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

上传人:七****) 文档编号:118823428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范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范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范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范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正文: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改变过去教学中简单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为多元化的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思想重在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课题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能自己设计解决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思路,总结不足,提出更合理的方案。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更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学会了学习,并学会了怎样学习,学习什么,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坚实的智力基础。那么怎样完成新课程的有效教学呢?教学策略: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可谓多种多样,结合本地区的教学实际,主要体现在高效的课堂

2、和课下的问题探究上。高效的课堂是指全员都参与,全员都有提高,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分层目标,分层计划,及分层实施步骤,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问题可以研究,最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课下的问题探究,不确定课题的标准,在两刚的要求下可由老师来确定课题,也可由学生发现问题再有指导老师确定,并及时地反馈探究的效果。为达到这个目标采用的策略如下:一、组建兴趣探究小组在教学中,把学生按照不同的类别:如;成绩和活动的层次分成活动探究小组,组长负责制,组员监督,组长轮流担任,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探究,组内各个组员配合组长工作,组长负责记录各个组员的整体情况:学会什么?对什

3、么还有疑问?对什么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等等!组内谁的学习状态怎样?由组长负责和组员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有疑问时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这样班级实时的详细记录反馈到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有效的探究方法。根据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的要求每章,每单元的探究课题,把疑难问题大部分当成课下的探究问题。落实两刚的教学任务,中等和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兴趣活动小组调动每个同学都参与问题的讨论上来,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在兴趣活动小组中,还要建立完善的组员的评价体制,各小组对组员评价单元和章末的学习情况,由组长负责这段时间的汇报工作,建立起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作用,老师从客观上

4、把握方向和给出指导意见,及合理的评价。多看到学生的积极方面,多鼓励,少批评,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按照以往的惯性,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方式都参看以往的经验.而以往的都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并不能考虑所有学生的接受情况,整体上就是忙着赶进度最后用大概一年的时间复习,大量的复习题接踵而来,学生吸收和领悟的知识有限,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最后只有毅力超强的人才能在这种环境下朝着应试的方向发展。新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全体同学都能参与问题讨论中,重在问题的探究和全体同学们的发展,并能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的有效

5、教学中,按照高考考刚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制定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的方案.主要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不光是教学进度,和以后的用大量的题进行3,4轮的学习,用题充实着学生的所有时间,学生被搞的筋疲力尽而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按两刚的要求,制定重点内容,重点探究,并及时的收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的情况在制定新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学生的共性问题要重点说,个别的问题小组解决,提高了学生学习重点知识的效率.这样学生的目标明确,知识条理清楚,注重了解决实际问题,高考成绩只不过是高素质下的副产品.一改以往的教学思路,目标是高考成绩,而不在乎学生的实际能力,最后必然出现了高分低能的

6、现象.但是这样考入高校之后,不能适应大学的节奏,不能给自己定位,很多都茫然不知所措,大学毕业后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高考中短暂的成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而新课程的改革能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最主要是有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三、注重问题探究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承载着传授知识,挖掘潜力,培养探究能力,促进组内交流,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任。是学生获取新知增长才能的主要渠道。以往的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缺少对定律、定理、概念的感性认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应用不熟,也缺乏对问题探究的热情,有很大的被动。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根据两

7、刚的要求设定一些问题,由学生创设一些可行的物理情境,组内所有成员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新知搭建平台。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能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能自主的去设计解决方案,例如:学生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后产生了怎样去测定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学生设计方案如下: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在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木板上匀速滑动读出示数即可测定u值。F1=G F2=f=uN= G则可得: u=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发现了问题:用测力计测重力是准确的,可是在拉木块时遇到了难题(1)要保持匀速运动很难做到;(2

8、)运动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很难读准。此实验的原理是正确的,可实际操作中遇到了疑问?怎样解决呢?学生陷入了困惑,老师给予提示:要使读数准确最好要弹簧测力计不动!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改进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外,把弹簧固定在墙上,拉木板时就没什么要求了,加速,匀速,减速都可.只要木块和木板相对滑动即可.这样第一个方案中的难题得到解决。学生通过此问题的探究总结出:实际问题的解决要容易操作,原理要完善,测量的结果要准确。f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很多学生受到启发:只用一把尺子就能测木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u;设计的方案:如图所示把木板的一端垫高,当斜面的倾角合适时,让木块沿着斜面匀速下滑

9、,就可求出u值;F=G1=mgsinF=uN=umgcos则可求=tan=用直尺测出斜面的高和底的长度OA,OB又有同学改进的方案增大斜面倾角让木块沿斜面加速下滑,测木块加速的时间和位移来求出加速度从而求出u,还有的同学觉得测时间很难就又改进了,测加速度是借助了打点计时器,不段的完善实验原理和方法,提高了测量的精度.使学生感受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这样的课题探究下,使同学们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也开阔了解决的思路,体会到凭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课题任务,成功的喜悦给他带来了更强的探究问题的欲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缜密.为以后的更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新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努力奋斗,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