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鲁科版选修5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92747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鲁科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鲁科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鲁科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鲁科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鲁科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鲁科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第35讲认识有机化合物鲁科版选修5(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35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 1.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 物的分子式。 2.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 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如质谱、 红外线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 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 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 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考点二探究高考提升考能微课32 考点一 有机物的官能团、分类和命名 题组训练解题探究 基础小练多维思考 返回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一定

2、是同一类物质( ) (2)含有羟基的物质只有醇或酚( ) (3)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 ) (4)、COOH的名称分别为苯、酸基( ) (5)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 ) (6)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 123题号 返回 2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请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 ,填在横线上。 醇 酚 芳香烃(或苯的同系物) 酯 123题号 返回 卤代烃 烯烃 羧酸 醛 123题号 返回 编号错,应从距支链最近 的一端作为编号的起点,正确的命名应为2- 甲基丁烷 主链选错,正确的命名应为2- 丁醇 主链选错,应选最长的碳链作主链 123题号 返回 题组一 官能团的识别

3、 1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 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 盛开。S 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 B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 C含有羟基、羰基、羧基、酯基 D含有碳碳双键、苯环、羟基、羰基 123题号4 返回 A 【解析】 123题号4 返回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 (酚)羟基、酯基 (醇)羟基 123题号4 返回 (3)HOCH2CH2NH2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 (4)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 羰基、羧基 (醇)羟基、氨基 123题号4 返回 题组二 常见有机物的命名 3判断下列烷烃的命名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4、错误的打“”。 123题号4 返回 123题号4 返回 4请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3- 乙基-1-戊烯 3,3,4- 三甲基己烷 123题号4 返回 间甲基苯乙烯(3- 甲基苯乙烯) 3- 乙基-1-辛烯 123题号4 返回 1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 (1)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 (2)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 (3)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 (4)“-”“ ,”忘记或用错。 123题号4 返回 (1)烯、炔、醛、酮、酸、酯指官能团; (2)二、三、四指相同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个数; (3)1、2、3指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置; (

5、4)甲、乙、丙、丁指主链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3、4 2.弄清系统命名法中四种字的含义 123题号4 返回 考点二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同分异构体及命名 题组训练解题探究 基础小练多维思考 返回 123题号 返回 123题号 返回 123题号 返回 2某些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组成较特殊,不用再借助于有机化合物的 相对分子质量求分子式,通过最简式(实验式)就能确定分子,请列举6种 符合上述特点的物质,写出其分子式。 答案: CH4 C2H6 C3H8 CH4O C2H6O C3H8O等。 123题号 返回 123题号 返回 题组一 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某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测定实验式:某

6、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 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则其实验式是 _。 (2)确定分子式:该有机物的蒸气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37倍,则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分子式为_。 C4H10O 74C4H10O 123题号4 返回 5 解析:(1)有机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1%, 则氧的质量分数为164.86%13.51% 21.63%, n(C)n(H)n(O)(64.86%12)(13.51%1)(21.63%16) 4101, 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4H10O。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74,

7、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 该有机物的实验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74,则实验式即为分子式。 123题号4 返回 5 2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 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 。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123题号4 返回 5 (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_,它的作用是 _。 (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_。 有学生认为在E后应再加与E相同的装置,目的是 _ _。 H2O2 使有机物充分氧化

8、生成CO2和H2O 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吸收CO2 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 防止空气中的H2O和 CO2进入E,使测得的数据不准 2H2O2 2H2OO2 123题号4 返回 5 (5)若准确称取1.20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 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 g,D管质量增加0.72 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 式为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还需要测定_。 CH2O 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5)E管质量增加1.76 g,是CO2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04 mol, D管质量增加0.72 g,是水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04 mol,则C、H元素

9、的质量为12 gmol1 0.04 mol1 gmol10.04 mol20.56 g,O 元素的质量为1.20.560.64 g,物质的量为0.04 mol,所以C、H、O 的个数比为0.040.080.04121,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2O。 123题号4 返回 5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 (1)“商余法”推断烃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M/12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氢原子数时,将碳原子数依 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 123题号4 返回 5 (2)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流程 123题号4 返回 5 题组二 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分子结构 3在

10、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 ) 解析: A中有2种氢原子,个数比为31;B中据镜面对称分析知有3种 氢原子,个数比为311;C中据对称分析知有3种氢原子,个数比为 134;D中据对称分析知有2种氢原子,个数比为32。 D 123题号4 返回 5 4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 式为C8H8O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A分 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 谱如下图。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23题号4 返回 5 A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反

11、应 B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种 D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 123题号4 返回 5 【解析】根据题意知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 C 123题号4 返回 5 5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将2.3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 mol CO2和2.7 g水; 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1所示的质谱图; 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2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 之比是123。 123题号4 返回 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 (2)有机物A的实验式是_。 (3)

12、能否根据A的实验式确定其分子式_(填“能”或“不能”),若 能,则A的分子式是_(若不能,则此空不填)。 (4)写出有机物A可能的结构简式:_。 46 C2H6O 能 C2H6O CH3CH2OH 123题号4 返回 5 微课32 有序思维突破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判断 微课集训 微课归纳 返回 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12题号 返回 12题号 返回 12题号 返回 (3)芳香族化合物:两个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有邻、间、对3种。 (4)限定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分析限定条件 的含义,弄清楚在限定条件下可以确定什么,一般都是根据官能团的特 征反应限定官能团的种类、根据等效氢

13、原子的种类限定对称性(如苯环上 的一取代物的种数、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个数等),再针对已知结构中的 可变因素书写各种符合要求的同分异构体。 12题号 返回 2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记住一些常见有机物异构体数目,如 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体; 乙烷、丙烷、乙烯、丙烯、乙炔、丙炔无异构体; 4个碳原子的烷烃有2种异构体,5个碳原子的烷烃有3种异构体,6个碳 原子的烷烃有5种异构体。 12题号 返回 (4)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其规律有: 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同一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位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 (2)

14、基元法:如丁基有4种,则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同分异构体。 (3)替代法: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3种同分异 构体(将H和Cl互换);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 代物也只有1种。 12题号 返回 集训一 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推断 10.1 mol某烃完全燃烧时生成30.8 g CO2和12.6 g H2O,且能使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其结构中只含有两个CH3,则该物质的结构(不考 虑顺反异构)最多有 ( ) A6种 B8种 C7种 D10种 解析: 30.8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7 mol,12.6 g H2O的物质的量为0.7 mol,则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