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118555404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16 甬 SS-01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6.10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16 甬 SS-01主编单位: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宁波市气象台批准单位: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前 言为贯彻落实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宁波市实际,深化、细化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指南的要求,指导和促进宁波市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特编制本导则。本导则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设标准、规划指引、设计指引、评估指引、典型设施、相关计算及 附录。本导则由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

2、员会负责管理,由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以上单位,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导则引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北京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DB11/685-2013)及各相关地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中的部分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导则主编单位: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导则参编单位: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宁波市气象台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姚吉 应京强 张稳妥 吴天明 王亦哲宓益磊 冯华洋 陈发涛 王坤 丁烨毅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邵建惠 王思思 毛坤 忻建刚 蔡建

3、明赵萍 王贤萍目录1 总则12 术语33 建设标准83.1 一般规定83.2 主要标准93.3 建议性标准94 规划指引134.1 总体规划控制目标与编制要点134.2 专项规划编制要点134.3 详细规划编制要点195 设计指引215.1 一般规定215.2 建筑与小区225.3 城市道路305.4 城市绿地及广场345.5 城市水系396 评估指引437 典型设施477.1 技术类型分类与选型477.2 透水路面487.3 生态滤水带497.4 植草沟527.5 绿色屋顶558 相关计算589.附录721总则1.0.1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 推动宁波市海绵城

4、市的科学建设,指导相关规划编制、建设项目设计及职能部门的技术审查,特制订本导则。1.0.2 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1.0.3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贯彻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海绵城市建设包括“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涵盖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1.0.4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指导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海绵城市相关内容的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1.0.5 宁波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区排水防涝、水污

5、染防治和雨水利用的需求。1.0.6 各类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应当体现宁波市的地域特点,并采用本地化的参数(设计雨型、土壤渗透系数等)和资源进行设计。1.0.7 海绵城市设施规划设计中,应与项目相应的园林、建筑、给排水、水利、结构、道路、经济等相关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1.0.8 海绵城市建设应符合宁波市各层次城市规划的要求,并优先采用非工程性措施,海绵城市建设的各类工程措施之间应有效协同,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其景观效果。1.0.9 海绵城市的各类工程设施应与市政排水系统合理衔接,且不应降低市政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标准,城市雨水管渠和泵站的设95计重现期、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仍然应当按室外排水设计

6、规范(GB50014)中的相关标准执行。1.0.10 特殊污染源地区(地面易累积污染物的化工厂、制药厂、金属冶炼加工厂、传染病医院、油气库、加油加气站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采用以滞蓄、净化为主的海绵城市设施。如需建设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除适用本规划设计导则外,还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避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1.0.11 陡坡坍塌、滑坡灾害易发的危险场所;对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易造成危害的场所;其他有安全隐患场所不适用本规划设计导则。1.0.12 海绵城市设施收集的回用雨水宜就地回用,水质应达到国家、地方相应的规定,并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水质标准。1.0.13 海绵城市设施应采取确保安全、使用和

7、维护方便的措施。1.0.14 本导则自批准公布之日起生效。随着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和实践,应及时总结并对本导则内容进行逐步完善和优化。1.0.15 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除满足本导则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宁波市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当本导则要求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矛盾时,以国家现行标准、规范为准。2.0.1 海绵城市 sponge city2术语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2.0.2 低影响开发(LID) low impact develop

8、ment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其核心是基于源头控制和延缓冲击负荷的概念,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城镇排水系统,合理利用景观空间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减少城镇面源污染。2.0.3 低影响开发设施 low impact development facilities根据低影响开发原则设计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工程设施的统称,包括透水路面、渗井、渗渠、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下沉式绿地、屋顶绿化、调蓄池、人工湿地、植被缓冲带、砂滤系统等。2.0.4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

9、分析计算,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2.0.5 年径流污染削减率 annual runoff pollution removal rate雨水经过预处理措施和低影响开发设施物理沉淀、生物净化等作用,场地内累计多年平均得到控制的雨水径流污染物总量占多年平均雨水径流污染物总量的比例。2.0.6 设计降雨量 design rainfall depth为实现一定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海绵城市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 表示。

10、2.0.7 流量径流系数 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总量与降雨量之比。2.0.8 雨量径流系数 volu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2.0.9 雨水调蓄 stormwater detention ,retention and storage雨水存储和调节的统称。2.0.10 雨水储存 stormwater storage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2.0.11 雨水调节 stormwater detention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调节)一定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

11、值径流量、延长排放时间,但不减少排放总量。2.0.12 雨水滞蓄 stormwater retention在降雨期间滞留和储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的入渗、蒸发并收集回用。2.0.13 下垫面 underlying surface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2.0.14 硬化地面 impervious pavement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地面,硬化地面不包括绿地、水面、屋面等下垫面。2.0.15 面源污染 diffuse pollution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 使受纳水体遭污染的现象。2.0.16 初期雨水径流 first

12、flush单场降雨初期产生的一定量的降雨径流。2.0.17 土壤渗透系数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oil单位水力坡度下水的稳定渗透速度。2.0.18 下沉式绿地 depressed green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下沉式绿地和广义下沉式绿地,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 200 mm 以内的绿地; 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2.0.

13、19 下沉式绿地率 depressed green ratio下沉式绿地面积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2.0.20 绿色屋顶(种植屋面)green roof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表层植物、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具有一定景观效应的绿化屋面。2.0.21 绿色屋顶覆盖率 green roof ratio绿色屋顶面积占屋顶总面积的比例。2.0.22 透水路面结构 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分为半透水路面结构和全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只能够渗透至面层或基层(或垫层)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半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能够直接通过道路的面层和基

14、层(或垫层)向下渗透至路基中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全透水路面结构。2.0.23 透水路面率 proportion of permeable paving透水地面占硬化地面的比例。2.0.24 铺装层容水量 water storage capacity of pavement layer单位面积透水地面铺装层可容纳雨水的最大量。2.0.25 透水铺装路面 pervious pavement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2.0.26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由具有较大空隙的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面雨水进入路面(或路基)的一

15、类混凝土路面。2.0.27 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pervious asphalt pavement由较大空隙率混合材料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面雨水进入路面(或路基)的一类沥青路面。2.0.28 人工湿地 constructed wetland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以雨水沉淀、过滤、净化和调蓄以及生态景观功能为主,人为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和沉水植被、动物和水体组成的复合体。2.0.29 植草沟 grass swale可以转输雨水,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2.0.30 生物滞留设施 bioretention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留、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由植物层、蓄水层、土壤层、过滤层构成。包括:生态滤水带、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生物滞留设施是广义下沉式绿地中的一种。2.0.31 渗透弃流井 infiltration-rem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