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8699075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第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经济学第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经济学第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经济学第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经济学第章失业与通货膨胀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第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第章失业与通货膨胀(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复习与思考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失 业 通货膨胀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一、失业的数据 1.失业: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 2. 充分就业 :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中消除了非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u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 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会高一些) 此时社会处于充分就

2、业状态。 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 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 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成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衡量指标: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2004年美国人口的分类 成年人口 (2.234亿亿) 劳动劳动 力 (1.474 亿亿) 就业业者 (1.393 亿亿) 非劳动劳动 力 (0.76亿亿) 失业业者 (0.081亿亿) 16岁以上的成年人分为: 就业者 失业者 非劳动力 (全日制学生、家务劳动者、 退休人员) 计算2004年美国: 1.失业率 2.劳动力参与率 如何衡量失业? 计算2004年美国的失业率和劳动力参工率 失业

3、率 = 劳动力参与率 = 失业人数 100% 劳动力人数 劳动力人数 100% 成年人口数 20042004年,有年,有66%66%的美国成年人(男性和女性)进入了劳动市场,这些劳的美国成年人(男性和女性)进入了劳动市场,这些劳 动市场参与者中,有动市场参与者中,有5.5%5.5%的人没有工作。的人没有工作。 0.081 100% = 5.5% 1.474 1.474 = 100% = 66% 2.234 案例研究:美国1950年以来男性和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100 80 60 40 20 0 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2000 劳动参与率(%) W

4、omen Men 19952005 男性 女性 在过去的50多年中,更多的女性进入了劳动力市场, 而一些男性则离开了劳动力队伍。 87% 73% 33% 59% 例题: P636,第20章习题8 答案: (1) 劳动力人数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1.2+0.1 =1.3(亿) (2) (3) 中国的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2008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6万,失业率4.2% 登记失业率不高,但实际上失业率是比较高的。下岗职工没有登记,农民工失 业人口没有登记。 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我国长期面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供求 缺口在1200万左右。 以高

5、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就业问题突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2亿,随着城市化推进,农村剩余劳 动力仍有1亿左右需要转移; 新增劳动年龄人口800万人/年;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下岗,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 2009年1月,美国人口3.05529亿人, 2008年10月,日本人口1.2776亿人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 年份研究生和本、专科招 生人数(万人) 增长率()高校毕业生 一次性就业率() 1996102.5293.7 1997106.413.7997.1 1998115.618.6576.8 1999168.946.0979.9 2000233.4638.228

6、2 2001284.821.9990 2002340.7619.6580 2003409.0920.0470 2004479.9717.3373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扩招, 大学毕业生一次性(6月毕业)就业率较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9962004年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数据 1997年6月,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 历经一年半。 二、失业的分类 1.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因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寻找发挥自己特长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 l对于家庭和个人,为过渡性的。 l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失业的分类 2.2

7、.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u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劳动力市场失衡) u 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失业者缺乏就业技能,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业空缺 u 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性的。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通 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u劳动力需求相对较低的原因: 技术变化; 消费者偏好变化; 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问题思考: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P636 18章 第1题: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一些。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因 为劳动者转换工

8、作寻找发挥自己特长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摩擦性失业者可以胜 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加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的信息、协助劳动者家庭 搬家都有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 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 这些部门工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失业的分类 3.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凯恩斯对需求不足的失业的解释:

9、 n以MPC递减规律来说明消费需求不足; n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n对货币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n消费、投资需求的不足 n总需求不足 n周期性失业 说明投资需求不足。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P608) 10 8 6 4 2 0 19701975196019651980198519902005 失业率 19952000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失业业率 自然失业率 5.5%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表示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

10、稳定状态 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态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态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美国美国1960196020052005年的自然失业率为年的自然失业率为5.5%5.5% 自然失业率的表示方式自然失业率的表示方式 设: N表示劳动力人数, E代表就业者人数, U代表失业者人数, 则NEU, 得到: 设 代表离职率,即每个月失去工作的就业者的比例。失去工作的人数为 设f代表就职率,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

11、失业者的比例。找到工作的人数为 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状态时:失去工作的人数 = 找到工作的人数 自然失业率: 考察劳动力在就业与失业之间的转换: U N 就业 employment 失业 unemployment 离开 leave 找到 found E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l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失业的解释 l竞争性劳动力市场 , l设 P1 N D SW W* NEN* 就业 自愿 失业 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 E 劳动供求曲线的均衡点为E 均衡的工资水平为W* 厂商愿意雇用的工人数量为NE 此时,另有(N* -NE)数量的工人,虽 然愿意工作,但要求的工资较高。 是自愿失业。 非出清的劳

12、动力市场:失业解释 在没有伸缩性工资的劳动力市场上。 设 P1 N D SW WE NEN* 就业 非自愿 失业 非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失业 E 一次经济波动使得劳动工资过高W* 寻找这个高工资的劳动力N2 但是企业愿意雇用的只有N1 。 出现劳动过剩(N2 N1 ) 为非自愿失业。 N2 W* N1 另外,还有非市场因素(法律、制度) 如最低工资法 阻止了真实工资的调整,从而导致失业。 最低工资法 工会和集体谈判 效率工资理论 案例研究:亨利福特支付每天5美元的工资 1903年亨利福特与11位其他投资者用2.8万美元的资金建立了福特汽车公司。 1914年,亨利福特支付工人每天5美元工资,是当时

13、平均工资的2倍。 亨利福特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 福特T型车于1908年10月1日推出,最初售价850美元。到了1921年,T 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 借助流水线,亨利福特“单一品种、超大规模”的战略得以实施。 T型车在20年内生产1500万辆,汽车从“富人专利”变成了大众消费品。 最低工资法 2005年,美国联邦法定的最低工资时薪5.15美元。一些认 为条件成熟的州,通过州立法,调高了本州的最低工资。 在美国的50个州中,有17个州的最低工资高于联邦规定, 高的时薪达到7美元。 当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水平时,就会产生失业。 中国部分城市最低工资

14、上海从2006年9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为750元/月。 深圳市2006年度最低工资为:特区内810元/月; 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最低工资为700元/月。 武汉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 中心城区580元/月, 远城区460元/月。 第三节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1)对个人来说,非自愿失业会使得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2)对社会来说,一方面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另一方面,失业率过高也 会影响社会安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3)对国家来说,失业率上升,就业降低,国民收入减少。 当出现严重失业的时候,产量损失很大,收入急剧下降当出现严重失业的

15、时候,产量损失很大,收入急剧下降 就像大量的汽车、房屋、衣服就像大量的汽车、房屋、衣服 及其他商品被简单地扔进大海一样。及其他商品被简单地扔进大海一样。 在高失业期间的损失是现代经济中有文献记载的最大浪费。在高失业期间的损失是现代经济中有文献记载的最大浪费。P611P611表表18181 1 失业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退化:较多的心脏病、酗酒和自杀。对许多人来说,非自愿失业失业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退化:较多的心脏病、酗酒和自杀。对许多人来说,非自愿失业 会对他们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灵创伤。会对他们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灵创伤。 一、失业的影响一、失业的影响 二、二、奥肯定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分析 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 失业率与GDP增长率有稳定的相关关系。 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设实际产出为y,潜在产出为yf, 实际失业率为u,自然失业率为u*, 为0的参数: 例如:实际失业率为8%,自然失业率为6%,由奥肯定律得, 实际GDP比潜在GDP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