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岳麓版)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988848 上传时间:2017-10-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岳麓版)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岳麓版)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岳麓版)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岳麓版)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岳麓版)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岳麓版)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1: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岳麓版)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 8 页 第 1 页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 22 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导学教学目标一、 基本知识开国大典、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及发展情况。二、 能力与方法1、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主要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内在关系、建立的意义和特征。3、学生通过课前网络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课堂的

2、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探索,培养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学习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和能力。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度民主的政治体系。它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2、认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逐步完善。树立崇尚科学、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理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第一部宪法

3、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意义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意义。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管理国家的高度民主、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原因、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学导引】一、 开国大典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时、地、任务、内容?问题 2:为什么说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特色?问题 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是马克思主义

4、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 第一部宪法问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目的、性质、内容和意义是什么?问题 2、要求学生分析部分宪法条文,回答(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怎样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2)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 (3)宪法颁布有何意义?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共 8 页 第 2 页确立时间: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 ,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这一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 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 与 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 。曲折发展1957 年,国家政

5、治生活中发生了 的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于停顿。十年“ ”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人大加强 工作,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在中国现实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下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 专制独裁的历史,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经过1949 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1954 年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和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的确

6、立。组织形式: 是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一届人大之后,政协成为 、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意义:这一制度的确立,调动了 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发展:1956 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 , ”的方针,做为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得到了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的拥护。挫折1957 年的 斗争扩大化,使很多民主人士被错划为右派,无法参政议政,严重破坏了多党合作制度。“ ”时期,民主党派停止活动,政协工作限于瘫痪。恢复和发展“ ”结束后,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得到恢复,并得到了新的发展。1992 年,党提出与各党派“

7、 , , , ”的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内容:在 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 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实施共 8 页 第 3 页 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 年 8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对自治区的类型、自治机关的组成、 、自治区内的民族关系都做了详细的说明。1954 年,第一部 对这一制度做了更明确的说明。到 1956 年,我国已建立了 大省级自治区, 余个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已经初具规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重新得到落实。1984 年,全国人大

8、通过了 ,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用:这一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 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也日益繁荣与发展。【重难诠释】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对人民大会制的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占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且也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不仅应该是法律上、原则上的“主人” ,而且应该是政治现实中的主人。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由选民通过民主

9、选举程序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由他们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也就构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我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主要通过两大途径来实现:一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二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由此可见,无论在国家机构的建立还是运行过程中,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

10、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选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们可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归纳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本质区别 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即是

11、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按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原则组织和活动;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和活动。 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则采取两党或多党轮共 8 页 第 4 页流执政的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有政权建设实践中创立的,它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权建设理论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因此最适合中国的国情,也

12、最有生命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根据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由选民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各级人大代表必须对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负责,受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有权依法撤换自己选出的代表:人大代表必须深入选民中了解他们的意愿,及时向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自己的工作,听取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人大代表有权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和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等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规定表明,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国家权力与人民权力的统一。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充分表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权力的行使和实现过程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要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能保证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将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有序化,从而既保证中央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保证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具体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凡全国性的重大问题,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由它授权的国务院作出决

14、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则有权决定地方性的重大事项,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还可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盛自治区、直辖市,省会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可制定地方性法规;等等。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形式第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是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代表人物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第二,中共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召开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通报重要情况,就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候选人名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名单,同各民主党派进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三,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人大代表在各级人大中以人民代表的身份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第四,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和县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第五,推举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检察、审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