 聂耽把获奖的十万元,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一个子儿都不留。 可获奖后的聂耽,和从前没有丝毫的不同,别人当面和背后的议论、赞扬,他似乎都没听见耳朵直愣愣地矗着,一动也不动。 不同的是,在休息日,常有本单位和外单位的青年工人,来曲曲巷拜访退休了的聂耽。院门是紧关的,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没有人知道。有时,聂耽会领着这些年轻人走出巷尾,到雨湖公园去游玩,笑语声一路撒落,滴溜溜转。 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住的是刘聪。 刘聪四十岁出头,留过洋,现在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鸣、假聋、耳膜破损等方面名声远播。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可聂耽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现在他有法子啦,可以跟在聂耽一群人后面,也看风景,也听他们说话,不会没有斩获。 秋日的午后,聂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