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讲解稿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31567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讲解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讲解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讲解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讲解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讲解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讲解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美术史-元代美术讲解稿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内容是同样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一个历史时期,这就是是元朝。元朝虽然立国仅98年,但其发生的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大家所熟知。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辽、西夏、花剌子模、金等国 1274年,元军主帅伯颜帅军分兵三道攻陷宋都临安(浙江杭州)。1279年,金国降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势力,陆秀夫背着8岁的幼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十万军民投海自尽,南宋灭亡。宋丞相文天祥兵败被俘,被囚于大都三年之久,拒绝了元朝的招安,1

2、283年1月9日在大都从容就义,为后世所敬仰。元朝建立后,在经济方面,元朝对南宋的征服战争并没有对南方社会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南方经济文化发展势头也没有中断,杭州作为江浙行省首府,从一个政治上南北对峙、分裂而文化经济高度发达的南方偏安政权的首都,变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广袤的大一统帝国的南方统治中心,居住人口达到百万以上,要知道在中世纪这样规模的城市绝无仅有,即使到了20世纪初百万人口的城市在世界上也是不多的。威尼斯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在游记中描述杭州“这座城市的庄严和秀丽,堪为世界其它城市之冠。这里名胜古迹非常之多,使人们想象自己仿佛生活在天堂” 元朝时期的文人蒙古贵族

3、的统治,把广大的士人阶层排斥在政治之外。元朝有一段时间曾恢复过科举,但录取人数少不说,蒙古人和色目人在考试中还有优先录取权。即使科举得中,官职也不会多大。对学而优则仕的读书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在政治上失去前途,逼使元代一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在文学上获得成功。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因元代未设画院,除少数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这些文人多为南宋遗民,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元初以赵孟

4、頫、高克恭(回族)等为代表的士大夫画家,提倡复古,回归唐和北宋的传统,主张以书法笔意入画,因此开出重气韵、轻格律,注重主观抒情的元画风气。元代中晚期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家及朱德润等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推动画坛的发展,反映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广为流行。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至此形成。赵孟頫: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书法上赵孟頫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在艺术理论上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为元代文人

5、画的勃兴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技法上,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在绘画上博采唐宋绘画之长,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兼擅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工笔、写意、设色、水墨诸体兼备。代表作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秋郊饮马图、浴马图 。鹊华秋色图,赵孟頫,元代,图卷,纸本,设色画。纵:28.4 厘米,横:90.2 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卷描绘的是山东济南名山 华不注山和鹊山的秋天景色。“元四家”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

6、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 黄公望(1269-1354),常熟人,字子久,号大痴道人 50岁后隐居杭州,专心于山水画创作。黄公望得到舅舅赵孟頫的传授,融合宋代各大家之所长,到了晚年,又“卧青心,望白云”,深入到大自然中观察体悟,形成自己“气清质实,骨苍神腴”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性作品富春山居图,花了七年时间完成,高33厘米,横长396.6厘米。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景色收聚于笔下。画家中锋、侧锋兼施,尖笔、秃笔并用,长短干笔皴擦,湿笔披麻,浑成一体。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代表其晚年风格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

7、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5月18日,剩山图点交仪式在京举办,于6月1日在台北故宫与无用师卷合展。 王蒙(1308-1385),字叔明,湖州人,生活于元末明初,1368年,朱元璋推翻蒙元建立明朝,王蒙出任山东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累,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死于狱中。他从小向外祖父赵孟頫学画,长大后与黄公望、倪瓒多有交往。元末,张士诚据浙西,曾应聘为理问、长史,弃官后隐居黄鹤山(今余杭星桥),自号黄鹤山樵,过着“卧青山,望白

8、云”的悠闲生活。他作画喜用焦墨渴笔,点细碎苔点,画面繁密充实。他善画江南林木丰茂的景色,明董其昌推崇为天下第一山水王叔明。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春山读书图等。王蒙稚川移居图在2011年6月4日晚北京保利2011春拍夜场中,以4.02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当年春季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王蒙的存世作品中画黄鹤山的并不多,其中谷口春耕图(又名黄鹤草堂图)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件,王蒙的另一幅作品黄鹤山麓,就更真实地再现了黄鹤山的景象,其山脉,峰峦,沟壑几乎与黄鹤山实景无异,只是今日山脚下因为房地产的开发,画中景象已经荡然无存,令人遗憾。 在国家重视文化建设和建设文化大省的大背

9、景下,对王蒙的挖掘和研究,对黄鹤山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应该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相信王蒙和黄鹤山将继良渚玉文化、径山禅茶文化、超山的金石文化和梅文化、塘栖古镇的运河文化以后余杭新的文化亮点!吴镇(1280-1354),字仲圭 浙江嘉兴人,博学多识,性情孤傲,隐居乡里,在杭州以卖卜为生。绘画题材多为渔父、古木、竹石之类,善画山水、梅花。草书学巩光,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而又独出机杼,以雄强笔法辅以丰富墨法,自有一种苍茫沉郁、古厚纯朴之气。晚年则专写墨竹。传世作品有嘉禾八景图、水村图、溪山高隐图等。 倪瓒(130l-1374),元代画家、诗人,字元镇。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

10、 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 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代表作有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2015年3月,来自嘉善、常熟、锡山、平阳、富阳、余杭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负责人汇聚临平,举行“元四家”故里文艺交流座谈会,并就逐步形成“元四家”故里文艺交流常态,在相互学和借鉴中提升文艺创作水平达成“六地共识”。朝元图永乐宫在元朝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相传为道教祖师之一吕洞宾的故宅。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至今仍保留着元到明早期的道教壁画800余平方米,规模宏伟,精美壮丽,灿烂辉煌,是世界上罕见的艺术瑰宝。由马君祥等人绘制而成,内容描绘道府诸神朝谒元始天尊,故名“朝元”。构图宏阔,气势磅礴,个个神采奕奕,表情动作无一雷同。元时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