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历史材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5657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历史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改革历史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改革历史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改革历史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改革历史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历史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历史材料(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梭伦改革一、(2010深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材料三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

2、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房龙人类的故事(1)材料一反映出梭伦改革前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又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社会状况: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改变:颁布“解负令”。影响: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梭伦改革的中庸特点。颁布“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保护贵族特权。(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

3、伦改革最重要的影响。 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为西方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二、(2010福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材料二 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伯利克里

4、论雅典之所以伟大(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措施: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2)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没有。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三.(2010中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

5、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并据此谈一谈你对梭伦“智慧和公正”的看法。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建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民众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看法:梭伦改革体现了梭伦高超的

6、政治智慧。梭伦改革的基本路线是取消贵族特权但不消灭贵族,实际上他们仍有较高地位。允许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大力发展工商业;照顾平民大众的利益,但不完全满足平民的过激要求。这是一条能使雅典消除贵族专权的危害,同时又可大力发展工商业经济的道路,日后雅典政治发展基本沿着这条道路行进。梭伦改革也具有历史局限性,并不是完全公正的。由于实行财产等级制,下层公民不能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改革以后,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2)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影响: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专题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阅读

7、下列材料: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魏书卷四十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卷二十二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汉族和鲜卑族之间

8、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汉话、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决心坚定。(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改革就是推陈出新、除旧布新,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但改革的道路总是坎坷曲折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

9、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人教网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民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历史学习材料二 “冬,十月,丁未,诏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卖者坐如律。”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在改革前面临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2)试概括指出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实行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

10、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3)结合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分析导致其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种变化带来的主要社会影响是什么? 原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改革的结果。影响:顺应了时代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三、.(2010沈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

11、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魏书拓跋澄传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外部原因。平城没有承载大量人口所需的生活供应;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洛阳经济文化发达,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产生的影响。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其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四、阅读下列材料: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

12、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请回答:(1)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持怎样的看法?结合史实说明观点。看法: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使国家发展强大。史实:实行新制(均田制和租调制)、整顿吏制,革除旧俗(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等)。注重学习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和民族大融合。因此张之洞的看法符合史实,较为客观公正。(2)孝文帝改革顺应了什么历史潮流?改革从社会转型角度又有何处?潮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侧重于顺应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潮流;社会转型之处:实现了向封建化的转型。(3)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

13、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为什么?没有。各民族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发展,并逐渐融为一体。专题三王安石变法一、(2009广东高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

14、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二、.(2010宿迁模拟)阅读下列

15、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 (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针对“兵、农”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例)?这两项改革措施分别是为了改变北宋怎样的局面?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为了改变北宋积弱的局面。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等。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的局面。(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