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4344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 通风空调通风空调 TONG FENG KONG TIAO 8 8 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空调区的气流组织和空调风管系统 目目 录录 空调区的气流分布形式空调区的气流分布形式 空调送风口、回风口的类型及应用场合空调送风口、回风口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8.1 8.2 8.3 空调区气流组织的计算机气流性能评价空调区气流组织的计算机气流性能评价 8.4空调风管系统设计空调风管系统设计 u空调区的气流组织:指合理布置送风口和回风口,使得 经过净化、热湿处理后的空气,由送风口送入空调区后 咋,再与空调区内空气混合、扩散或进行置换的热湿交 换过程中,均匀地消除空调区内的余热和余湿,从而使 空

2、调区(距地面2以下)内形成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湿 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以满足生产工艺和人体舒适的 要求,同时,还要由回风口抽走空调区内空气,或将大 部分回风返回到空调机组、少部分排至室外,或如果空 调机组采用全新风运行则将绝大部分回风排至室外。 u影响空气调节区内空气分布的因素:送风口的形式和位 置、送风射流的参数(送风量、出口风速、送风温度) 、回风口位置、房间几何形状、热源在室内的位置。 u空气调节区的气流组织:根据建筑物用途对空气调节区 内温湿度参数、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室内 温度梯度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的要求,结合建筑物特点 、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具布置等进行设计。 8.1 空调

3、区的气流组织形式 1、顶(上)部送风系统的基本原理 将调解好的空气以高于室内人员舒适所能接受的速度从房间上部(顶棚 或侧墙高处)送出。送入的高速空气射流与房间空气产生强烈的混合, 送风射流的温度迅速趋近于整个房间的温度。当射流进入房间时,它诱 导房间(二次)空气进入主射流,引起射流尺寸不断扩大,空气流速降 低。(进入人活动区(高1.8m)之前,把速度减至不高于0.25m/s。 8.1.18.1.1 顶(上)部送风系统(顶部混合系统)顶(上)部送风系统(顶部混合系统) 上送下回 将房间送风口设在房间上部(顶棚或侧墙),回风口设在下 部(地板或侧墙),气流从上部送出,从下部排出。 适用场合: 适用

4、于有恒温要求和洁净度要求的工艺性空调 冬季以送热风为主且空调房间层高较高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 2、 顶(上)部送风系统的气流分布形式 a单侧送风,单侧回风 b双侧送风,双侧回风 c顶棚散流器送风,双侧 回风 d顶棚孔板送风,单侧回 风 上送上回 气流从上部送出,进入空调区域后再从上部排出。 适用场合: 适用于以夏季降温为主且房间层高较低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对冬、夏季均要使用空调系统(候车大厅、百货商场,层 高较低的会议室),由于房间无法布置回风口 对有恒温要求的工艺空调,精度不高时。 a单侧送风 b双侧由内向外送风 c双侧由外向内送风 d送风与回风不在同一 侧 e顶棚孔板送风与回风 两用散流器

5、中送风 在满足室内温湿度要求前提下,有明显节能效果,但竖向空 间存在温度分层现象。(分层空调) 适用场合: 对于某些高大空间实际的空调区处在房间下部,没有必要 将整个空间作为控制对象。 A中送风,下回风 B中送风,下回风加 顶部排风 侧面送风 依靠侧面风口吹出射流实现送风方式。将设有送风口的送风 风管布置在房间上部的侧墙处,设有回风口的回风管布置在 房间下部或房间上部侧墙处,送风口和回风口在同一侧。 3、 顶(上)部送风系统的送风方式 a单侧送风,单侧回风:一般层高的小面积空调房间 b双侧送风,双侧回风:当房间较长时 C中部双侧向内送风:高大厂房 d中部双侧向内送风加顶部排风:高大厂房,有一定

6、余热量 贴附射流:侧送风口贴近顶棚布置时,由于附壁效应的作 用,促使空气沿壁面流动,可以看成自由射流的一半。 气流流型 a单侧送风,单侧回风 :一般层高的小面 积空调房间 b双侧送风,双侧回风 :当房间较长时 C中部双侧向内送风: 高大厂房 d中部双侧向内送风加 顶部排风:高大厂 房,有一定余热量 气流在房间大部分空间内形成一个大的回旋涡流,只有在 房角处有小股滞留区,射流有足够的射程送到对面墙上, 使整个空调区处于回流之中,从而获得比较均匀而稳定的 温度场和速度场。 射流要有足够的贴附长度,否则射流会中途下落到空调区 。 对于单侧上送下回,将送风总管设在走廊的吊顶内,利用 支管端部的风口向室

7、内送风,回风口设在回风立管的端部 ,立管暗装在墙内,并利用吊平顶上部的空间做总回风风 管。 布置方法 将送风总管和回风总管都设在走廊吊平顶内,而回 风立管紧靠内墙或走廊墙面敷设 将送风、回风总管设在走廊吊顶内,在房间内墙的下部设 格栅回风口,回风进入走廊内,并由设在吊平顶内的回风 总管上开设的回风口处被吸走。 对于双侧上送下回,其回风风管可以设在室内,也可在地 坪下做总回风道 是一种安装在房间顶棚上由上向下送风的风口,可以与顶棚 下表面平齐,也可伸出顶棚下表面。依靠散流器吹出气流送 风。 散流器平送 散流器送风 气流从散流器吹出后,贴附着平顶 以辐射方式向四周扩散进入室内, 使射流与室内空气很

8、好地混合后进 入空调区。 适用场合: 对室温波动范围有一定要求、房 间高度较低,但有足够的吊顶或 技术夹层可利用时的工艺性空调 一般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 散流器下送 气流从散流器吹出后,一直向下扩 散进入室内空调区,形成稳定的下 送直流气流,可以使空调区被笼罩 在送风气流中。 适用场合: 房间净高度较高(3.54.0m)的 净化空调空调 一种圆形散流器可用于一般舒适 性空调 特点:设置吊顶或技术夹层,风管 暗装工作量大,投资比侧送风高。 利用顶棚上面空间为稳压层,空气由送风管进入稳压层后, 在静压作用下,通过在顶棚上(扣除布置照明灯具的面积) 均匀布置孔板,均匀进入空调房间内的送风方式,回风口

9、均 匀布置在房间下部。 类型和布置 孔板送风 全面孔板:在空调房间整个棚顶 (扣除布置照明灯具的面积)均匀 布置孔板 局部孔板:不是均匀布置,在顶棚 的两侧或中间布置成带状、梅花形 、棋盘形及按不同格式交叉排列的 孔板。 气流流型和应用场合 依靠喷口喷出的高速射流实现送风。将喷口和回风口布置在 同侧,空气以较高速度、较大风量集中由少数几个喷口射 出,射流行至一定过后折回,使空调区处于回流区。 特点: 送风速度高,射程远,射流带动室内空气进行强烈混合,使 射流流量成倍增加,射流断面不断扩大,速度逐渐衰减,并 在室内形成大的回旋涡流,从而保证工作区获得均匀的温度 场和速度场。 喷口送风 依靠在装在

10、送风管道底面或侧面上的条形风口送出射流实现 送风,属于扁平射流。 特点: 气流轴心速度衰减快,适用于空调区允许风速0.250.5m/s, 温度波动范围12的场合。 条缝送风 置换通风最早是在工业厂房用来解决室内污染物控制问题, 随着民用建筑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日益突出,置换通风方式 的应用逐渐转向民用建筑(办公室、会议室、剧院等) 使用条件:有热源或热源与污染源伴生,人员活动区域空气 品质要求严格,房间高度不低于2.4m,建筑、工艺及装修条 件许可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 1、置换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 将经过处理的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室内人员活动区,并在地板 上形成一层轻薄的空气湖。空气湖是由较冷的新鲜空

11、气扩散 而成。室内人员及设备等内部热源产生向上的对流气流。新 鲜空气随着对流气流向室内上部流动形成室内运动的主导气 流。排风口设置在房间顶部,将热浊的污染空气排出,属于 下送上排的气流形式。(图8-19) 8.1.28.1.2 置换通风系统置换通风系统 2、气流分布形式 存在热力分层现象,分层高度以下为活动区,分层高度以上 为非活动区。在置换通风条件下,应保证分层高度以下活动 区的热舒适和空气品质;分层高度以上空气温度和污染物浓 度可以超过允许的温度和浓度。 站立人员产生的上升气流: 坐姿人员产生的上升气流: 3、末端装置的布置型式及风口的选择 a落地安装:在民用建筑中置换通风末端装置; b地平安装:当高级办公大楼采用夹层地板; 作用:将出口空气向地面扩散形成空气湖。 c架空安装:在工业厂房中由于地面上有机械设备及产品零 件的运输 作用:引导出口空气下降到地面,然后再扩散到全室形成空 气湖 LO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