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96334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 柯长青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 提 要 本文通过对众多历史文献和地方志资料的分析来研究人类活动对射阳湖演变的 影响.结果表明,秦汉至南宋时期,范公堤、 运河对射阳湖由古 湖向淡水湖的演变影响很大,其中 以范公堤尤甚.由于运河决堤次数少,河流堆积于湖区的泥沙量有限,对射阳湖的淤积作用不大; 围湖造田对射阳湖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古射阳湖的面积还很大.黄河大规模夺淮的700多年间,尤 其是明

2、嘉隆以后射阳湖接受了大量黄河所携泥沙的沉积,不断缩小.运堤与湖堤的修建,使射阳湖 洪患不绝,填淤加速.开挖河道宣泄内水,以及围湖造田等也使射阳湖日益萎缩,走向分化、 解体, 至清末射阳湖已成了一个长条状的河道型湖泊,大部分地区已被淤为荡滩沼泽或者被开垦为农 田. 关键词 射阳湖 范公堤 围湖造田 河道疏浚 分类号 P343. 3 湖泊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域,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典型地区.湖泊的发展演变,除 与水文、 气候等自然环境变迁有关外,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 射阳湖曾经是苏北历史上著名的大湖,江苏五大湖之一.据研究,它是由 湖演变而 来2.历史上因受黄河夺淮、 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使

3、其经历了由大到小,由 “巨浸” 演变为 沼泽型湖泊,甚至近于消亡的剧烈的环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吸引了一些学者去探究其沧 桑巨变的原因和过程3 ,4.这些学者都侧重黄河夺淮这个自然因素对其演变的影响研究,在人 类活动对其影响的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和系统.基于此因,作者不再重复前人的研究工作,专门 从人类活动角度入手,深入、 系统地研究人类活动对射阳湖演变的影响. 射阳湖的演变可以以公元1128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段来探讨. 1128年以前,也就是秦汉 时代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淮前的1000多年间,由于在沿海地区修筑了捍海堰,成 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区域特征,因此这一时期称之为范公堤期5

4、. 1128年以后,黄河夺淮是射 阳湖演变的根本原因,因此这一时期称之为黄河夺淮期. 1 范公堤期的射阳湖 1. 1 范公堤对射阳湖的影响 由于海潮灾害不时危及沿海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为消除潮害,唐大历年间(766 - 779 年 ) , 淮南西道黜陟使李承带领人民筑海塘,称为 “常丰堰”.该堰位置,可能沿东岗一线,从盐城 附近向南延伸.它不仅保证了堤内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同时还能 “屏蔽盐灶”(宋史 河渠 第13卷 第2期 2001年6月 湖 泊 科 学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Vol. 13 ,No. 2 Jun. ,2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和南京大学

5、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2000 - 08 - 06 ;收到修改稿日期:2000 - 12 - 14.柯长青,1969年生,博士后.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志 ) . 宋天圣二年(1024年 ) , 兴化县令范仲淹征集民工和士兵,在唐 “常丰堰” 基础上重加修 筑,几经波折,终于在天圣六年(1028年)年春竣工.时隔不久,即宋至和年间(1054 - 1056年 ) , 海门知县沉起又 “筑堤七十里,自吕四至余西”(干隆通州志卷三 山

6、川志 ) . 在苏北平原沿海, 北起淮河南岸阜宁、 南至启东县吕四镇,几段捍海堤首尾相接,形成长达290km2的人工海堤. 由于范仲淹在人民中间的崇高威望,其后这条海堤即被统称为 “范公堤”.它是在早期的海岸线 东岗的基础上修建的,历代都有续修,是苏北平原东部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宋范公堤建成后,一方面阻挡了潮水入湖,使湖区的农业发展有了屏障保护,围湖造田、 屯 垦荒地的发展趋势比以前加快,对射阳湖的缩小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范公堤的修 筑,尤其是在堤身的原古潮汐水道处相继修建了涵闸,这样可以防止卤水内侵.盐城县所辖的 盐场从唐时的123个减少到宋时7个,充分说明这些人为的水利工程,对其

7、西平原内部的古 湖射阳湖的淡化作用是相当显著的. 再者,范公堤还可拦截淤积于射阳湖湖区的泥沙,使之不外泄,这对射阳湖的淤浅消亡起 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 2 运河与堤坝对射阳湖的影响 我国古代最早利用射阳湖兴航运之利者,首推春秋末期的吴王夫差,他开凿了沟通江淮之 水的人工河流 邗沟.随后,邗沟曾三次裁弯取直,前后都经过射阳湖,由此可见,当时射阳 湖成了江、 淮之间重要的水路联络通道.秦汉时期,盐铁业发达,本区还开挖有运盐河.隋代更 是大兴运工,开皇七年 (587 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其所经路线与上述不同,自扬州茱 萸湾东至宜陵,折向北经樊汊、 临泽,穿射阳湖而至末口入淮,这种开渠也

8、加强了湖区积水的外 泄.宋代的运道,在白马湖之南如隋时路线,白马湖之北改走由黄浦溪(古夹耶沟)入射阳湖,再 转折西北至末口入淮. 从上述各代运道的变化,可以看出当时的射阳湖与今高宝湖一带都是统一的湖体,运道的 变化只不过是对经过的湖道略作调整.由于当时沿运河从南到北地势是逐步降低的,使运河之 水流向淮河,容易使部分运道水深过浅.唐宋时代开始在运河沿线筑坝蓄水,构堰束水,以便调 蓄水位,利于运输.但在苏北运河全线大规模修筑运堤却始于宋代.如北宋初年,张纶修建高邮 之北运堤二百里.范文正公集卷六 泰州张侯祠颂 载:“高邮之北.漕河屡决,阻我粮道.破我 农亩,公于是作堤二百里,旁置石限,平其增损,以

9、均灌漕焉”.又 宋史 张纶传:“筑运堤二百 里于高邮北,旁锢巨石为塔,以泄横流”.张纶修建运堤及水门的目的是 “平其增损”,调节运河 水位. 运堤之兴废对射阳湖的影响甚大.运堤对高宝诸湖的湖水起了拦截作用.高、 宝诸湖及淮 水皆呈高屋建瓴之势,其后受黄河夺淮的影响,湖淮运时常溃决,淡流浸灌,对古 湖射阳湖的 淤积和淡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1. 3 围湖造田对射阳湖的影响 史书亦载汉宣帝时已将射阳湖边的草田租给农民开发,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射 阳县,以其地 “居射水之阳(北岸)” 得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所置盐渎县(今盐城县)与 射阳县隔湖相望.续修盐城县志 载:“射阳故城在古

10、射阳湖西岸,与盐渎古城隔湖相望,两县 分湖而治”.当时的朝廷在射阳湖滨设置两个县级行政单位,表明该地区已有大量的人类活动 存在,农业耕作活动也已存在. 211湖 泊 科 学 13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当时射阳县的县衙即宝应县射阳镇,在射阳镇西南有 “九里一千墩” 古墓葬群,它西自天平 乡天平庄起,东至射阳湖乡油坊头止,有数以千计大小土墩,各有其名,俗名 “九里一千墩”,亦 名射阳墩.墩内曾发现汉墓道、 画像石、 汉铜虎、 千金镣、 双鱼铜洗等文物,

11、1949年后出土有铜 器、 陶器、 玉器、 漆器、 铁器、 木器等多件文物,以汉代居多,由此说明汉时射阳湖畔已广为垦殖, 而且规模较大.这些考古发现证明沿湖地带当时农业颇有发展,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人类活动已十分频繁. 射阳湖一名由来已久,汉代有刘缠、 樊丹曾被封为射侯,说明射阳作为地名出现于汉或其 前.射阳湖汉代为广陵王封禅地,后因广陵王有罪,被剥夺封地,分给当地贫民,史称 “夺其射陂 草田以赋贫民”(干隆盐城县志 卷六 ) . 射陂,即射阳湖.据盐城一带汉墓出土的炭化稻粒分析 得知,汉时射阳湖滩地种植已具一定规模,表明射阳湖湖水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淡化. 唐代上元中(760 - 761

12、年)和大历三年 (768 年)两次在射阳湖设立官屯,大清一统志 载: “唐大历三年,与洪泽并置官屯,自后所收岁减,遂停废”.说明唐时对砂堤以西的射阳湖湖滨滩 地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垦.射阳湖湖滨滩地的开垦,对其缩小有一定影响. 1. 4 范公堤期的射阳湖 图1 宋以前的射阳湖示意图 Fig. 1 The Sketch map of sheyang lake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黄河大规模夺淮以前,秦汉王朝至南宋建炎 二年(1128年)的这一段时期,范公堤、 运河对射 阳湖湖水的淡化影响很大,但运河决堤次数少,河 流堆积于本区的泥沙量有限,淤塞速度不快,对射 阳湖的淤积作

13、用不大;围湖造田对射阳湖的影响 也不大,因此运东地区古射阳湖群也还很大.很多 史书对此都有记载,例如,清光绪 阜宁县志 卷四 川渎下 9 :“射阳湖,南通樊良湖、 博芝湖,以承 邗沟之江水;北通夹耶湖,汉建安中,更西通白马 湖.自春秋以迄汴宋,千有余年,为南北馈运之孔 道.以上只是形象的描绘,而宋 太平寰宇记 也记 道:“射阳湖长三百里,阔三十里”,它堪称里下河 地区最大的湖泊,其时射阳湖面积很大,周围有大 小湖沼数十个,统称射阳湖湖群,湖呈长条状,外 形与现代射阳湖形态相似,宋以前湖泊远比今日 宽长(图1) . 2 黄河夺淮期的射阳湖 2. 1 运河与堤坝对射阳湖的影响 1128年黄河南徙之

14、后,射阳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黄河夺淮的初期,也即宋元之 间,由于黄河对淮河入海段的河床的淤垫,使黄河和淮河的出路不畅,如果不加高淮河入黄处 的堤堰和运河的河堤,就无法使淮水流入故道,运河也将难以畅通.为了保障运道畅通,明清两 代在黄淮交汇处进行了大量的治理工程,其原则便是以保证国家漕运为中心,采取 “蓄清济黄” 的治理方针. 3112期 柯长青:人类活动对射阳湖的影响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为实施上述漕运政策,以抬高洪泽湖的水位来冲涮黄河河道的淤

15、积为目的,明初即加强洪 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的工程建设,至万历时又大加修筑,并逐步完成复堤(西堤)工程,大堤由 高家堰(亦称高加堰)向南延伸至蒋坝.其结果反而使湖区底床淤垫扩大,水位随之更为抬高. 大堤建成后,遇汛期洪水异涨时仍需开坝泄水入下游高宝湖;遇到黄淮并涨,黄河倒灌的情形, 情况更为严重. 洪泽湖水位的控制,不仅以保证漕运为准则,还受其它皇家权益的左右.万历十四年 (1586)淮河大水,明祖陵告急,便有人提出开周桥放水入里下河地区,潘季驯认为如果开了周 桥,等于开了高家堰,“六州县生灵为鱼,四百万漕艘俱梗,三十六万盐场俱沼矣”.既而淮水自 决张福堤,祖陵无虞,其事随寝.但到了万历十七年(

16、1589年 ) , 黄河再次涨溢.御史夏之臣请急 开高堰以救祖陵,里下河地区终未能幸免于水患(宝应图经卷三 河渠 ) , 泥沙对射阳湖的淤 积自不待言. 清代同样对运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一方面加强堤防管理和修建,另一方面为保证运堤安 全,还在汛期放水入射阳湖.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建了洪泽湖大堤上的仁、 义、 礼、 智、 信五 坝,康熙十九年(1680年)改建、 增建了车逻、 南关、 昭关等入海减水坝,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 ) , 形成有名的五里坝、 车逻坝、 中坝、 昭关坝和南关新坝等运堤归海五坝,组成了以保漕运为 要旨的河淮运控制体系.推行上述政策的后果之一,就是促进了洪泽湖湖面的扩大和湖底高程 的迅速抬高,同时也导致了运河河床一定程度的抬高,黄河倒灌和严重淤积,为解决这些新出 现的问题,不得不修建高差相差很大的洪泽湖堤、 运堤、 归海坝等大量工建筑,形成对里下河地 区高屋建瓴的上游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