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910881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决定音乐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而学生的不同状况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我们课堂上一般用音乐课本、教学挂图、录音机等一些教具,学生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收录音磁带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的教学也

2、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作为一名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1)课堂上,教师讲的兴致勃勃,学生却没有参与的兴趣。(2)音乐学习中,还是传统的老师教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一节课只是以学会一首歌曲为目的。(3)许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利用不够,教学气氛不民主、不平等等等,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意识很难有机会得到培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体验音乐文化,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上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声音、图片、文字融为一体,使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形简单和形象一些,音乐形象更直观

3、具体,发挥音乐独有的感染作用,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的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能够更好地丰富音乐课的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音乐的魅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创自编能力和表现力,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们向往的乐园,全面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整合的意义(一) 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的导入环节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节音乐课如果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设计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 创设教学情境,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为音

4、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心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的教材涉及面很广泛,按教学内容分,有音乐欣赏、唱歌、音乐基础知识几部分组成,每一项包含的内容都很丰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只是单纯的学歌曲或者让学生听乐曲是不够的,单就音乐欣赏而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学生理解音乐要明白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等等。如欣赏少数民族音乐时,要了解音乐本身以外的人文学科的知识,如地域位置、民族风情、舞蹈、服饰以及传统习惯等等,如果能够巧妙地使用幻灯和多媒体,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充分展示音乐教学中涉及的内容,生动再现作品,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拓展了学生的视听空

5、间,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 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为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条件和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学习四年级音乐第三单元学戏曲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戏曲文化,应首先地向学生介绍有关京剧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行当的划分,而现在小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了解很少,如果只讲解会很单一,因此,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伴随着优美的京剧唱段,媒体上依次展现的生、旦、净、丑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一张张脸谱,这种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给学生直接的视听感受,比起枯燥的讲解人效果好得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审美情趣。(三)拓宽学音乐视野,丰富了教学资源。音乐

6、是听觉的艺术。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浓浓的音乐氛围,只有让学生们处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很快进入音乐表现的情绪之中,亲自体会音乐的奥妙,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动听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形成了音乐课堂特有的氛围。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基础。音乐教学中正确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如在欣赏彼得与狼时,由于音乐作品中出现了七种西洋乐器,教具的准备就是一个难题,而利用信息技术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这七种西洋乐器,让学生有了初步的直观形象,让后让大家听音色(教师依次播放七种乐器的音色片断录音

7、),这样的欣赏一步步进行,拓宽了学生的视觉和感知空间,丰富了教学资源。(四)有利于音乐课上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音乐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创造活动的基础。音乐是个性化的二度创作,而音乐鉴赏是接受者的又一次创作,音乐感知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音乐体验和行为,体现音乐教学的创造性特点,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发展学生创造能力,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但听音乐,还要通过联想,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创造和表现音乐。比如在学唱二年级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时,学生不仅要掌握歌曲,还需要能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在学习掌握歌曲旋律后,播放金孔雀轻轻跳的舞蹈

8、动画视频,形象生动,学生们立刻被画面上的场景所吸引,自觉就跟着视频舞动起来,这时候学生的动作是自身最自然的反应,这个时候,老师只要略微指导,就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的结合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们创造能力,从而更好的体验音乐和表现出音乐。二、 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整合不当容易存出现的问题。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合理运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优势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如果把握不好信息技术运用的度,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一种情况是如果在欣赏任何音乐的时候都配上画面展示给学生,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移到屏幕

9、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此也只能按照所给的画面去欣赏并理解音乐,从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这样的欣赏教学,视觉俨然成了欣赏的主角,听觉反倒成了配角。这说明信息技术运用得不恰当。应该在让学生感受完音乐之后,通过师生的互相交流、讨论,明确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容,再一次欣赏时,让学生大胆地说出他们所想象的情境,把自己的想象再和画面做比较,再一次明确、深化音乐的内涵。而不能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抹杀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另一种情况是有可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则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果信息技术运用得不恰当,或过于繁琐,

10、就会使教师处于一个类似电脑操作员的位置。这样不仅削弱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临场发挥的能力,也剥夺了学生参与交流的权利,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更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充满感情的范唱、范奏,对学生的赞许话语和鼓励的眼神,是多媒体永远也替代不了的。每个教师的个人特色,教学语言都是自身的财富。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时,应把握科学的原则,应该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和相互交流的空间。多媒体不能禁锢教师的教学行为,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千万不能忽略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音乐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自身的调控驾驭能力。形式服从于目标,方法取决于内容,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必须要为

11、音乐教育的目的服务。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它在形式和内容上有丰富性、综合性的特点,与其他学科艺术又是互相融合的,它集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于一体,使用电教媒体能更好地丰富音乐课的内容,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示艺术教育,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创自编能力和表现力。在新的形势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的整合,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模式,更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引起了教学的深刻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了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等的改变,这是与课改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效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12、,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信息技术给音乐教学带来的“利”,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运用不当将会带来的“弊”,把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完美结合,让音乐课堂即充满活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喜欢音乐,热爱音乐,陶冶情操,启迪心灵。,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多媒体音乐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和排斥,而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