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866901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可行性报告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子系2002年3月一、专业改革背景(一)专业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职业教育提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教育部1998年12月24日制定,国务院1999年1月13日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五大提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

2、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尤其是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后,将高等职业培养目标定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确立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并从1999年秋季开始明显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使高等职业教育经历十多年试点阶段后,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时代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此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3、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再次重申: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都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以单一标准为导向,按单一模式培养单一类型的人才,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过去长期以来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以致在教育结构上也形成了不合理的分布,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从大学生到研

4、究生培养的大多是理论型、研究型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这一问题逐步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教育结构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将对我国教育与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经济建设所需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强调的是应用型、工艺型人才的培养。因而高职毕业生的出路在“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结合部。即高职毕业生既可以加入劳动者大军,又可以加入专门人才队伍。进一步调整职业教育体制,推进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努力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

5、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要重点大力发展。这是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推迟就业及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是适应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犷经济向集约化经济转变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学习社会化,高新技术应用为知识经济服务的时代特征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应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产业服务。产业服务只是将产业开发的成果应用到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各种管理领域中去,产业服务领域十分宽广,高职教育必需以产业为依托,

6、必须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使计算机应用专业能够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二)专业教学改革的行业背景和社会背景1、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应用人才,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1),珠三角地区是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但据调查许多企业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文字处理方面,其作用仅仅是相当于一台打字机,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这种状况是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计算机应用性人才十分缺少。高级的专业人才主要从事专业

7、方向的设计及应用,而一般的计算机使用人员希望有一个介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完善的应用平台,并有需要享受良好服务的愿望。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正好能胜任这方面的工作,他们能开发出一些基础程序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降低计算机的操作难度,通过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维护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互联网上为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宣传以及信息的收集提供帮助。完善各企业计算机的应用,急需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性人才,培养高素质的高级计算机应用性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需要。(2)突出专业培养的应用特色,是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院是地方政府开办的一所高职院校,多年来一直立足番禺,辐射广东,为地方和社会各行业培养生产、

8、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办好计算机类专业,,先后组织专人深入企业、科研单位和计算机公司进行调研,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和行业特点,决定对原计算机专业实施改造,设置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其专业的培养突出了高级应用的特色,不同于中专注重于基础应用和本科院校注重专业研究人才的培养,适应了IT行业和市场的需求。2、专业教学改革,是专业教学实践的必然结果我们在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教学中发现,一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教材和教学设备、师资状况应更好地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二是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形成了由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

9、应用等组成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职业岗位群,单一的专业培养目标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市场的需求。三是岗位分工越来越细,岗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因此,计算机类各专业必须采取多专业方向的改革措施。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正是在总结多年来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经验,实现专业教学改革,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所以,如何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已是该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首要任务。3、专业教学改革,是适应国家信息产业(IT)发展的必然结果IT行业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强大的研究开发力量,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行业。这是一个新兴的

10、领域,它的发展方兴未艾,在21世纪将有广阔的前景。这一领域的大力发展,需要大批掌握最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较高素养、富有开拓创业精神的就业者。正是由于计算机行业工作岗位待遇高、技术新、工作环境好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首选的就业领域,也是广大高中生及家长报考高等院校时的热门专业。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日前在沪指出,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信息产业以年平均25的速度递增,领先于其它产业,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格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工作、思维、生活和娱

11、乐方式。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视像等技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信息技术日益向数字化、个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潜藏在物质运动中的巨大信息资源不断被发掘出来并获得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生产力的突出代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根据市场分析,在我国,IT行业存在专业划分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现象。IT行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宝塔形的,位于宝塔顶部的是高级人才,包括高级开发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宝塔底部的则是大量基础人才,但现在我国状况恰好相反,为中间大、两头小。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和大量培养软件工程师是当务之急。因此如何改变

12、我国IT行业存在的“高能低用”的现象,如何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专业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行业需求从事基础工作的专门人才,是适应国家信息产业(IT)发展的必然结果。4、专业教学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使用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来不管大学、大专,基本上都是学科型的培养模式,要求在学校期间,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是重理论轻实践;毕业分配进入社会后,经过不断地岗位锻练才能适应岗位。尽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有发展后劲,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造成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浪费;其次真正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人才的培养不能适

13、应相应的岗位群,培养的人才专业技术能力不高,影响整个社会和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快专业改革,尽快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二,社会需求预测分析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具有稳定和发展的社会需求当前市场对计算机软件、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许多企业不得不聘用一些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根据国家人力资源部门对2002年的广东人才市场分析(广东60%人才在珠三角地区),需求量最大的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约占总需求的30%,其中网络方面的技术人才又占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40%,据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后几年该比例还将增加。当前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人才市场急需计算机

14、应用领域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如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软件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试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安装与配置,网络工程施工与管理,网络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站建设,项目管理,产品销售,信息集成、组织、处理、制作、发布与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管理,电子政务平台管理等。(1)珠三角信息化建设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2002年中国信息技术年会”发布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报告指出:“2002年中国主流IT产品技术在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产品技术水平总体平稳上升,网络通信技术水平则迅速提高”。随着我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15、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政府网、企业网、校园网建设方兴未艾,拿番禺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来说:从2001年起,全区通信管道实行统一规划并实施集约化管理,目前,全区已建成集约化市政通信管道600公里管程,敷设政府通信光缆达3000纤芯公里;全区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5G,互联网用户数达10万户;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了72.28,增长了27%。重点投资建设以一个专网、一个平台、二个网站、六个中心、多个应用系统为基本框架构筑的电子政府。番禺区政府办公自动化光纤专网已实现了信息中心与全区32个职能部门和2个镇(街)的光纤联网,该专网目前已有2100多个信息点,1200多台电脑终端,随着光纤

16、的不断铺设,网络还将不断扩大。到2004年3月将实现全区光纤联网,实现镇村办公自动化联网。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就业岗位。(2) 珠三角发达的电子制造业和高速增长的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IT蓝领”。近年来,在广交会、东莞电博会、深圳高交会、惠州数码节等颇具影响力的盛会上,电子资讯产业大唱主角。在这些会展的组合带动下,以广州、东莞、深圳、惠州为中心的电子资讯产业带集聚效应日益明显,逐步形成“电子资讯走廊”的基本骨架。目前,作为亚洲电子信息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其产品产值已占到广东全省的七成以上。特别是现已初步形成以电脑周边零组件为核心的产业群体和企业上、中、下游分工体系,这种由台商主导研发、接单,内地企业投资生产,香港出货的运作模式,以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特色,获得了全球知名厂商的大量采购及合作。以电脑周边产品为例,台湾在这一地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