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846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语文实录-和氏献璧北师大版2014(一)把握文题,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和氏献璧,生齐读课题。1、师:通过预习课文,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和氏?生:和氏是楚国人,它的名字叫卞和。理解“献”和“璧”的含义。生:“献”是指把东西送给别人。师:我把这支钢笔送给同学可以说“献”吗?生:我觉得不准确。师:送什么东西用“献”?生1:我觉得应该是送珍贵的东西。生2:送给值得尊敬的人。师:在这里是献什么?(师指板书中的“璧”)生3:是指古代的一种玉,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师:可以用“璧“组词吗?生1:白璧微瑕。生2:完璧归赵。2、教师小结:从题目,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楚国人卞和献玉的事。那么,你想了

2、解这个故事的哪些内容?生1:我想知道卞和为什么献璧?生2:我想知道卞和怎样献璧?生3:我想知道卞和献璧的结果怎样?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了解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自主识字。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师: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有的同学查字典、有的同学查认字表、还有的同学问老师和小伙伴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保护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其他同学听后评价朗读情况。(评议时,教师注

3、意引导学生发现同学的长处,给同学提善意的建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欣赏他人。)讨论汇报:读了课文后,刚刚同学们读题后提出的问题能解决了吗?通过读文,你还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一说?指名汇报。生1:我知道卞和因为得到一块含着珍贵美玉的石头,所以要去献璧。生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何氏一共献了三次璧玉。生3:我知道和氏第一次把璧献给楚厉王,第二次把璧献给武王,第三次把璧献给文王。生4:我觉得卞和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教师板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放手让学生读文后,自由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可以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教师的板书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的三个层次。

4、)2、自主识字,质疑理解。(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各小组活动情况。用教学课件出示生字,多种形式巩固认读。(2)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生:我不明白什么叫“鉴别”?师:请你读读最后一段能找到答案吗?生:(读后理解)生2:我不懂“价值连城”是什么意思?师:谁收集到了完璧归赵的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生3:介绍完璧归赵的故事师:秦王想用十五个相连的城池交换和氏壁,所以说它价值连城。生4:我不明白什么叫“坚贞之士”?师:在你的头脑中有没有英雄人物的名字,说出来。生5:刘胡兰师:她在钆刀面前不低头,英勇牺牲,是一位坚贞之士。(3)小小组互相测评生字,全部会认的画上智慧星,

5、加以鼓励。把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圈画出来,再次在小组中集中认读。(小组合作识字的办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不但比较扎实地掌握了本课生字,更重要的是在小组中学会了帮助别人,学会了合作。)(三)细读课文,指导朗读1、和氏三次献壁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欺君之罪砍去左脚故意欺骗砍去右脚命名“和氏壁”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2、指名接读35段,思考:第三次献璧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生1:这次卞和没有直接去找文王献玉,而是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 直哭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出示句子,指名再次朗读.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

6、得眼泪流尽,血都流了出来。理解“捧”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将“捧”换成“抱”可以吗,为什么?生2:我认为不行。因为卞和知道这是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才把它捧在手中。生3:用这个“捧”更能感到这块石头的珍贵。生4:我觉得玉匠第三次和前两次对待这块璧的态度不同.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师生对读。玉匠看了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玉匠又说:“这不过是块石头。”玉匠仔细研究了石头纹理,确认那是块璞。经过仔细打磨,果然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随即命名为“和氏璧”。(体验玉匠对待璧的态度,与卞和的态度对比,进一步感受卞和的坚贞。)3、出示卞和说的话:“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

7、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说说你怎样理解这段话。指名汇报。出示书后文言文练习,请同学猜读理解(老师提示这段正是卞和说的话),对照课文理解后文,教师提示,题指命名,诳:骗子。(第三至五段的学习虽然是本课的重点,但我没有设计过多的问题,而是通过与前文比较、画一画词语的方法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然后汇报交流,即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35段(5)讨论:“和氏献璧”献出的是什么?指名回答(6)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全文。4、复述故事,试着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四)扩展延伸交流自己了解、搜集的和氏璧的故事。指导学生

8、通过证价,学习认真倾听和表达清楚。生1:我在课外书中了解了另一个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完璧归赵生2:我在爸爸的帮助下上网查找了有关的资料,知道和氏献璧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个环节让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并且说明搜集渠道,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五)学习写字1、用课件出示词语,重点认读:鉴别、欺骗、查询、价值四个词语。2、交流难记字的识字方法。如:“鉴”用“蓝”去掉部首,再把皿字底换成“金”字。“值”用读右边的办法记住它。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鉴、骗”两个生字。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互相评价。(将学生的书写成果用实物投影展示在大家面前,互相学习,既提高了书写效果,又使大家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