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新设计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700070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175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模具新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5页
汽车模具新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5页
汽车模具新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5页
汽车模具新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5页
汽车模具新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模具新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模具新设计(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概 述 1.1 现代汽车模具设计 1.2 汽车模具制造特点 覆盖件实例 1.1 现代汽车模具设计 覆盖件的含义: 覆盖件主要指覆盖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构成驾驶室及构成车身的 一些零件,如轿车的挡泥板、顶盖、车门外板、发动机盖、水箱盖、行 李箱盖、骨架等。 覆盖件组装后构成了车身或驾驶室的全部外部和内部形状,它既 是外观装饰性零件,又是封闭薄壳的受力零件。覆盖件的制造是汽车车 身制造的关键环节。 覆盖件表面一般都具有装饰性,除考虑好用、好修、好造外,要 求美观大方。 覆盖件与一般冲压件的区别: 材料薄、形状复杂(多为立体曲面),结构尺寸大,尺寸精度 高,因此冲压工艺编制、冲模设计、冲模制

2、造工艺都有一些特殊的要 求,冲压设计中常把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研究。 覆盖件的表示方法 由于覆盖件多为复杂的空间曲面,不能用几个视图或剖面就把覆盖 件各点的位置和尺寸表达清楚。还必须辅以主模型或直接利用计算机几 何造型技术,用解析数学式和坐标数据信息来表示汽车覆盖件的完整形 状尺寸,从而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 (一)覆盖件图 与主模型 1.汽车线 覆盖件及汽车车身(包括飞机、船体)的图形都是以三组 互相正交的直线为基准来绘制的,这三组基准线在汽车制造行业就称为 汽车线。 (1)水平线 常简写为 WL 。它是以底盘表面为零点。 (2)纵 线 简写 为 BL 。 它是以车身中心为零点 ,向两侧标注。

3、(3)横 线 简写 为 TL 。它是以前轴(轮)中心为零点。 以汽车线为基准绘图,尺寸线较简单 ,便于表明 零件的坐标位置和安装位置, 并且由于车身零件在 制造过程 中常以汽车线为基准,这样使设计、绘图 与制造统一 。 覆盖件的表示方法 2. 覆盖件图 覆盖件图是以汽车线为基准,仅表示一些主要投影关系,标注覆盖 件 的外轮廊尺寸及某些 孔、凸包的特征尺寸的图样。它不能将覆盖件所有相 关 点的位置都表示出 来,否则将使图形繁乱、尺寸线过多而模糊不清,难以使用 。 3. 覆盖件的主模型 覆盖件的主模型(简称主模型)是覆盖件图的补充,它能够 真正完整地表示覆盖件的立体模型。 主模型是按主图板上的投影

4、图和面图做出单个覆盖件内表面形状的立体模型 。 为了满足制造模具的需要,主模型都是按覆盖件内表面形状来制作的,如要按 覆盖件外表面形状来制作主模型,必须特别提出并加注说明。主模型既是制造 覆盖件冲模、焊装夹具和检验夹具的标准,又是覆盖件检查、焊装夹具和检验 夹具调整的不可缺少的标准样品。一般由容易加工、具有一定硬度和不易变形 材料来制造,常用的主模型材料有木材和塑料两类。 (二)计算机几何造型(数据模型) 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几何造型技术来设计和表示汽车覆盖 件已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它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设计方法和图样。常用的曲面可 用曲线生成方法得到,也可用一些拟合、倒圆、修剪、延伸

5、等方法来间接生成 曲面。 覆盖件特点和要求 覆盖件应满足的条件: 1.良好的表面质量; 2.符合要求的几何尺寸和曲面形状 3.要有足够的刚性; 4.良好的工艺性。 覆盖件主要冲压工序: 覆盖件的主要冲压工序有:落料、拉延、校形、 修边、切断、翻边、冲孔等。其中最关键的工序是 拉延工序。 1-发动机罩前支撑板; 2-固定框架; 3-前群板; 4-前框架; 5-前翼子板; 6-地板总成 ;7- 门槛; 8-前门;9-后门; 10-车轮挡泥板; 11-后翼子板; 12-后围板; 13-行李舱盖 ; 14-后立柱; 15-后围上盖板; 16- 后窗台板; 17-上边梁; 18-顶盖; 19-中立柱;

6、20 -前立柱; 21-前围侧板;22-前围板; 23-前围上盖板; 24-前挡泥板; 25-发动机罩; 26-门窗框 覆盖件的结构特征与成形特点 覆盖件的结构特征(如图1.1) 分类:按功能和部位分类,可分为外部覆盖 件、内部覆盖件和骨架件(结构件)三类。外部 覆盖件和骨架类覆盖件的外观质量有特殊要求, 内部覆盖件的形状往往更复杂。 按成形性质分: 深拉深成形(油箱)、胀形拉深成形(翼子 板)、浅拉深成形(外门板)、弯曲成形(支架 、立柱)、弯曲成形(消音器隔板)。 覆盖件的结构特征 特征:和一般冲压件相比,覆盖件具有材料薄、形 状复杂、多为空间曲面且曲面间有较高的连接要 求、结构尺寸较大、

7、表面质量要求高、刚性好等特 点。 汽车覆盖件的形状看成是由若干个“基本形 状”(或其一部分)组成的。 这些“基本形状”有:直壁轴对称形状(包括变 异的直壁椭圆形状)、曲面轴对称形状、圆锥体形状 及盒形形状等。而每种基本形状都可分解成由法兰 形状、轮廓形状、侧壁形状、底部形状组成,图1.1 。 (a) (b) (c) (d) 图1.1 覆盖件的基本形状 (a)法兰形状; (b) 轮廓形状; (c) 侧壁形状; (d) 底部形状 覆盖件的成形特点 结构尺寸大;形状复杂;相对 厚度小 。 1.成形工序多:拉深为关键工序; 2.拉深是复合成形 :常采用一 次拉深; 3.拉深时变形不均匀:工艺补充、 拉

8、深筋; 4.大而稳定的压边力:双动压 床; 5.高强度、高质量、抗腐蚀的钢 板; 6. 覆盖件图样和主模型为依据。 ( 翼子板的多处翻边) 图图1.2 覆盖件拉深过过程示意图图 a) 坯料放入;b) 压边压边 ;c) 板料与凸模接触;d) 材料拉入;e) 压压型;f) 下止点;g) 卸 载载 成形特点 1)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时,内部的毛坯不是同时贴模,而是随着 冲压过程的进行而逐步贴模。 2)成形工序多。覆盖件的冲压工序一般要46道工序,多的有近 10多道工序。 拉深、修边和翻边是最基本的三道工序。 3)覆盖件拉深往往不是单纯的拉深,而是拉深、胀形、弯曲等的 复合成形。不论形状如何复杂,常采用

9、一次拉深成形。 4)拉深时变形不均匀,主要成形障碍是起皱和拉裂。为此,常采 用加工艺补充面和拉深筋等控制变形的措施。 5)需要较大和较稳定的压边力。所以,广泛采用双动压力机。 6)材料多采用如08钢等冲压性能好的钢板,且要求钢板表面质量 好、尺寸精度高。 7)制定覆盖件的拉深工艺和设计模具时,要以覆盖件图样和主模 型为依据。 覆盖件的成形分类 汽车车覆盖件的冲压压成形分类类以零件上易破裂或 起皱皱部位材料的主要变变形方式为为依据,并根据成 形零件的外形特征、变变形量大小、变变形特点以及 对对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可将汽车车覆盖件冲压压成 形分为为五类类: 深拉深成形类、胀形拉深成形类、浅拉深 成

10、形类、弯曲成形类和翻边成形类。 覆盖件的主要成形障碍及其防止措施 由于覆盖件形状复杂,多为非轴对称、非回转体的复杂 曲面形状零件,因而决定了拉深时的变形不均匀,所以拉深 时的起皱和开裂是主要成形障碍。 1.起皱及防皱措施 原因: 覆盖件的拉深过程中,当板料与凸模刚开始接触,板面 内就会产生压应力,随着拉深的进行,当压应力超过允许值 时,板料就会失稳起皱(如图1.2)。 防皱措施: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工艺补充材料或设置拉深筋。 开裂及防裂措施 2.开裂及防裂措施 原因: 是由于局部拉应力过大造成的,由于局部拉应力过大导 致局部大的胀形变形而开裂。 位置: 开裂主要发生在圆角部位,开裂部位的厚度变薄

11、很大如 凸模与坯料的接触面积过小、拉深阻力过大等都有可能导致 材料局部胀形变形过大而开裂 。 防裂措施: 为了防止开裂,应从覆盖件的结构、成形工艺以及模具 设计多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覆盖件的成形障碍的防止措施 (1) 覆盖件的结构上,可采取的措施有: 各圆角半径最好大一些、曲面形状在拉深方向的实际深 度应浅一些、各处深度均匀一些、形状尽量简单且变化尽量 平缓一些等。 (2)拉深工艺方面,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拉深方向尽量使凸模与坯料的接触面积大、合理的压料 面形状和压边力使压料面各部位阻力均匀适度、降低拉延深 度、开工艺孔和工艺切口等 (如图1.3)。 (3)模具设计上 可采取设计合理的拉深

12、筋、采用较大的模具圆角、使凸 模与凹模间隙合理等措施。 工艺方面主要措施 图图1.3工艺艺孔和工艺艺切口 1.2 汽车模具制造特点 覆盖件模具种类 1. 覆盖件拉深模 拉深模的典型结构 覆盖件拉深设备有单动压力机和双动压力机, 形状复杂的覆盖件必须采用双动压力机拉深 。 根据设备不同,覆盖件拉深模也可分为单动压 力机上覆盖件拉深模和双动压力机上覆盖件拉深模 。 (如图所示)分别为单动压力机上和双动压力机上覆 盖件拉深模的典型结构示意图。 单动压力机上覆盖件拉深模 双动压力机上覆盖件拉深模 2. 覆盖件修边模 覆盖件修边模就是特殊的冲裁模,与一般冲孔、 落料模的主要区别是:所要修边的冲压件形状复

13、 杂,模具分离刃口所在的位置可能是任意的空间曲 面;冲压件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分离过 程通常存在较大的侧向压力等。 修边模具的结构 修边模具的分类 覆盖件修边模可分为垂直修边模(图1.4)、水平 修边模和倾斜修边模(图1.5)。 图1.4垂直修边模 1-下模;2-凸模镶块;3-上模; 4-凹模镶块;5-卸件器 图1.5水平修边模和倾斜修边模 1、15-复位弹簧;2-下模;3-、16滑块;4、17-修边凹模;5、12-斜楔;6、13 凸模镶块;7-上模;8-卸件器; 10-螺钉;9-弹簧;11、14防磨板;18-背靠快 3.覆盖件翻边模 根据翻边模的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覆盖件的翻 边模可

14、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垂直翻边边模 (2)斜楔翻边边模 (3)斜模两面开花翻边边模 (4)斜楔圆圆周开花翻边边模 (5)斜楔两面向外翻边边模 (6)内外全开花翻边边模 图1.6 窗口插入式翻边凸模扩张结构 1、4-斜楔座;2、13-滑板;3、6-斜楔块;5-限位板;7、12-复位弹簧; 8、11- 滑块;9-翻边凸模;10-翻边凹模 图1.7 翻边凸模收缩与翻边凹模扩张结构 1、15-限位块;2-压块;3、4-斜楔块;5-滑块;6、12-弹簧;7-顶杆;8-翻边 凸模;9-压板;10-斜楔;11-翻边凹模;13-活动底板;14-下模座 图1.8斜楔两面开花式结构 1、7、9-斜楔;2-滑板

15、;3-滑块;4、5、16-弹簧;6-轴销;8-活动翻边凸模; 10-键;11-导套;12固定块;13-压件器;14-凸模座;15-定位块; 第 二 章 车身件的工艺设计 2.1 成形性的讨论 2.2 加工工艺和工序设计 2.1 成形性的讨论 众所周知,形状比较简单制件(圆或方形筒)可以通过计算拉深系数、翻边 系数等来判断成形的可能与否,覆盖件的某些局部也可借鉴这些资料。但由于 覆盖件往往形状不规则,仅用简单制件的资料判断是不确切的,也是不够的。 比较好的方法是参考积累下来的已生产过的类似零件数据来判断,这些数据中 最有价值的是根据划圆形网格试验得到的数据。 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计算延伸率来判断覆盖件能 否成形(胀形还是拉 深,或者两者的某种组合,见图 。 具体做法是在制件最深部位以间距50100mm 取若干断面,分别计算延伸率 (这 时不考虑压边圈下凸缘部分材料流入的影响),参照表所列胀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