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7095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综述(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夏季儿童常见传染病 的预防 春夏季常见的传染病春夏季常见的传染病 u消化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 ; u呼吸道传染病:水痘、风疹、麻疹、疱疹性咽峡炎、 乙脑、流脑、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 u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疥疮、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传染性疣等。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u定义: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 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u好发季节:春夏和夏秋 u传染性: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u潜伏期一般为2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突然发病; u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可有发热,12天内手、脚、

2、肛 周和口腔内出现疱疹; u 疱疹最初为米粒大小的红疹,很快在红疹的顶部形成小水 疱; u可自然痊愈,病程约710天。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皮疹特点手足口病皮疹特点 皮疹“三个四”特点: u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u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 u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水痘水痘 流行病学 u定义: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 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 u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飞沫及空气传播 u好发季节:冬春季 水痘水痘 临床表现 u典型水痘:皮疹出现前24h可呈现前驱症状,如轻、中度发 热,不适,厌食等

3、,幼儿常无前驱期 皮疹特点: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同 时能看到几个时期的疹子。 皮疹分布:向心性,躯干为主 粘膜皮疹:口腔、结膜、生殖器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风疹风疹 流行病学 u传染源:病人(唯一传染源) u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主要)、间接传播 u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 u好发季节:冬春季 u传染性: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 风疹风疹 临床表现 u潜伏期为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 有咽痛、轻咳和流涕; u浅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且伴有轻度触痛; u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 干部、手心、足心不出疹; u23日后皮疹消退,一般不遗留

4、色素沉着。 划痕实验 麻疹麻疹 定义 u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 传染性很强,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麻 疹粘膜斑(科氏斑)及全身皮肤出现斑丘疹为特征。 u属于国家规定的法定乙类传染病。 麻疹麻疹 流行病学 u好发季节:春秋季 u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 u易感人群:多见于6个月5岁小儿 u传染性: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内均具有传染性,前驱期传 染性最强 麻疹麻疹 临床表现 u潜伏期:一般为10天(618天),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u前驱期:一般为34天,表现为中度以上发热、咳漱,流涕 、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发疹前2448 h 出现科氏斑; u出疹期:

5、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出疹顺序至上而下,由内 向外出疹,先从耳后、脸面、上身、下身、四肢再至手、手 心; u恢复期: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逐渐开始消退。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 定义与流行病学 u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 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2008年纳入手足口病管理。 u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 散发或流行; u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u主要侵袭17岁儿童; u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表现 u高热(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 u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u颌下淋巴

6、结肿大或压痛; u 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咽弓上出现少数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 绕以红晕,但无出血点,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 腭,扁桃体,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 疡 。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 猩红热猩红热 流行病学 u定义:流行病学本病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主要多 见于515岁儿童。 u好发季节: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为高峰 u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儿童。 u传播方式:空气飞沫传播 猩红热猩红热 临床表现 u以高热、咽峡炎、多伴扁桃体肿大,杨梅舌、全身“酒汉” 样皮疹(皮疹24小时内迅速出齐,全身弥漫性针尖大小的猩 红色皮疹、 触之如粗砂纸状或天冷时的鸡皮样疹,

7、皮肤间 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疹后皮肤脱屑。 u少数人病后可有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 u需与药物性猩红热疹相鉴别 猩红热猩红热 流行病学 u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的携带者 u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 u易感人群: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 u好发季节:冬末春初 u好发场所:托幼机构和学校 u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 u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 u腮腺肿大是首发体征。可同时伴有或仅有颌下腺肿大; u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 缘不清,有疼痛及触痛; u肿痛在35天达高峰,1周 左

8、右消退,持续710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 u潜伏期约24h,最短14h甚或12h; u突然发病,眼内出现异物感或烧灼感及痒感后,眼部疼痛、 怕光、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浆液性; u结膜肿胀,弥漫性眼结膜充血,继而发生结膜下出血; u初期为单眼,很快累及另一只眼; u本病具有自限性,多于710日恢复。 传染病防控要点传染病防控要点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预防 控制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严格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p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食堂人员取得合格健康证明方可上 岗; p对新生要进行入园前的体格检查,健康者方可入园; p建立儿童传染病

9、预防控制制度 p加强健康教育,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宣传教育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p做好每日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p做好园内环境卫生、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 p儿童缺勤要追查,因病缺勤要登记。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环境卫生 u班级和活动室要坚持开窗通风;使用湿式清扫方法打扫卫生; u室内外每天小扫一次,每周大扫一次每日入园、离园时,要进行卫 生打扫,湿扫、湿抹; u餐(饮)具每次用后清洗及煮沸消毒 ;儿童一人两巾,每日清洗煮 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每日一人一床一被,2周一次清洗晾晒。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工作 个人卫生 u勤洗手

10、: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 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 u防飞沫:带有病菌和病毒的飞沫很容易进入血循环,使人得 病。 儿童传染病的家庭预防儿童传染病的家庭预防 科学营养 u平衡营养: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 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u多喝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儿童传染病的家庭预防儿童传染病的家庭预防 增强抵抗力 u科学穿衣:春捂秋冻;根据天气增减衣物; u适当锻炼: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 u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 儿童传染病的家庭预防儿童传染病的家庭预防 家庭卫生 u家庭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u 经常换洗衣被、毛巾等生活用品,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 。 儿童传染病的家庭预防儿童传染病的家庭预防 计划免疫 u托幼机构在办理入托手续时,均应查对预防接种证 ; u按规定及时进行规定的预防接种; u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要及时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