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精度设计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93919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尺寸精度设计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尺寸精度设计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尺寸精度设计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尺寸精度设计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尺寸精度设计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尺寸精度设计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尺寸精度设计讲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 尺寸公差与圆柱配合的互换性 主要内容 l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l尺寸的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l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l未注公差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GB/T1800.1-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偏差 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差和 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1-1979 公差与配合尺寸至500mm孔、轴公差带 GB/T1802-1979 公差与配合尺寸大于500mm至3150mm常用 孔、轴公差带 GB/T1803-1979公差与配合尺寸至18

2、mm孔、轴公差带 GB/T1804-1979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第一节 基本术语与定义 1、轴: 指工件的圆柱形的外表面及其 它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两平行平面 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其尺寸 由 d 表示。 常见的轴、键等 加工时,尺寸由大变小。 一、有关孔和轴的术语与定义 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2、孔: 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及其它 非圆柱形外表面(由两平行平面或 切面形成的包容面),其尺寸由D 表示; 加工时,尺寸由小变大。 如:常见的孔,键槽等 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1、尺寸(size) 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2、基本尺寸(basic siz

3、e) 设计给定的尺寸(mm),优先数 。基本尺寸用D,d表示 。 3、实际尺寸(actual size) 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含测量误差,同一表面不同部 位的实际尺寸往往也不相同。用表示。 二、有关尺寸的术语与定义: 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分别用 : 4、极限尺寸(limits of size)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最大极限尺寸 (maximum),最小极限尺寸(minimum )。 6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5、作用尺寸 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 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轴的 尺寸。 孔的作用尺寸 内接的最大理想轴 实际孔 孔的作用尺寸 与工件形状误差有关 7

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轴的作用尺寸 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 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孔的 尺寸。 与工件形状误差有关 外接的最小理想孔 实际轴 轴的作用尺寸 8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一) 偏差(deviation) : 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去基本尺 寸所得的代数差。 1、极限偏差(limits of deviation) :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孔:上偏差ES;下偏差EI 轴:上偏差es;下偏差ei 三、有关偏差、公差的术语与定义: 9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2、实际偏差(actual deviation):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 孔的

5、实际偏差 轴的实际偏差 10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二) 尺寸公差(size tolerance):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为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的绝 对值。孔、轴公差分别用Th和Ts表示。 孔的尺寸公差 轴的尺寸公差 1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公差与极限偏差的比较 从数值上看 从作用上看 极限偏差是代数值,正、负或零值是有意义的; 公差是允许尺寸的变动范围,是没有正负号的绝对值 ,也不能为零(零值意味着加工误差不存在,是不可能的 )。 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判断完工零件是否合格 的根据, 公差则控制一批零件实际尺寸的差异程度。 1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从工艺上看:对某一具体零

6、件 两者联系: 例:已知孔 ,轴 ,求孔与 轴的极限偏差与公差。 公差大小反映加工的难易程度,即加工精度的高低, 它是制定加工工艺的主要依据, 偏差则是调整机床决定切削工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依 据。 公差是上、下偏差之代数差的绝对值,所以确定了极 限偏差也就确定了公差。 1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基本术语示意图 Dmin dmin dmax Th Ts es ei 零线 孔 Dmax D(d) 基 本 尺 寸 ES EI 轴 1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三)零线与尺寸公差带图 公差带图: 由于公差与偏差的数值相差较大,不便用同 一比例表示, 故采用公差带图。 孔 轴 0 基本尺寸 ES EI e

7、s ei Th T s + - 公差带 零线: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本尺 寸的一条直线。零线以上为正, 以下为负 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 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 的区域 1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 下偏差 4、基本偏差 规定:靠近或位于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 5、标准公差 国标极限与配合中所规 定的任一公差 孔 轴 0 基本尺寸 ES EI es ei Th T s + - 公差带 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决定 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 16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例:绘尺寸公差带图 画出基本尺寸为50,最大 极限尺寸为50.025、最小极限 尺寸为50mm

8、的孔与最大极限尺 寸为49.975、最小极限尺寸为 49.959mm的轴的公差带图。 0 + - 50 孔 +0.025 轴 -0.025 -0.041 17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7、加工误差与公差的关系 尺寸误差: 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 几何形状误差: 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形状误差,由工艺系统误差所 造成)、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刀具在工件上 留下的波峰和波长)、表面波度误差(加工过程中振动引 起的)。 位置误差: 各要素之间实际相对位置与理想位置的差值。 18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系统误差的影响, 使加工后的零件的几何参数与理想值不相符合,其差 别称为加

9、工误差。 加工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其误差值在一定范围内 变化是允许的,加工后的零件的误差只要不超过零件 的公差,零件是合格的。 公差是设计给定的,用于限制加工误差的;误差 则是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19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1、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 系,称为配合。 D(d) Dmax Dmin dmin dmax ES EI TD Td es ei 零线 孔 轴 四、有关配合与配合制的术语与定义 公差与配合示意图 20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2、间隙与过盈 在孔轴装配前,孔的实际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实际尺寸 的代数差。差值为正(0)是间隙,用X表示;为负是过盈,用 Y表示

10、。 孔 轴 孔 轴 间隙 过盈 2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 3、配合种类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用于孔轴间活动连接,贮藏润滑 油,补偿热变形、弹性变形和制造安 装误差。 孔 轴 间隙 22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轴 孔 最小间隙 最大间隙 孔 Xmax Xmin 0 + - 轴 X min0 最大间隙: Xmax=Dmax- dmin=ES ei 最小间隙: Xmin=Dmin - dmax =EI es 平均间隙: Xav =(Xmax +Xmin)/2 2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2)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孔

11、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孔轴紧固连接,无相对运动。热装或压装。 2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轴 孔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轴 0 + - Ymax Ymin 孔 最大过盈: Ymax= Dmin- dmax =EI - es 最小过盈: Ymin= Dmax - dmin=ES ei 平均过盈: Yav =(Ymax +Ymin)/2 25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3)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重叠。 孔轴间定位连接。保证结合零件具有很好的对中性 和同轴度,且便于拆卸和装配。 间隙和过盈是变动的。 最大间隙和最大过盈。 26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轴公差带

12、 孔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轴 0 + - 孔公差带 最大间隙: Ymax= Dmin- dmax =EI - es 最小过盈: Ymin= Dmax - dmin=ES ei 平均过盈: Yav =(Ymax +Ymin)/2 27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4、配合公差 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Tf = Th + Ts 在数值上,是一个没有正、负号,也不能为零的 绝对值。 对于间隙配合 Tf =XmaxXmin 对于过盈配合 Tf =YminYmax 对于过渡配合 Tf =XmaxYmax 配合公差是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28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 计算:孔 分别与轴 、 、 组成配合,求相应的间隙、过盈和配合公差, 并画出公差带图,说明配合种类。 0 + - 50 +25 -25 -41 +59 +43 +18 +2 特点:Tf0.025+0.0160.041: 结合的松紧程度不同, 结合松紧的变动程度相同(配合精度相同) 29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