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探究导学课型人民必修3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962027 上传时间:2020-01-01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探究导学课型人民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探究导学课型人民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探究导学课型人民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探究导学课型人民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探究导学课型人民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探究导学课型人民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探究导学课型人民必修3(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自主预习预习 】 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时时,科研机构少,科技人员严员严 重不足。 (2)新中国成立初,除_、生物学、气象学外,其 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 地质质学 2.措施: (1)确立方针针:在极其困难难的条件下,中国政府确立 _的发发展方针针。 (2)成立机构。 1949年11月,_成立,主要开展重大的 综综合性课题课题 的研究。 1958年,_成立。 自力更生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学技术术委员员会 (3)重视视人才。 欢欢迎海外知识识分子回国,如_、邓邓稼先等,成为为 中国尖端科技领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中国政府大

2、力培养科技人才。 (4)编编制规规划:1956年,国务务院成立科学规规划委员员会,编编 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发展远远景规规划,在全国范围围内掀起 了一个“_”的热热潮。 李四光 向科学进军进军 3.成就: 领领域时间时间成 就 国防 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实验 性原子反应应堆建成 1964年中国第一颗颗_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颗_ 1970年 中国第一颗颗人造地球卫卫星“_ _”发发射成功 原子弹弹 氢弹氢弹 东东方红红 一号 领领域时间时间成 就 医学1965年 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_ _ 农业农业1973年_培育成功 结结晶牛胰 岛岛素 籼型杂杂交水稻 【误误区警示】“两

3、弹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弹、导弹导弹 和人 造地球卫卫星,其中“两弹弹”不是原子弹弹、氢弹氢弹 。 二、“科学技术术是第一生产产力”的提出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期间间,中国科技事业严业严 重受挫。 (2)复出,主管科学和教育工作,提出了“_ _”的号召。 尊重 知识识,尊重人才 (3)1978年,_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中国迎来了科学事业发业发 展的春天。 (4)1985年,中共中央发发出关于_ 的决定。 2.提出:_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术 是第一生产产力”的论论断。 全国科学大会 科学技术术体制改革 1988 3.意义义: (1)反映了20世纪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

4、会发发展的鲜鲜明特 点。 (2)是对对_在当代生产产力和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中的 重大变变革作用的理论论概括。 (3)成为为中国实实施“_”战战略的理论论基础础。 科学技术术 科教兴兴国 【特别别提醒】“科技是第一生产产力”与“科教兴兴国” 关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产力”奠定了“科教兴兴国”战战略的理 论论基础础,推动动中国科技走向世界。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条件:国家“_”战战略的实实施,广大科技工作 者的艰艰辛努力,“_”“火炬计计划”等一系列重 大科技规规划实实施。 2.成就: (1)核技术术:已成为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拥有比较较完整的 _的国家之一。 科教兴兴国 863计计划 核

5、科技工业业体系 (2)空间间技术术。 1984年,中国成功发发射了第一颗颗_卫卫星。 中国成为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卫星回收技术术和 “一箭多星”技术术的国家之一。 试验试验 通信 (3)运载载火箭研究。 1980年,中国成功发发射远远程运载载火箭。 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进进行了_的发发 射与回收试验试验 。 2003年10月,_成为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进入太 空的航天员员。 “神舟号”飞飞船 杨杨利伟伟 (4)信息技术术。 _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银银河”巨型计计算机系 统统。 2002年,中国研制出_。 1983 超级计级计 算机 (5)生物工程。 相继继完成了国际际人类类基因组组

6、合作计计划中的_ 任务务和水稻基因组组工作框架序列图图。 建立起自己的基因组组大规规模测测序技术术和科研队队伍。 3.意义义:有利于增强中国的_和促进进社会主义义 现现代化建设设。 基因测测序 综综合国力 【特别别提醒】1998年以来,科技体制改革进进入推进进以 企业为业为 主体的国家创创新体系建设阶设阶 段。改革的重点是 推进应进应 用研究与开发发型科研机构转转制和社会公益型科 研机构改革,建设设一流大学及现现代研究院所制度。 【预习预习 小测测】 1.(2016南昌高二检测检测 )“两弹弹一星”显显示了中国的 科技实实力,其中“两弹弹”是指 ( ) A.原子弹弹、氢弹氢弹 B.原子弹弹、导

7、弹导弹 C.导弹导弹 、氢弹氢弹 D.核弹弹、氢弹氢弹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两弹一 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故B正确。 【深化点拨拨】国防现现代化的重要性 国防现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发展水平 和综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际地位。 2.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下列科技成就中最有价值值的是 ( ) A.网络络技术术 B.籼型杂杂交水稻 C.“两弹弹一星” D.火药药 【解析】选B。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体 现了人文精神。 3.以下是上海电电信局制订订的改进进知识识分子工作计计划的 摘录录。促成该计该计 划制订订的是 ( ) A.“向科学进军

8、进军 ”的号召 B.“尊重知识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针 C.“以阶级阶级 斗争为纲为纲 ”的理论论 D.“科教兴兴国、人才强国”的战战略 【解析】选A。材料中“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俄文”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反映出中国在科 技方面向苏联学习,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1956年在全 国范围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符合时间限制,故A 正确。 4.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业发 展的因素有 ( ) “科教兴兴国”战战略的实实施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科学技术术是第一生产产力”论论断的提出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动 A. B. C. D. 【解析】选A。是从内部的有利因素角度分析

9、 ;是从外部有利因素分析,它们都是推动中国科学事 业发展的因素。故选A。 5.张爱张爱 萍亲亲自挥挥笔命名为为“银银河”,并题诗题诗 一首:“ 亿亿万星辰汇银汇银 河,世人难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 笑向繁星任高歌。”对对其解读读正确的是 ( ) 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进行列 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许多辛勤的汗水 C.中国每秒运算亿亿次的巨型计计算机系统问统问 世 D.21世纪纪初中国取得的这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备备受鼓舞 【解析】选C。抓住题干中关键信息:银河、神机妙算 等,80年代我国研制出第一台巨型计算机系统银河一号 ,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题干无从反映。 【补偿训练补偿训

10、练 】 新中国成立后就对对核糖进进行研究,中国人工合成了结结 晶牛胰岛岛素,这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质的全合成。这这 种成就是在下列哪个时时期 ( ) A.过过渡时时期 B.十年建设时设时 期 C.“文化大革命”时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时期 【解析】选B。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 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当时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故B正确。 探究 “科学技术术是第一生产产力”的提出及走向世界 的中国科技 【互动动探究】 1.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二目第一、二自然段,分析“科学技术术 是第一生产产力”提出的背景。 提示:“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国科技事业受到严重 挫折;邓小平同志复出

11、,主管科学和教育工作。 2.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二目第三自然段及下列材料: 材料 从长远长远 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术马马克思 讲过讲过 科学技术术是生产产力,这这是非常正确的,现现在看来这这 样说样说 可能不够够,恐怕是第一生产产力对对科学技术术的 重要性要充分认识认识 。 科学技术术是第一生产产力 文选选第三卷 谈谈这谈谈这 一论论断有何意义义。 提示:这个论断提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阅读课阅读课 本第三目二至七自然段及下列材料: 材料 科教兴兴国,是指全面落实实科学技术术是第一生产产 力的思想,坚坚持教育为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摆在经济经

12、济 、社 会发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质。 中共中央、国务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术进 步的 决定 思考:结结合材料分析“科教兴兴国”战战略提出以后,中国 的科技发发展在哪些领领域取得了显显著成就。“科教兴兴国 ”的提出有何意义义? 提示:领域: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 技术和生物工程领域。 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中国 科技走向世界。 【探究总结总结 】 正确认识认识 科技进进步在现现代化建设设中的重大作用 1.科技进进步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为社会主义义 建设创设创 造了安定的环环境。中国科技的进进步,特别别是“ 两弹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沉重打

13、击击了大国强权权主义义,粉 碎了其遏制中国社会发发展的企图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际 地位,扩扩大了中国的国际际影响力。 2.科技进进步促进进了我国社会生产产力的发发展、综综合 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术是第一生产产力。当今世界,科学 技术术与经济发经济发 展的结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发展是一个 国家综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标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经济经济 持续续增长长,科学技术发挥术发挥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中国科技事业业的发发展,特别别是杂杂交水稻的培育, 不仅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产量,也被认为认为 有利于解 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饥饿问题 ,为缓为缓 解全球性粮食危机作出 了重要贡贡献。

14、【深化点拨拨】航天技术术与空间间探索,是衡量一个民族 智慧、一个国家综综合国力的重要标标志,对对一个国家的 政治、经济经济 、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发发展均具有战战略性 影响。 【探究训练训练 】 1.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术是第一生产产力” 的著名论论断是在 (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期间间 C.20世纪纪80年代 D.21世纪纪初期 【解析】选C。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故选C。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业取得了突破性的成 就,其中实现实现 中国载载人飞飞天梦的突破性事件是成功发发 射了 ( ) A.“神舟5号” B.“哥伦伦比亚亚”号 C.“东东方红红一号” D.“阿波罗罗-11”号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结 合材料“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中国载人飞 天”,故选A。 【深化点拨拨】载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杂、最庞庞大 、最具风险风险 的领领域,是技术术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 系统统工程,需要强大的经济实经济实 力、科技实实力和牺牺牲奉 献精神作支撑。 【补偿训练补偿训练 】 粉碎“四人帮”后,强调调“科学技术术是生产产力 ” “科学技术术是第一生产产力”。在其影响下,我国出现现 的科技成果是 ( ) “两弹弹”的爆炸成功 第一颗颗人造地球卫卫星发发射成功 “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