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1818****572 文档编号:118942265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中医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中医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中医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中医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助理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试卷(第一单元)一、A11、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A、心主血脉B、心总统意志C、心总统魂魄D、心主情志E、心主神志2、五行中,“土”的“所胜”之行是A、木B、火C、土D、金E、水3、“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阐述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消长B、阴阳交感C、阴阳转化D、阴阳对立E、阴阳互根4、热者寒之属于A、正治、逆治B、反治、从治C、正治、从治D、反治、逆治E、标本同治5、“决渎之官”指的是A、膀胱B、肾C、大肠D、三焦E、脾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体现的治则是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热着寒之D、寒者热之E、以上均非7、在十二经脉

2、中,足之三阳的走向是A、从足走头B、从手走头C、从脏走手D、从头走足E、从足走腹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法B、抑木扶土法C、培土制水法D、佐金平木法E、泻南补北法9、五脏藏五神,其中肺藏A、魄B、志C、魂D、神E、意10、津伤化燥多见的脏腑是A、肺、胃、大肠B、脾、胃、小肠C、肺、肾、小肠D、心、肺、肾E、肺、肝、大肠11、“内风”产生的机理是A、体内气机之逆乱B、体内阳气之变动C、体内阴血之不足D、体内筋脉之失养E、体表络脉之失濡12、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A、湿邪B、火邪C、风邪D、寒邪E、暑邪13、“寒者热之”治则,所体现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

3、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4、五脏分阴阳,肝的阴阳属性是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5、下列各项,不属津布散部位的是A、皮肤B、肌肉C、孔窍D、血脉E、脑髓16、不属于黑色主病的是A、肾虚B、瘀血C、剧痛D、水饮E、惊风17、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称为A、雀目B、目昏C、内障D、目痒E、目眩18、下列各项,不是血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头晕眼花B、心烦易怒C、面色淡白D、肢体麻木E、经少经闭19、郑声的病因多为A、心气不足B、心气大伤C、热扰心神D、风痰阻络E、痰火扰心20、反应下焦肾的病变的是A、舌质B、舌苔C、舌尖D、舌中E、舌根21、舌色

4、白如镜为A、阴虚B、气血两虚C、胃阴枯竭D、营血大虚E、气阴不足22、人中满唇反见于A、热极B、脾阳已绝C、心脾积热D、脾阴已绝E、虚火上炎23、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多见于A、白喉B、顿咳C、百日咳D、肺炎E、肺结核24、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均有的表现是A、身热不扬B、脘腹痞闷C、面黄不泽D、口渴喜饮E、白带量多25、头痛绵绵,过劳则盛者属于A、风热头痛B、风寒头痛C、风湿头痛D、气虚头痛E、血虚头痛26、痰证的舌苔及脉象表现是A、苔白、脉弦B、苔腻、脉濡C、苔白、脉数D、苔腻、脉细E、苔腻、脉滑27、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A、萎黄B、黄胖C、阴黄D、阳黄E、黄疸28、汗出如油

5、,热而黏腻,兼见身热,躁扰烦渴,脉细数疾者属于A、实热证B、亡阳证C、亡阴证D、阴虚证E、气虚证29、带下呈豆腐渣状,气味酸臭,伴阴部瘙痒者多属A、肝肾不足B、肝气郁滞C、寒凝血瘀D、痰湿阻滞E、湿浊下注30、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功效的药物为A、青皮B、橘皮C、香附D、木香E、枳实31、属于白术的功效为A、养血安神B、补肾固精C、健脾燥湿D、益卫固表E、补气升阳32、不属于黄芩的功效是A、泻火B、燥湿C、退虚热D、止血E、解毒33、川芎的功效是A、活血止痛,行气解郁B、活血行气,通经止痛C、活血行气,祛风止痛D、活血止痛,化瘀止血E、活血行气,消肿生肌34、下列药物中,不具有行气,止痛功效的

6、药物是A、郁金B、白前C、三棱D、姜黄E、川芎35、治疗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下列最佳的药物为A、羌活B、木瓜C、防己D、威灵仙E、独活36、下列哪种药物宜包煎A、木香B、沉香C、砂仁D、车前子E、草豆蔻37、功效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药物是A、小蓟B、大蓟C、地榆D、槐花E、侧柏叶38、下列安神药中不宜入煎剂的药物是A、朱砂B、磁石C、龙骨D、牡蛎E、酸枣仁39、酸枣仁不具有的功效是A、安神B、敛汗C、生津D、活血消肿E、养心益肝40、附子的功效为A、回阳救逆,补火助阳B、温中散寒,回阳通脉C、补火助阳,温通经脉D、补火助阳,引火归原E、温通经脉,引火归原41、麝香的功效不包括下列哪项A

7、、开窍醒神B、活血通经C、清热止痛D、催生下胎E、消肿止痛42、生姜的功效是A、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B、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C、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D、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E、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43、能治疗目珠夜痛,乳痈肿痛的药物是A、栀子B、知母C、石膏D、夏枯草E、淡竹叶44、黄芪与白术,二药均具有的作用是A、补气、利水、止汗B、燥湿健脾,益卫固表C、补气利水,安胎D、补气健脾,升阳举陷E、固表止汗,明目45、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的是A、黄芩B、柴胡C、大枣D、人参E、干姜46、下列各项,属天王补心丹组成药物的是A、沙参B、玄参C、西洋参D、党参

8、E、苦参47、组成药物中含有熟地黄、肉桂的方剂是A、炙甘草汤B、肾气丸C、地黄饮子D、一贯煎E、暖肝煎48、保和丸的药物组成中含有A、半夏、生姜B、神曲、金银花C、陈皮、甘草D、山楂、神曲E、茯苓、白术49、下列方剂组成药物中,不含有附子的是A、真武汤B、温脾汤C、阳和汤D、实脾散E、乌梅丸50、治疗心火下移小肠,小便短赤,溲时热涩刺痛者,应选用A、导赤散B、小蓟饮子C、黄连解毒汤D、八正散E、黄土汤51、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A、健脾养胃,理气化痰B、健脾助运,养胃渗湿C、健脾益气,和中养胃D、健脾益气,渗湿止泻E、健脾益气,升阳举陷52、以下哪项是清营汤的功用A、清营养阴,宁心安神B、清营凉血

9、,养阴生津C、清营透热,养阴活血D、清营解毒,透热养阴E、清营养阴,凉血散瘀53、咳嗽气喘,咳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首选A、天麻钩藤饮B、贝母瓜蒌散C、苓甘五味姜辛汤D、清气化痰丸E、半夏白术天麻汤54、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蓟饮子的组成药物A、生地黄B、木通C、淡竹叶D、侧柏叶E、滑石55、热药冷服属于A、佐助药B、佐制药C、反佐药D、调和药E、引经药5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A、透达膜原B、舒肝和胃C、分消上下D、调和肝脾E、消食和胃57、三仁汤中的“三仁”为A、麻仁、桃仁、薏苡仁B、杏仁、白蔻仁、薏苡仁C、桃仁、白蔻仁、冬瓜仁D、桃仁、白蔻仁

10、、薏苡仁E、杏仁、郁李仁、薏苡仁58、胸部满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者,宜选用的方剂为A、炙甘草汤B、温经汤C、血府逐瘀汤D、半夏泻心汤E、瓜蒌薤白白酒汤59、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A、清营汤B、黄连解毒汤C、犀角地黄汤D、青蒿鳖甲汤E、三仁汤6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扩大,心影外形是A、靴形B、梨形C、烧瓶形D、呈横位E、心腰部突出61、肠套叠可见腹痛,并伴有的症状是A、急性发热B、黄疸C、便秘D、腹泻E、血便62、可引起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的疾病是A、痢疾B、流行性腮腺炎C、猩红热D、荨麻疹E、库欣综合征63、腹壁紧张度增加,

11、触诊呈揉面感,多见于A、急性腹膜炎B、急性胃肠道穿孔C、急性胆囊炎D、结核性腹膜炎E、急性阑尾炎64、下列哪项疾病可见湿性咳嗽A、急性咽喉炎B、急性支气管炎初期C、慢性咽喉炎D、轻症肺结核E、胸膜炎65、胸痛伴呼吸困难见于A、急慢性支气管炎B、带状疱疹C、主动脉夹层D、肋软骨炎E、食管癌66、关于尿胆红素测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可增高B、阻塞性黄疸时,尿胆红素阴性C、溶血性黄疸时,尿胆红素增高不明显D、严重肾损伤时,尿胆红素明显增加E、正常可出现阳性反应67、以下关于RF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IgG刺激产生的自身抗体B、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阳性率可达80%C、结核病

12、RF也可呈阳性D、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RF呈阴性68、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由病灶周围的血管扩张所形成,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的为A、斑疹B、玫瑰疹C、丘疹D、荨麻疹E、斑丘疹69、下列疾病中,粪便显微镜检查可见红细胞的是A、痢疾B、直肠癌C、下消化道出血D、溃疡性结肠炎E、以上都是70、关于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叙述错误的是A、疑有颅内出血B、疑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C、有脑膜刺激症状需明确诊断者D、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后的常规检查E、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及瘫痪等表现而原因未明者71、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的是A、ST段B、T波C、P波D、P-R段E、QRS波群72、尺泽穴主治病证不包括哪项A、急性吐泻B、咯血、咽痛C、咳嗽、气喘D、齿痛、口眼歪斜E、中暑、小儿惊风73、采用背俞穴治疗皮肤痒疹,应首选A、三焦俞B、心俞C、肝俞D、肺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