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843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8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新课标2014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小诗。(多媒体播放儿童配乐诗朗诵朋友)朋友,是一棵大树。围在我们的身边,用枝繁叶茂的叶子庇护着我们。朋友,是一件厚厚的外套。天凉的时候,为我们保暖。朋友,是一把雨伞。下雨的时候,为我们挡风遮雨。有一种爱很小很小,可它,却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付出一切,这就是朋友的爱。师:这是一首写朋友的诗,今天我们也要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小故事,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她是我的朋友【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走进文本之前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怀有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之情,为感受主人公内心世界做好铺垫

2、。这样,既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课堂,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友谊的真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生:她是谁?我是谁?生: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师:同学们动脑筋提出了问题,只要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就一定能读懂这些问题的。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读课文,还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师:课文读完了吗?那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草垫啜泣 呜 咽拳头竭力阮恒 迫在眉睫噢流血输血血型血管抽血献血)() 开火车认读词语。()正音、巩固练习。区分“血”字的读音:“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血”单独使用或

3、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齐读词语。师:词语大家都已经掌握了。那刚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生:解决了。师:课文中的“她”指的是?生:小姑娘。师:“我”指的是?生:阮恒。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战争时期,有个叫阮恒的小男孩虽然以为献血就要死了,但是还是勇敢的为受伤的朋友献血的故事。【意图:从课题入手,学生质疑,整体感知。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读字词,区分“血”字的读音,反复练习巩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三、深入文本,品读感悟。师:(大屏幕出示战争配乐图片)(教师引述一、二自然段内容):故事发生在一个战

4、火纷飞的年代,许多生命消逝在战火硝烟里,更有许多无辜的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还要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有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大屏幕定格受伤的小姑娘。)【意图:课文的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这些都离现在的学生较远,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播放一些战争的图片:因为战争人们家毁人亡,孩子们惊恐害怕的神情,无家可归的悲哀,配上大提琴低沉、哀怨的音乐,教师动情的引述,学生能入情入境,与文本的距离很快被拉近,也很容易就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一) 、抓住“迫在眉睫”学习课文3、自

5、然段。师:这个受伤的小姑娘她现在情况如何呢?她的伤势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自然段,把描写小姑娘当时情况的句子画出来。(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师: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生: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随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小姑娘伤的最重,而且随时都有可能死去。师:是呀,当时的情况多么紧急,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句子)师:看来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情况的危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句子。)师:我们继续来交流,你还从哪些句子中了解到了小姑娘的情况。生:

6、我从“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这句话,了解到小姑娘需要立刻输血。(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师:她正在死亡边缘挣扎呀!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师: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课文中用了个什么词?说输血怎么样?生:迫在眉睫。师:还能再等吗?(生:不能)还有时间让大家再考虑一下吗?(生:没有)师:是啊,情况如此危急,输血(生:迫在眉睫。)【意图: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教学“迫在眉睫”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知词语的大意,也能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心,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二) 、学习第五

7、自然段,体会人物的矛盾心理。师:就在这个迫在眉睫的时候,谁站了出来愿意为小姑娘献血?生:阮恒。师:阮恒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对吗?生:不对。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我从“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体会到阮恒当时是很犹豫的。(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师:看到这句话,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生:他为什么举起手又放下去?放下去了为什么有举起来?生:他的手为什么要颤抖?师: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谁来找一下这句话里有哪些动词。生:举,放,举。师:你们都找到了吗?生:找到了。师:现在老师来读这句话,你们来做

8、动作,体会一下当时阮恒的复杂心理。(师读句子,生做“颤抖地举”“放下去”“有举起来”的动作。)师:阮恒在做每个动作时,心里都想些什么呢?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的举了起来,他想?生:他想,小姑娘现在需要血,我要为她献血。生:他想,她是我的朋友,我要救我的朋友!生:朋友遇到困难,我要帮助她。师:是啊,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小姑娘受伤了,应该救她。可是这只小手突然又放下去,这时候他想?生:献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生:把血献给了她,那我会不会死呢?生:如果我献血了,还是不能救她,而我也会死去那怎么办?我还是不要献血了吧。师:小阮恒害怕了,所以他放下手了,可是“然后这只小手又举起来”同学们,这时候

9、他又在想什么呢?生:我还是献血吧,我如果不献血她就会死的。生:她是我的朋友,我要为她献血。生: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如果我受伤了,她一样会救我的,我也一定要救她。师:经过了短暂的思想斗争,阮恒最后决定要为小姑娘献血。多么勇敢的孩子啊!把自己的理解送到句子里去,体会着读一读。(生自由练读。)师: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生:带着刚才的体会,再读句子。【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让知识的获得变成了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我抓住三个动词展开教学,教师读句子,学生相应的做动作。感悟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

10、是小男孩的生死抉择,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内心,加深与文本的对话,为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做了铺垫。】(三)、感情升华:献血义无反顾。师:在输血的过程中,阮恒说的话不多,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他的动作、表情来体会阮恒的内心。自由读课文810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神情和动作的句子,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细细品味。(学生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师: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从他一动不动体会到阮恒很坚强很勇敢。师:能把他的这种坚定、勇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再读句子)师:继续交流,你找到的句子。(教师随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的语句)

11、生: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生: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生: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师:这几句话是有关阮恒献血过程中神情和动作的,每句话中都有一个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生:我发现啜泣、呜咽、哭泣,都是描写哭的词语。师:那同学们,你们平时也都哭过吧,(生:哭过)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哭呢?生:我伤心的时候会哭。生:我生气的时候会哭。生:我有时候感到很委屈也会哭。师:那阮恒是因为什么哭的呢?生:阮恒因为内心感到很害怕很痛苦,所以哭了。师:是呀,他因为内心的害怕,而哭泣,那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阮恒内心的害怕与痛苦

12、吗?(生:读大屏幕上的句子。)师:这三句话中都写到了哭,但这几个写哭的词语又有什么不同呢?(点击啜泣、呜咽、哭泣变红)生:我觉得啜泣就是轻轻的哭,呜咽,就是哭出声音来。师: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词的解释,你又能发现什么。(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解释。啜泣:一吸一顿地哭。呜咽:低声哭泣。)师: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阮恒哭的越来越厉害了。师:是呀,他哭的越来越厉害,他为什么会哭的越来越厉害呢?生:因为他内心的害怕与痛苦越来越强烈了。师:你能通过朗读把阮恒内心的害怕和不断加深的痛苦与害怕表现出来吗?师:第一次,害怕突然涌上心头。 生(读句子):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

13、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师:第二次,血液不断地抽出,阮恒心里感觉很害怕。生(读句子):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师:第三次,他害怕极了。生(读句子):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师:那老师想问一下,阮恒,你是因为抽血的疼痛才如此害怕吗?(生:不是)那你怕什么呢?生:我以为抽完血之后就会死了,所以觉得很害怕。生:我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感到很害怕。生:我感觉到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了,所以害怕极了。师:原来阮恒害怕死亡。死,都怕。谁不希望活着,但是阮恒抽回自己的小手了吗?他要求医生停止抽血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生:我从“他眼睛紧闭着,用

14、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这句话中体会到,阮恒虽然内心充满了恐惧,但是他却依然勇敢给小女孩输血。师:是呀,多么勇敢的孩子呀,让我们看看阮恒当时的动作,想象一下,他内心的感受。(点击出示相应插图)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意图:插图是为课文服务的,巧用课文中的插图,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师:当医生用轻柔的话语安慰了他之后,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谁来当医生安慰一下痛苦的阮恒?生:阮恒,你不用害怕,其实我们只需要你一部分血就够了,你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师:当阮恒听了医生的安慰,立刻像什

15、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阮恒心理“矛盾、紧张、害怕”的原因;围绕原因,启发、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留下的“空白”(医生安慰阮恒的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更让学生充分感悟阮恒为朋友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师:但这些知识阮恒原来知道吗?生:不知道。师:当阮恒颤抖地举起小手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生:就要死了。师:当阮恒一动不动的躺在草垫上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生:就要死了。师:当看着自己的血一点一点从身体里流出来的时候,他以为自己?生:就要死了。师:阮恒也害怕死亡,可他却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你感动吗?(生:感动)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再和阮恒一起去体验一下那漫长的抽血过程吧!(课件,配乐,师生合作读)师引读:过了一会儿 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师:又过了一会儿 生: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师:接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