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5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749617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5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5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_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一)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苦恼的作者是 ( )A莫泊桑 B契诃夫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2下列各句中“从”字作“带领”解释的是 ( )A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B广从弟李蔡亦为郎C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D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3叙述的主要方式是 ( )A记叙、描写 B顺叙、倒叙、插叙C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D叙述、描写、议论、抒情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拟 借代 B比喻 夸

2、张C比拟 夸张 D比喻 象征5下列句字出于谏逐客书的是 ( )A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所表达的情感是 ( ) A报国无门的苦闷 B因事业无成而苦闷C爱情无法实现的强烈痛苦 D萍踪漂泊又事业无成之苦7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论述的问题是 ( )A民不加多 B.王无罪岁C五十步笑百步 D.为何“民不加多”及如何使“民加多”8虞美人是 ( )A曲牌名 B词多调长的慢词C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 D词的题目9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杜牧 D韩愈10秋水一篇出于

3、 ( )A庄子 B老子 C孟子 D论语11孔子主张治国应 ( )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B施仁政,行王道C仁者爱人 D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12马伶传的作者是 ( )A宗臣 B司马迁 C欧阳修 D侯方域13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行车四岁,舅夺母志 ( )A此后又过了四年,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B此后又过了四年,舅舅强迫母亲改嫁了C我到四岁的时候,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D我到四岁的时候,母亲改了嫁14下列作家中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是 ( )A鲁迅 B冰心 C巴金 D老舍15下列诗作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 )A国殇 B杜陵叟 C陌上桑 D从军行16下列人物中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 )A孔子和孟

4、子 B庄子和老子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17“贻笑大方”这个成语出自 ( )A大同 B秋水C谏逐客书 D寡人之于国也18下列成语出自秋水的是 ( )A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B望洋兴叹、祸起萧墙C贻笑大方、分崩离析 D祸起萧墙、分崩离析19下列句子中,运用侧面描写渲染演出效果的是 ( )A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B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C我闻今相国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D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20谏逐客书中,作者列举秦国四位先君广招人才的史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得分评卷人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

5、题,共30分。(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也,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缚于教也。21这段文字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主要观点?(4分)22这段话使用了何种性质的论据?(4分)23这段文字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2分)(二)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24这段文字中孔子驳斥了什么看法?(4分)25孔子引用周任的话作论据是属于什么论据类别?(2分)26概括“虎兕出于柙,龟

6、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4分)(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2729小题。痀偻承蜩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选自庄子)【注释】痀偻(j lu):驼背。承:用长竿粘取。蜩(tio):蝉。掇(du):拾取。累:堆积。丸:圆形小弹丸。锱铢(z zh):古代重量单位。厥(ju):同“

7、橛”,木桩子。株拘:枯树根。执臂:举竿的胳膊。不反不侧:不反身,不侧望。凝于神:专心致志,精神集中。27解释加点词。(4分)仲尼适楚 子巧乎!有道邪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 虽天地之大 2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子巧乎! 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29这段文字说明怎样一个道理?(2分)得分评卷人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一)阅读宝玉挨打中的两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因心中暗暗想道:“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

8、不能吃这样亏。”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30这两段各描绘的是谁?表现了他们各自怎样的个性特征?(4分)31这两段文字各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4分)32宝玉的回答说明了什么?(2分)(二)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35小题。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

9、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崖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彭彭彭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33在这一片段中作者着重描写的场面是什么?(2分)34这段文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展开描写的?(4分)35联系全文,请说明这段场景描写的作用。(4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3638小题。冬季小语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时序更迭,四季循环,极像一个人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迸放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季。于凛冽的冬季,极像走完了人生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次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超越,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 冬季真是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往昔青春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