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来历及习俗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805222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的来历及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清明的来历及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清明的来历及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清明的来历及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清明的来历及习俗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的来历及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的来历及习俗(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医鉴办市医鉴办“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职工素质” ”系列讲座系列讲座 清明节的来历及习俗 济南市医鉴办 韩杰涛 2013.4.7 话说清明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 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 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 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 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 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

2、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 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 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 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 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 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 ,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 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 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 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 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

3、会相差两天。 清明节的意义与精神实质 清明节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是一个庄重的日子, 祭祖扫墓,一家人、一族人乃至整个民族,追贤思孝、认 祖归宗。在天空清、大地明的清明时节,站立在墓前,是 无尽的怀念。面对祖先的坟墓,在离祖先最近的地方,与 自己的亲人、祖先、先民对话:告慰故人、也告慰自己, 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将心灵得到释放,同时,收获一 种寄托,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生活。从祭奠亲人的扫墓活 动、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的祭祖活动,发展扩及缅怀英杰 ,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革命先烈。我们经常说 ,清明到,儿尽孝。我们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不能忘 本,内在是孝道的传递、弘扬,以及亲人之间的情感

4、联系 。这表现了强烈的道德感。 清明节的意义与精神实质 我们民族忠与孝的传统就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 息。同时,它又是一个欢快的节日。春游踏青, 播种希望。“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特定时空中,慎终追 远、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由此,增 强人们对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的认识,这也是对 青少年认识人生、思考人生的教育。人有生有死 ,人死了,活着的人要纪念他,更要很好地活下 去。这就是中华民族极为豁达、乐观的生死观。 我们要把这些仪式与传统坚持下去,成为一种自 觉,最终会成为一种可歌可泣的传统文化。 寒食节的来历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

5、称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 108天,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 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 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 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 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 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 血 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6、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 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 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 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 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 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 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 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 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 ,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 的晋文公。 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

7、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 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 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 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 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 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 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 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 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 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

8、阵, 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 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 血诗。 介子推-割肉奉君尽丹心 晋文公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 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 ”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 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 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 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 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 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戴柳插柳 清明节植树的

9、习俗,发端 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是什么原因使得平凡的柳 条有了如此非同寻常的身 价?有三种传说。其中之 一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 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 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 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 “清明柳”。三种说法有 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 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可以 避邪。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 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 ,还有踏青、荡秋千、踢 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 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 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 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 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 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 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 门前洒一条灰线,据

10、说可 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 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 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 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 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 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 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 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 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 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 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 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 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11、并相传至今 缅怀革命先烈 3月29日上午,英雄山革命烈士陵 园庄严肃穆,哀乐低回。局机关 27名工作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在 这里缅怀先烈,告慰英灵。在纪 念碑前,大家静静伫立,向革命 先烈默哀、鞠躬,并敬献花圈。 邓阳同志代表局机关全体人员致 悼词。 同志们表示,通过这次活 动,更加认识到了我们肩负的历 史责任,今后将继续继承先烈遗 志,学习先烈的精神,发扬优良 传统,为加快全市卫生改革与发 展、建设美丽泉城贡献力量。 局党委副书记高萍,纪委 书记郭忠青参加了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黄帝陵祭祖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 叫探春、寻春等。四 月清明,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 生机勃勃的景象,正

12、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 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 明踏青的习惯。 清明假期山东旅游入账127亿 本报济南讯 清明节期间,全省天气以晴朗为主, 气温清爽怡人,各地精心组织的春游活动丰富多彩 ,再加上高速免费等利好,助推省内旅游人气高涨 。据省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清明节三天假期,全省 共接待游客18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旅游收 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15.7%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 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 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 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 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 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 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 可以增进健康

13、,而且可以 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 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 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 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我国就有:“清明前 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 谚。 各地习俗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 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 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 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 、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 的习俗。 诗句名篇 诗句名篇 谚语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阴雨下了清明节, 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