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移情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28218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移情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移情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移情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移情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移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移情(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审美移情秦林臣摘要:审美欣赏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行为,即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一般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想像,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审美欣赏在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移情也正是审美欣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心理活动。使得美学在自由体验中形成的对新生的东西的阐释呈现出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形态。而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是审美过程中移情作用的表现, 审美主体将自己的感情向审美对象方向转移, 从而使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心目中就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关键词: 审美 移情 审美欣赏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行为,即是指审美主体

2、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一般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想像,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审美欣赏在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移情也正是审美欣赏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心理活动西方移情说,特别强调在审美欣赏活动中,审美主体将自身情感移入客体,作对象化观照,从而使审美欣赏成为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立普斯指出:“审美享受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是在一个与我不同的感性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即把自我移入对象中去。参考文献【1】 岳介先 1994. 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 江淮论坛,1】这种经验最为普通,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审美欣赏也是一个复杂问题,它既包含情感

3、因素,也包含理智因素对审美欣赏,应当充分强调心理因素在我们对艺术作品和自然美的反应中所发挥的作用移情正是审美欣赏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审美欣赏的把握。所谓移情(Empathey),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观照审美对象时,就会产生把我们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作为一种要求主客观相统一的现象, 审美必定要融合进人的主观感情, 正因为主观感情的加入, 使得美学在自由体验中形成的对新生的东西的阐释呈现出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形态。由原始人的物体形态色彩之美到今天日常生活的美, 审美是在人的情感中不断发展的。

4、既然是情感的宣泄, 那么审美的情感性也就成为其一个重要的特征了。人们在劳动中得出劳动美学说, 在绘画中得出绘画美, 在音乐中得出乐感的美所有的美所倾注的人的感情, 就是一种移情。移情说是以主观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的, 这种学说认为美并非事物固有的主观属性, 而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 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过分强调主观很容易导致审美的神秘化和片面化。“我们把自己完全沉没到事物里去, 并且也把事物沉没到自我里去: 我们同高榆一起昂然挺立, 同大风一起狂吼, 和波浪一起拍打岸石【】 朱光潜 197 9 西方美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因为主观感情的主导作用, 使得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人对于审

5、美呈现不同的见解。比如, 二三十年代, 鲁迅的小说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黑暗的现实和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 但是其小说却多次成为禁刊, 其人也成为国民党拘捕对象。并不是鲁迅小说缺乏艺术的美, 而是因为这种美不符合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 在统治阶级的主观意识掩盖其小说本身所有的艺术美时, 移情审美便成为一种缺陷与落后。而“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句话同样表达了一种审美经验, 可以适当肯定;但需要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宜过分强调。首先应该排除一种容易混淆的情况。汉乐府陌上桑:“罗敷喜蚕桑, 采桑城南隅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归来向怒怨,但坐观罗敷。”在这

6、首乐府中, 罗敷姿容超群, 本身就貌若西施; 那些惊艳失态的男子, 都是美的欣赏者而非特定的“情人”。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对这种情况是不适用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是审美过程中移情作用的表现。“观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审美主体( 热恋中的情人) 将自己的感情向审美对象( 被热恋的女子) 方向转移。结果, 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心目中的意象带上了审美主体的感情色彩, 一个姿色平平的女子, 也就会像西施一样倾国倾城,感人心魄。移情作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审美现象, 对于理解和进行审美活动有好处。但是, 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夸大移情作用, 就会陷入唯心主义泥坑。“你在理想中先酝酿

7、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 然后把它外射到你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骸。你只见到精灵, 所以觉得无瑕可指; 旁人冷眼旁观, 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 你爱上她, 真的有些奇怪”【】 方蔚林, 1994,5 论审美移情湖北大学学报,1994,5这是朱光潜早年的论见。如果审美主体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理想中尽善尽美的女子形象转移到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爱人身上, 从而觉得对方尽善尽美, 无瑕可指。这种情况明显将移情作用绝对化了,是完全错误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过程中相互作用。审美主体围绕审美对象而活动, 审美对象则约束审美主体的主观随意性。马克思说得尤其透辟: “在生产中, 人

8、客体化了, 在人中, 物主体化了【】 夏之放李衍柱赵勇等 ,2005 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这原是针对物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与生产物的关系而言的, 但它所传达出来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道理, 对于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关系, 同样是适用的。十九世纪美国诗人白朗宁初次见到比她大六岁的姑娘巴莉特时, 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残疾的病人”: “可怜瘦小的病模样, 蜷伏在她的沙发上, 贵客来都不能欠身让坐一双深沉的大眼睛透着几分哀怨的神色。”她的外形甚至比不上一般的美国姑娘。但是, 白朗宁疯狂地爱上了她。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巴莉特从小聪明好学, 学会了古

9、希腊文、拉丁文和欧洲好些国家的语言, 并且翻译文学作品。她写诗、出版诗集, “在文学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剥削提出了控诉”。“她的热情、她的活泼的想象、清丽的笔调、戏剧性的意趣都在这诗集里表现出来。”白朗宁读到了巴莉特的作品, “强烈的喜悦流遍他的全身”。受到“汹涌的热情驱使”, 白朗宁给巴莉特写出了第一封信: “你那生气蓬勃的伟大的诗篇, 已渗入我的身心, 化作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它的每一朵奇葩都在我心里生下根、发了芽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此后, 两人不断通信, “他们发觉他们俩处处都是情投意合”。结婚以后,巴莉特继续写诗、出诗集, 倾注着“对于一个美丽而苦难的国家的满腔热情

10、”。在以后, “她和丈夫有时不顾自身的安危, 参与了意大利爱国志士反抗奥地利的秘密讨论, 有时还帮助在逃的政治犯。”随着岁月的流逝, 这一双夫妇感情弥笃。他俩共同度过了“十五年的幸福生活, 在这十五年中, 从不知道有一天的分离。”( 方平) 巴莉特始终是白朗宁心目中的“西施”。这里的移情作用, 完全可以做唯物主义的解释。情人眼里的西施, 仅仅存在于情人的心目中。审美主体不可能凭借自己的感情改变审美对象的真实形象, 而只能在审美过程中向审美对象移入自己心目中的意象, 并且误以为这带有自己感情色彩的意象就是对方的真实形象。情人眼里浮现的西施, 不过是情人的错觉。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跟审美活动特性相

11、关。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观照是带整体性的, 审美主体的美感是对审美对象整体的美感。如果审美对象的主导性属性是美的, 其整体形象也是美的; 个别从属性属性不佳, 不足以破坏整体形象【】 周政文 ,2006,1 审美与移情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审美主体感情强烈, 执着地关注和欣赏审美对象主导性属性的美、整体的美, 更会将某些从属性属性置于无足轻重的位置, 甚至出于怜惜之情而欣然接受这些不佳的属性。“一条之枯, 不损繁林之翁蔼; 荞麦冬生, 无解毕发之肃杀; 西施有所恶而不能减其美者, 美多也; 嫫母有所善而不能救其丑者, 丑笃也【】 蒋孔阳 2000 中西艺术与中西美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晋 抱朴子) 巴莉特的才智、诗艺、对社会的见解和热情等, 使白朗宁激动不已, 这些主导性属性十分突出, 给人美感。她在他心目中的意象十分美。至于病患这种情况, 不仅被熠熠生辉的意象整体掩盖住了, 甚至成为她精神振奋、自强不息的反衬。白朗宁夫妇的事例给“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 做了一个良好的注解。因此, 我们在运用移情审美审视事物时, 既要充分发扬其对艺术的想象, 追求心灵与事物的和谐统一, 移情于美, 情景交融, 又要注意避免移情审美的片面性、主观性, 客观地评价作为事物固有属性的美。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