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教案:必修五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1986542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教案:必修五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宁夏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教案:必修五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宁夏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教案:必修五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夏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教案:必修五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二教案:必修五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信息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 数学5 第二章 数列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作者及工作单位宁夏中卫市 中卫一中 王希东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理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三章第5节第一课时。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学情

2、分析1.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3.对解方程组能力较低也是学生学习本节的一个障碍,要树立学生整体代入运算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理解等比数列前n

3、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2)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应用。 .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遇到困难不气馁的坚强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4、、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2.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3.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

5、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学设计与反思评价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从而喜欢评价,学会评价。反思:此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学习技能评价不够到位,也应该把它独立出来进行多方位评价。一种质性评价的基本方案质性评价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充分发挥小组长和科代表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其中定量评价部分由各小组组长负责统计,把结果交给科代表,科代表评出学习标兵。此过程教师要认真监督、核实。定性评价部分的自评和互评先由科代表整理、收集,把结果反馈给教师。此过程教师要认真批阅,用激励性语言做分析评价学生的优点。对其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评价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评出学习标兵时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要,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