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袁世凯一生成败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8722810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袁世凯一生成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袁世凯一生成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袁世凯一生成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袁世凯一生成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袁世凯一生成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袁世凯一生成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袁世凯一生成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袁世凯 浅谈袁世凯一生的成败 小组成员: 摘要:讲述袁世凯一生的经历及在政治上的发展史,由此分析,陈述袁世凯的复辟帝制的缘由及其最终失败的原因。并从社会的各方面反映对袁世凯的事迹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关键词:袁世凯的一生 称帝失败 客观评价正文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袁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督,也是淮军重要将领,为其家族成员对袁世凯的思想境界有深刻影响。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朝鲜发生壬午军乱,当年23岁的袁世凯跟随吴长庆的部队东渡朝鲜,以“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以整顿

2、军纪和镇压兵变有功,为朝鲜国王所看重,并得清政府奖叙五品同知衔。袁世凯由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藻等奏派扩练驻天津小站的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聘德国军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小站练兵是中国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大臣,掌握实权。创办各种武备学堂,并聘请大批日本军官担任教习。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0月13日 袁世凯编刊立宪钢要。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

3、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25日,袁世凯及各北洋将领通电支持共和。2月15日,南京参议院正式选举袁为临时大总统。袁于3月10日于北京就职。袁就职之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同时积极与列强交涉,维持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9月20日,袁世凯颁布整饬伦常令,下令“尊崇伦常”,他说:“中华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力图恢复已经中断两百多年的传统汉文化。1913年2月,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全国大哗。革命元勋孙文、黄兴等均指袁氏授意暗杀,袁世凯则予否认;7月,孙文组织中华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

4、袁世凯,但遭到失败。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同年,袁世凯政府制订了国会组织法、公务员奖惩条例和文官考试法,建立了中国近代司法制度。其中规定文官高等考试,以国法学、刑法、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经济学和财政学七种为主科,一定要考。商法、政治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通商约章等五种为附科,应试者自择其一。1914年(中华民国三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之后袁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5月推出新的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之后修改了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指定三名新总统候选人。同年改革厘金制度,解决了晚清到处设卡征收厘金的弊政。积极发展民族工业,统一货币,铸造“袁大头”(又称袁

5、世凯银元)。整理和健全财政税收制度,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同年成立了审判官吏贪污罪行的特别法院平政院。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1月,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公布颁定教育要旨,大力发展教育。同时公布权度法施行细则,开始施行度量衡标准。5月,袁世凯在日本外交压力下,接受了干涉中国内政的“二十一条”中部分条款,使其政绩蒙上污点。本月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筹办。月,袁世凯政府颁布著作权法。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中国的君主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总统府改为新华宫。12月25日,全国举行国体投票,同时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同年,经过袁世凯政府立场强硬的谈

6、判,中、俄、蒙签订恰克图协约,外蒙古分裂势力于6月9日取消独立,俄国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月12日,袁世凯政府公布传染病预防条例。 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5月下旬忧愤成疾。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病逝,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袁世凯复辟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一、失败原因:1、西方的入侵也带来了思想文化的革新,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分封建制度,致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此时,人民已经饱受封建制度的残害,帝制已经在人民心中被活活打死。袁世凯要逆天行之,固然无路可走。 2、袁世凯称帝,完全违背了上层建筑与生产

7、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根本规律。就像现在不能再行奴隶制一样。 3、袁世凯签与日本订了“亡国二十一条”引起众怒,甚至平日支持他的幕僚也弃他而去。 4、各地到倒袁势力的强大二、经验教训:袁世凯错就错在称帝上。登上总统宝座以后,以前那个机敏、干练、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开始晕乎了,动作开始变形。袁大半辈子为清廷臣子,是一个传统封建思想很深的人。同时,帝制在当时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要推翻帝制的是一小撮有着海归背景的精英群体。认不清这一点,就难以理解当时发生的事情,就难以理解康有为的保皇党,张勋的辫子军,辜鸿铭的不剪辫子,杨度的筹安会,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风波、药。帝王理想是中国男人潜意识里最根深蒂固的胎记,袁世

8、凯也不能免俗。皇帝梦象一根捆仙绳,把个雄才大略的袁项城牢牢地给捆住了。 袁世凯称帝,给了孙黄最大的口实,一个边远省份的都督蔡松坡首先起了事,北洋系的大将都看老主子的笑话,不出力,袁世凯噬脐莫及。好像讨袁是因为袁做了皇帝,在当时反袁派的心目中,袁做不做皇帝都要讨。“二次革命”已讨过一次,不过打败了。“二次革命”是因宋教仁案引起的,当时黄兴就提出应依法向袁政府讨要公道,但孙中山不依,仓猝起事,一败再败,把国民党三个都督位子也打没了。不过,袁不做皇帝要推翻也不容易。袁当皇帝错了,还偏偏又短寿,只活了57岁,如果寿及古稀,情况又不一样啦。 后人每每叹息袁世凯一念之差没有成为中国的华盛顿。如果孙中山没有

9、下野,也成不了华盛顿。孙中山骨子里也是惟我独尊,比袁世凯还不能容人。此说不是抑孙扬袁,可惜历史不能重复。比如民国初年,暗杀名记者黄远庸的著名案件。刺杀竟是中华革命党美洲支部指使,由后来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直接指挥,命令则出自中华革命党党首、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却使袁世凯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直到凶手临终前良心发现道出真相,才为已作古七十多年的袁世凯洗清了不白之冤。此事令我喟然长叹,沉吟良久!谁能相信温文尔雅的林子超先生会去指使杀人?!就这一案来看,孙中山对文人的肚量是比不上袁世凯的;袁氏此时已宣布洪宪帝制,以“中华帝国皇帝”之尊,尚能容得下黄远庸;孙中山在野之身,竟容不得一介报人。袁氏能

10、得天下,毕竟有其过人之处。孙中山流亡国外十几年,一直高擎反清大旗,愈挫愈奋,为推翻清朝作了舆论、组织上的准备,成了反清一号人物。但武昌起义和同盟会没有关系,是文学社和共进会干的。武昌起义后,黎元洪和黄兴没有做总统的意思,而是虚位以待袁世凯。社会对袁世凯的评价一、反面:袁世凯复辟称帝后,遭到举国声讨,之后,对他的评价基本是否定性的作为一名活跃的政治人物,袁世凯在世时,人们对他就有各种评价,如翁同龢认为他“开展而欠诚实”,叶昌炽说他“外真率而内精灵”等等。袁世凯复辟称帝后,遭到举国声讨,之后,对他的评价基本是否定性的。如梁启超认为,袁世凯缺乏现代国家观念、法制观念薄弱、专制成癖、骄慢自大、任用小人

11、,只能算是“中世史暗黑时代东方式之怪魔的人物,而绝非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中有价值的人物”。白蕉认为,袁世凯无道德、无学识,摧折共和,帝制自为,使中国丧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流毒于后世,“宜使人举其名而生痛恶之情”;黎澍认为,袁世凯是一个“以背信弃义获取权位为能事的阴谋家”;陈伯达认为,袁世凯是“反动派为要更有效地集中力量来绞杀中国的前途”而锻造出的一个“不平常的人物”,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结晶,一个集中的黑暗影”;王天奖认为,袁世凯是“中外反动派培植的新军阀”,“尊孔、复辟、卖国三位一体”;李宗一认为,袁世凯“是一个背信弃义、食言自肥的封建暴君,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卖国贼”,“其最

12、后的结果必然是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二、正面: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对袁世凯不再持全盘否定态度,评价渐趋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学术争鸣的活跃,人们对袁世凯不再持全盘否定态度,评价渐趋多元化,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类。1.考辨史料,对袁世凯的历史定位做具体评价。袁世凯的历史活动存在不少模糊不清之处,如他在戊戌变法中的表现,以往多认为他是混入维新队伍里的两面派,其告密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考辨史料,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如房德邻赞同此前台湾学者吴相湘、黄彰健的观点,认为“政变与袁世凯告密无关”,甚至袁世凯“当时确有保全光绪之意”;戴逸认为,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期间一度倾向于维新

13、派,但当政变发生后,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围园劫太后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大批维新派被捕、被杀。林克光、茅海建等亦持类似看法。这种依据史实、就事论事的研究方法,和此前全盘否定袁世凯有很大不同。2.肯定袁世凯对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改革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往对袁世凯在近代改革中的活动,要么一笔带过,要么视其为抵制革命、加强统治的骗局。近年来,人们对这些活动也给予客观评价。如侯宜杰肯定了袁世凯创办巡警、整饬吏治、提倡实业、广兴教育的积极作用,认为“冲击了封建制度”,“与世界潮流合拍”;马小泉认为,袁世凯在天津推行地方自治,“对提高人民的参与意识,推进地方政治革新,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朱英认为,袁

14、世凯推行的重商保商等经济政策,“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清末的袁世凯已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封建大官僚。作为当时过渡性时代中的一个过渡性人物,他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正在走向资本主义化的一部分官员的代表”。3.为袁世凯辩解、正名。一些人认为,以往对袁世凯的评价,存在着全盘否定、苛求古人的错误,对此,他们提出了一些具有颠覆性的评价和看法。如祝曙光认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并不完全出于他的个人主观愿望,而是有现实基础”,“不能过高地估计袁世凯称帝的危害性”;季云飞认为,袁世凯是“窃国大盗”的论断“违背基本历史事实”,这种“一刀切”式的史学研究方法“必须摒弃”;郭剑林认为,袁氏北洋

15、政府“政治上的宽松政策”,促成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革命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言论、出版、结社自由;甚至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北洋时代的成长,也和袁世凯北洋政府宽松的文化政策、社会改革不无关系”。但这些观点受到了不少批评,认为理论错误,违反史实,是非颠倒。三、全面的评价综上,目前对如何评价袁世凯,存在着明显且差异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既和研究者掌握不同的史料、史实有关,也是研究者持有不同的方法、理论所致。那么,如何评价才能做到中允不偏呢?笔者以为,似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第一、考辨史实,为客观评价袁世凯创造条件。长期以来,袁世凯是作为一个反动人

16、物出现在历史研究中的,对他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批判。这种简单否定的倾向,使得袁世凯生平的很多问题缺乏发掘梳理,这不但导致我们对其多面性、变化性缺乏把握,也使得对其评价缺乏准确、全面的史实基础。目前袁世凯评价中的不少分歧,很多是因对一些史实的争执而引发的。因此,为全面客观评价袁世凯,应充分发掘史料,澄清史实,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其历史活动,只有遵循这个原则,对其评价才有可能做到中允确当。学术界通过辨析史料来评价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第二,正视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晚清以来,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顺应历史潮流,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是近年来学术界逐渐认同的共识。作为清廷大员,袁世凯为实现清朝统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