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试题文2018071701117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9545260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试题文201807170111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试题文201807170111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试题文201807170111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试题文2018071701117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试题文2018071701117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试题文20180717011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期末试题文20180717011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 2017 20182017 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 试 期末 试题试 期末 试题 文文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 班级 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 卷 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 分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 本题共共 3030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共共 6060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在我国古代 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2、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 于国家的这种理解 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小农经济的特点 2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务的小贩 吟叫百端 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 夜市直至三更尽 五更又开晓市 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出现于 A 西汉长安 B 唐朝洛阳 C 北宋开封 D 南宋临安 3 鸦片战争前夕 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B 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C 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 封闭边界 固守疆域 4 1522 年 9 月 6 日 西班牙国王举行褒奖仪式 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给远航归来的勇士 他说 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以下属于这次远航经历的

3、是 A 第一次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 B 第一次到达非洲最南端 C 第一次经印度洋到达印度 D 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 5 马克思说 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 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 因而使很大一 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巨大的城市 的形成 主要基于 A 商业革命 贸易中心转移 B 农民失去土地 被迫流向城市 C 工业革命 生产力巨大发展 D 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地位的确立 6 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 瘦肉精事件的炸雷 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 到塑化剂事件的刺激 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背后都 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 这类因化学工业的发展而导致的问题最

4、早出现可以追溯到 A 新航路开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7 20 世纪初 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实业的法律 法规 如 公司条例 商人条例 矿 业条例 等 这种做法 A 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 B 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 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D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8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所 说的 没有前途 其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9 1933 年 3 月 上任不

5、到二十天的罗斯福就向国会正式提交了一份计划 准备组建民间 资源保护队 并在 3 月的最后一天获批成立 7 月 1 日 距罗斯福做出这个古怪的决定还不 到 4 个月 他设定的 25 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已达成 这一古怪计划所起到的最直接的结果 是 A 恢复发展生产 B 缓和社会矛盾 C 扩大就业机会 D 保护资源环境 10 一位前英国政要曾说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 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改善生活 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材料所说的 安全网 是指 A 人民资本主义 B 培植中间阶层 C 国家干预经济 D 福利制度 11 在斯大林模式下 全国是一个统一的 大工厂 而企业只是这座 大工厂 中的一

6、个 生 产车间 甚至每一双皮鞋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 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12 一五 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构筑 了牢不可破 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 钢筋铁骨 在这一计划中 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 点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 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13 过去是一个边陲小镇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它 一夜崛起 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 应该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上海浦东 14 在一场有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7、的讨论中 同学们各抒己见 其中与 当前学术界主流观点明显不符的是 A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B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D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15 上海人对西式服装经历了从 看不惯 到 习以为常 再到 参与 的过程 起初只有个 别留过洋的人穿西装 慢慢地西装村衫 长衫马褂一起晃动在上海准 20 世纪 30 年代 西式 服装已占据上海服装界主流 这一变化说明近代上海 A 社会受西方的影响不断加深 B 民众接受新生事物较快 C 是接受西式服装最早的地区 D 西装比传统服装更优越 16 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

8、时曾提出 要推动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加快成 运 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 推动生产 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对此 以下最具借鉴意义的是 A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 西方的 福利国家 制度 C 英美的 混合经济 D 美国 新经济 模式 17 忠君爱国 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 于是 佛教提出了 佛法据王法以 立 的主张 僧人也倡导忠君爱国 有的寺院称为 护国寺 有的则称 报国寺 这说明 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B 佛教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C 佛教融合儒学伦理观念 D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18 说到人生追求 我们也许会吟诵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

9、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宋词 唐诗 楚辞 B 楚辞 唐诗 宋词 C 楚辞 汉赋 唐诗 D 唐诗 宋词 元曲 19 孙中山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需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 以达到繁荣富强的 目的 同时避免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 尤其是尽量避免贫富悬殊 为此他提出 A 实业救国 B 民生主义 C 民族主义 D 民权主义 20 马克思指出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 借用他们的名字 口号和衣服 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 用这种借来的语言 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上述观点能 够用来评价 A 中体西用 的思想 B 蔡元培的 兼容并包 的思想 C 孙中山旧三民主义 D

10、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21 蔡元培认为 民族文化如果能贡献于世界者 重要两个条件 第一应以固有文化为基础 第二要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以为养料 材料表明蔡元培 A 已经有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 B 思想观点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C 对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推崇 D 对西方文化有绝对肯定之倾向 22 1959 年文化部举办 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 一共展出了 35 部优秀影片 电影界 将这一年称之为 难忘的 1959 年 这一盛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A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B 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C 双百 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23 歌曲 走进新时代 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 当家作主

11、站起来 我们唱着春天的 故事 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引路人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词内容 分别对应 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 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C 遵义会议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七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六大 24 2004 年 感动中国 评委会对某位当选人物的评语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 他名满天下时 却仍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 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 饿 与此人相关的成就是 A 籼型杂交水稻 B 原子弹试爆成功 C 人工合成结晶

12、牛胰岛素 D 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5 古希腊悲剧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讲述的是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 的惩罚的故事 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 说句老实话 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 人的喜爱 这反映当时雅典人 A 反对神灵崇拜 B 强调人的价值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宗教意识淡薄 26 有人说 古代西方什么都禁 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 独禁本能 假如 你同意上述观点 你找到的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 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 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 存天理 灭人欲 D 因信称义 致良知 27 1521 年 德国维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刷了很多幅对帧木板

13、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 上为门徒洗脚 右侧是高高在上 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旨在 A 抨击罗马教廷 B 推销 赎罪券 C 反对宗教改革 D 倡导宗教宽容 28 孟德斯鸠说 每个人既然都应该有同样的幸福和同样的利益 那么也就应该享有同样的 欢乐 抱着同样的欢乐 同样的希望 由材料可知 他主张 A 人人平等 B 以法治国 C 天赋人权 D 人民主权 29 西洋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年 流了多少血 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 他们救出来 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 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启蒙运动 C 宗教改革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4、30 人们习惯上把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称之为 蒸汽时代 和 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 据是 A 机械特色不同 B 制造材料不同 C 主要动力不同 D 交通工具不同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第 卷 非选择题 共4040分分 二二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2 2 小题 共小题 共4040分 分 31 人文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主题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20 分 材料一 至于神 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 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我 们认识不了的 问题是晦涩的 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 肯定 人 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提倡科 学文化 反对蒙昧主义 要求文

15、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 科学为人谋福利 教育要发展人 的个性 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 十七世纪科学 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三 启蒙运动 在宗教方面 主要口号是 砸烂可耻的东西 即消灭宗教的狂热 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 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 行政 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 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它 人民 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 他们拉下台 对受托人来说 不存在契约的 1 依据材料一 指出普罗塔戈拉对神所持的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 源 5 分 2 依据材料二 概括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 要作用 8 分 3 依

16、据材料三 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 传 统的制度和习俗 的 7 分 32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是一个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 题 20分 材料一 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 容易吸收 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 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 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 由于三种层次的 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 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 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 熊月之 西学东渐与晚清 社会 材料二 中国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也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的迅速变迁和发展路向 大约 每经过一代人的时间 即20 30年间 中国就要更迭和流行一种新的文化思潮 张岱年 方克立 中 国文化概论 修订版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近代中国人在器物 制度 思想三个层次上向西方学习 的主要主张 并归纳这一进程的特点 14分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程度逐渐加深的原因 6 分 参考答案 一一 选择题 每题选择题 每题2 2分 共分 共6060分 分 1 5 BCADC 6 10 CACCD 11 15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