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57542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语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语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语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言文语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言文语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语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语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2011高考文言文第二段练习汇编一、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2011.) 稼说送张琥 苏轼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继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

2、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注】锄耰铚艾:四种农具。得:此指中进士。22第段中与“寸寸而取之”相反的农作方法是。(2分)23第段作者写“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这一句的目的是_。(2分)24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您离开这里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啊!B您离开这里后想必会致力于学习吧!

3、C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D您想必会摆脱这种状况好好学习吧!25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326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2010 )九 疑 山 图 记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

4、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表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注】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表:标记。22第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23简析第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

5、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2009)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曰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於钦、宾二州,於宾者,行商陆运致之北方;於钦者,舶商海运致之东方。蜀亦有桂,天其以为西方所资欤?桂之用於药,尚矣,枝能发散,肉能补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发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救里最良。肉桂者,温厚之气也,

6、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桂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见其薄也。以医家薄桂之谬,考於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异矣。又有桂心者,峻补药所用也。始剥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贴木多液之处,状如绖带,味最沉烈,於补益尤有功。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蘂乾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种桂五年乃可剥,春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剥之时也。桂叶比木樨叶稍大,背有直脉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23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取未放之蕊干之 ( ) 固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 )24与“桂之所产,古以名地”意思

7、最接近的一项是_(2分)A.因是桂的产地,自古以来就有名了。B.因是桂的产地,古时就把桂作地名。C.桂出产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地名。D.桂出产的地方,古时候就是个名胜。25.画浪线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2分)26.联系全文,概括壮的功用。(不超过12字)(2分) 27.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2008 )子赴友人孟诞先之约,以有此寻也。是时秋也,故曰“秋寻”。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积,山川澹而不媚。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浣衣洗钵也;比之夏,如辞贵游而侣韵士干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耻孤寒而露

8、英雄于夜雨疏灯也。天以此时新其位置,洗其烦秽,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动曰“悲秋”。予尝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尝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纸上,于悲夫悲秋者也。天下山水多矣,余不足以了其半,而辄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难去。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则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来而山山若遇也。予乘秋而出,先秋而归。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花棚草径,柳堤瓜架之间,亦可乐也。曰“秋寻”者,又以见秋而外皆家居也。诞先日:“子家居诗少,秋寻诗多,吾为子刻秋寻草。”注贵游:无官职的王公贵族。孤寒:贫寒无依靠的人。22第段画

9、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一年四季,好在哪里?(2分)23对“予悲夫悲秋者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对悲秋者的因秋而悲感到悲伤。B我与那个悲秋者有着强烈的共鸣。C我为悲秋者的情不由衷感到悲哀。D我为宋玉那样的悲秋者深感悲伤。24“悲秋”是古人常有的感慨,文中能体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字是_。(1分)25第段可分为两层,概括层次大意。(3分)(1)_ (2)_26本文首尾都提到“秋寻”,分析其作用。(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2007 ) 酌古论序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

10、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吾鄙人也,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注)铅椠:指写文章 较然:明显22.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 (1分)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

11、声。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24.“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 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 (2分)25.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 (2) 26.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2006)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

12、,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牑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n 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22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_和_。(2分)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3分)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

13、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24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25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2分)26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3分)七、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2005) 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座宾,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士家作文为,赤何独不然?盖章乘问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

14、词旁梭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赤断无攻坚持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而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如是又何虑文之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大将军得之以用兵,丈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22、作者以兵家术语_来阐述为文之道。(2分)23、根据文意,“笔奇”(笔部空则奇)、“词畅”(词旁插曲引则畅)的含义是(4分)笔奇:_词畅:_24、对“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2分)A、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对于其中所含意蕴就可以一览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