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盘古开天地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90775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盘古开天地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盘古开天地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盘古开天地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盘古开天地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盘古开天地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盘古开天地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18盘古开天地人教新课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盘古开天地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师:齐读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这个问题? 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盘古”。) 师:怎样读,能回答盘古“干什么”? 生:盘古开天地。(学生朗读时强调“开天地”。) 语文不用概念说话,它是感性的,用轻重缓急作答。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再次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刚才巡视听大家朗读,发现两个词语很难读。(出示卡片:血液。) 生:血液。 (反复正音两次,直到读准。) (师出示卡片:滋润。) 生:滋润。(整齐而响亮。) 师:字

2、音读得准,但感觉不准。 (指着卡片 “滋润” 二字的偏旁“氵”)这是什么? 生:小水点。 师:是啊,小水点多了,才使这个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人滋润了,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啊? 生:滋润。(声音软软的。) 师:再舒服点。 生:滋润。(更软更舒服了,眼睛眯着,陶醉在“滋润”里了。) 词语不用生硬的解释,而要用经验、用感受去启迪,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感性的存在。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师:老师知道你们爱读书。但,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有位专家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你们能行吗?我们试试,请同学们拿出笔,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生默读,画出中心句。) 这

3、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把厚书读薄,提炼出主线和中心的学习方法。 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读书更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从这句话(指刚找出的中心句)里能读出哪个词? 生:创造。 从提炼中心句到找文章的关键词,学生初步感受到文章的主旨。 师:对,就是它创造。(师奋笔疾书,粗粗的行楷字:创造。) 语文课上感情无处不在,写字也是充满感情的。为盘古的创造精神而感动,为学生准确的提炼而激动、叫好。 师:“创”,什么部首? 生:“刂”旁。 师:为什么? 生:创造需要刀斧来披荆斩棘! 师:“造”,什么部首? 生:“辶”底。 师:这又为什么? 生:我想

4、,创造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需要走一段遥远的路途。 汉字最令人骄傲的地方就是它的会意性,是充满感情的。让孩子不仅认识它,还要读懂它。孩子读懂了“创造”,对盘古精神的体会和了解便又近了一步。 三、走进文南,对话交流 引读是课堂上师与生、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一种优秀的读书方法,对保持情感的连贯,集中学生注意力大有益处。 师: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创造之路的?孩子们端好书,我们到书里找答案。 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见什么了? 生:他见周围一片漆黑。 师:怎样读,能让人听出周围一片漆黑? 生:他见周围一片(拖长,虚声)漆黑(渐弱)。 词语的解释已内化为感受、体验,通过朗读来体现。 师:盘古见周围

5、一片漆黑,就怎么做? 生: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停,看老师写字。(板书:抡斧猛劈)读,什么动作?做给我看。想想,怎样做,才使得上劲。 (学生做动作体会 “抡”、“猛”、“劈”的感觉,再读“抡斧猛劈”就带劲得多了。) 学习语言需要感悟。 师:一天,盘古醒了,看见周围 生:一片漆黑。 师:就 生: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朗读声很重很猛。) 师:只听 生:一声巨响。(朗读声不大。) 师:小响。 生:一声巨响。 师:中响。 生:一声巨响。(整齐而响亮。) 老师的评价语不用多,“小响”、“中响”,点评得幽默而到位,学生很快领悟。 师: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

6、生:缓缓上升。 师:变成了天。 师:重而浊的东西 生:慢慢下降。 师:变成了地。 师: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体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生:“缓缓”和“慢慢”。 师:读出这种艰难。 生:缓缓,慢慢。(很费劲地读。) 师:对!缓缓,慢慢,很难。 师:尽管这样难,盘古也无所畏惧。 师: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怎么做?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看老师写字。(板书:顶天蹬地)我请一位同学上台做给大家看。 (一名学生上台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惹来同学阵阵哄笑。) 师:孩子们,这不可笑,盘古可是在做顶天蹬地的大事,稍有分心,天地将再次闭合,世界将永远暗五天日。(老师很动情。) (孩子

7、们的笑声即刻止住。) 课堂乱了并不可怕,老师要善于引领,把暂时迷途的孩子拉回情境中,这就是教学机智。 师:照他的动作,我们来读书中的句子。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你的动作要做好,你用力了,我们才好使劲。(转向其他同学)再读。 生: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很用力地读。) 师:(转向做动作的孩子)老师问你,你要说实话,感觉怎么样? 生:好累。 师:你这样做一会儿就累,而盘古这样,不知坚持了多少年。等到天地稳固,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去感盘古所感,唤醒学生真切的感触,带他们进入情境。 四、变换句式,启发想像 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

8、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身体都变成什么了? 师: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生: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 生:隆隆的雷声。生:太阳和月亮。 师:他的四肢,变成了 生: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师:他的肌肤,变成了 生:辽阔的大地。 师:他的血液,变成了 生: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他的汗毛,变成了 生:茂盛的花草树木。 师:他的汗水,变成了 生: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你们的回答,让我终于明白, 盘古把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教师动情地引读,通过文本,把学生带入到盘古无私的奉献中。排山倒海的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是文字美、文意美、诵读美的完美结合。如此美的句子,

9、需要反复地读,要唱响诗的韵律。 师:(指着屏幕上第四自然段的系列排比句)看,多整齐的句式,就像列队的士兵。我把红色送给女同学,绿色送给男同学,黄色部分留给我自己。咱们合作朗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老师和男女同学合作朗读第四段,感动于盘古的无私和伟大,感受排比句的韵律美和气势美。) 师:句子美,我们读得更美。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读来很有气势。不出现“排比句”这样硬邦邦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汉语言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这些句子,我们换一种说法,看是不是更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感情。 将课文语言置于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语意张力,这种语意张力有助于

10、学生更深刻、更真切地感悟课文语言的内涵和意味。 师:你听抬头看天,飘动的云,格外洁白,我知道,这是盘古呼出的气息。(老师很动情地说。) 师: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千里,我知道 生: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升里,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但语气平淡。) 师:我们说出来的话,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我要听你对盘古真情的赞颂。 生:(充满感情地)放眼大地,辽阔的土地绵延千里,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 一节课的情感应是延续的,不能断。 生:大地上,茂盛的花草树木,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根根汗毛。 (学生把书里的句子转换为“ ,我知道,。”的句式来说) 生:晶莹剔透的钻石,我知道,这

11、是盘古洁白的牙齿。 师:(惊喜地)孩子,我真佩服你。你是第一个跳出课文来到宇宙的。 师:盘古不停地奉献,我们就要不间断地想像,不住口地赞扬。接着谈。 生:地面上纵横交错的道路,我知道,这是盘古粗粗的经脉。 师:盘古经脉化成的条条大路,开启了你的智慧大门。 生:我们这些可爱的小朋友,我知道,那是盘古的一个个细胞。 师:看到你们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盘古一定很欣慰,他会笑的。 生:反复无常的四季,我知道,这是盘古起伏不定的心情。 师:非常欣赏你的想像力,你的语言感动了我。 (生说得越来越踊跃,越来越动情) 师:难怪有人说,“读书最高的境界,是把一句话(指板书:化作万物)渎成一幅画(指变换的句式)。”

12、孩子们,你们做到了。 五、示范复述,总结线索 师:请读这句话。(指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老师想试着把这句话读成一幅连环画,送给大家。 (老师配乐对画面讲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故事讲完,适当让音乐延续,让课堂保持静寂。) 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适当的静,让学生回味,促其思考。 师:听老师讲故事,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生:老师绘声绘色。 师:这才令人感动。 生:老师按顺序讲,先讲盘古“抡斧猛劈”,接着讲“顶天蹬地”,最后讲“化作万物”。 师:当天地一片混沌,盘古怎样做;当天地渐渐分开,盘古怎样做;当天地稳固,盘古把他的身体怎样。这样叙述才有顺序、有条理。 总结复述故事的方法。 六、升华中心,布置

13、作业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故事,看了动人的画面,你们一定有话对盘古说,请用一句话表达。 生:盘古,你真伟大。 生:盘古,你真了不起。 师:依你们看,盘古什么地方伟大?什么地方了不起? 生:他为了开天地坚持不懈。 生: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间。 师:你们所说的坚持不懈、乐于奉献、勇于开拓归根结底,是一种创造的精神。 师:此时此刻,当我再次面对“创造”,不禁肃然起敬。(转身擦掉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创造”二字)这一次,我只敢一笔一画,怀着崇敬的心、敬佩之情去认认真真地写好它。(老师在田字格里,一笔一画,用正楷、红色笔书写“创造”。) 师:请同学们也拿出纸笔,跟我一样,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创造”

14、。一边写,一边用心感受盘古创造的艰难和为了人类完完全全奉献的精神。 (学生在田字格里用心写 “创造”。) 师:(展示好的书法作品)看,只有这样写字,才真正理解了“创造”。 再一次对“创造”进行深刻的解读,升华中心。再次印证汉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一笔一画皆是情。 师:同学们,创造就从这节课开始。下堂课,你们要学老师这样,有条理地、大胆地、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神奇而伟大的神话故事。老师期待你们的成功! (选自小学教学设计) 盘古把他的身体化作了宇宙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教师动情地引读,通过文本,把学生带入到盘古无私的奉献中。排山倒海的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是文字美、文意美、诵读美的完美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