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芦集初级中学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点对点训练:4 桃花源记.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892642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南市芦集初级中学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点对点训练:4 桃花源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淮南市芦集初级中学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点对点训练:4 桃花源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淮南市芦集初级中学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点对点训练:4 桃花源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淮南市芦集初级中学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点对点训练:4 桃花源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芦集初级中学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点对点训练:4 桃花源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南市芦集初级中学2017届中考语文复习点对点训练:4 桃花源记.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点对点4桃花源记(见学生用书第198页)一、(2015辽宁锦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2、也。”【乙】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来源:学科网(选自道德经)1解释加点的字词。(1)豁然开朗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 (2)阡陌交通交错相通(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迁徙(4)虽有甲兵铠甲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来源:学科网ZXXK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3、相互听得见,(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3【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表。【甲】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设酒杀鸡作食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来源:学科网ZXXK【乙】美其服甘其食安其居乐其俗【参考译文】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放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

4、死,也不互相往来。二、(2015辽阳一模)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片段,回答问题。【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来源:学科网【乙】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

5、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节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注释】西:指陕西。里正:又称里君、思宰等,是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明代改名里长。售:指考中秀才。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户口:指老百姓。来源:学科网ZXXK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停数日,辞去离开(2)会征促织正好,恰巧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人告诉他

6、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啊。”(2)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规格。6乙文中的成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迂讷、忠厚。7甲、乙两文在主题上有何相似之处?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参考译文】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也许还有万一找到的希望。”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规格。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