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Word版---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8943193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Word版---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校Word版---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Word版---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Word版---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年文化生活期中考理科试题政治试卷第卷 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 我们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价值观 武夷山自然风景万里长城 选举人大代表 A. B. C. D. 2、 2016年,书不再是书店的主角,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卖创意、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也使实体书店逐渐回暖。这体现了(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A. B. C.

2、D. 3、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要素就好像一个人,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表述正确的是( )A. 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经济就不会存在B.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政治经济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C. 政治是基础,政治决定经济和文化,文化和经济都是为政治服务的D.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4、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而拥抱则是欧美常见的礼节。这说明了()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产品

3、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C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5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体现这一特点的现象有(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为推动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越来越重要A. B. C. D. 6美国某些战略家和别有用心的学者们急切地希望通过价值观念等软力量的灌输,牵引正在复兴的中国往西方的方向走,越来越多地显露出其“侵略性”。这说明()A当今世界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B文化有健康有益与腐朽没落之分C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渗透的方式推行霸权主义D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高

4、文化竞争力7. 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AB CD 8逛花街是珠三角地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据调查,6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每年春节都会逛花街。这表明文化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C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D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9、当年法国人民高唱着马赛曲奔赴卫国前线,中国人民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奔赴抗日战场。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A满足人的物质需

5、求 B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C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国际贸易的“带”和“路”,还将会把中华文化与沿带沿路各国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沟通不同文明的“带”和“路”。这说明()A文化走向融合一统是其发展规律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优质品质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C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传统思想是情感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1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

6、重要影响的因素是社会制度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 思想运动 经济的发展A B C D13、“习特会”上,特朗普外孙女外孙用中文演唱茉莉花并背诵三字经和唐诗。这从 侧面反映出,大洋彼岸正刮起一股学习中文的热潮。材料体现了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A. B. C. D. 14、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A. 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B. 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C. 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发扬和光大 D 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继承。 15

7、、比尔盖茨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口语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网络技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A B C D1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源泉是()A继承传统 B博采众长 C社会实践 D兼容并包17、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各具特色,共同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它们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这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文化多样性是人

8、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矛盾的 A B C D18、我国历代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外域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说明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 不同文化在传播和交流中可以相互借鉴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各国文化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 B C D19、在中国历史上,尽管有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王朝统治中国,但汉字的使用一直是主流,且从未终止过。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汉字是各民族文化的标志 A B C D20、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文明圣

9、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源远流长 B唯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21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A多样性 B包容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22、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发展迅速,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机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为此,我们应该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阻止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A B C D23.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 )A.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B.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原则C. 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 在文化

10、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24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困难的当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突显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冰冻灾害和地震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A文化是人所创造的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力量决定综合国力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的人掌握了电脑技术,却去充当电脑黑客,有的人掌握了高超的化学合成技术,却去制造毒品。这告诉我们 A知识文化修养比道德修养更重要 B既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修养,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

11、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思想道德修养是文化建设中的中心环节第卷 非选择题(50分)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6“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5分)27.材料:世博会的中国馆(右图)轮廓像斗拱,类似中国传统木建筑,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是从绘画、戏剧、文字、颜色等中捕捉最能代表中国的形象,二是从“出土文物

12、”,如斗冠、宝鼎、器皿等中汲取灵感,并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挖掘与提炼,大胆革新,以简约化的装饰线条,完成了传统建筑的当代表达。中国馆注重了环保、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这些都是它最能展现时代精神的地方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馆的设计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10分)28、诗言志,歌咏言。正在央视热播的经典永流传是一档致力于为中国古诗词谱曲并在当代广为传唱的节目,目的是用古诗词和音乐结合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分享经典”是该节目强调的一大特色,要求乐曲要有发展和创新,能让诗词流行起来。如谭维维的墨梅,不仅融入流行唱法,也融入了古筝、琵琶、戏曲等中国元素,曹轩宾用老秦腔唱出的别君叹,让8

13、00年的古琴余韵响彻长空。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有关知识,说说材料给我们的启迪。(15分)29、简述文化交流的意义(10分)2018年高中会考文化生活理科参考答案一、1-5、CDDCB 6-10、CDACB 11-15、CCADD 16-20、CAAAA 21-25BBADB 答案详解26(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分)(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分)(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4分)()文化塑造人生,优秀、健康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6分)27 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