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8—19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8776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18—19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18—19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18—19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18—19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18—19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18—19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18—19年(上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级高二年段暑假返校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在试卷上做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

2、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一、课内文言文阅读(24分)(一)文化常识题(本题共2小题,共4分)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布衣,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故称。我国古代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黔首、黎民、庶民、苍生、黎元、氓等。B晡时,十二时辰之一,即申时,下午三时正至下午五时正,又名日晡、夕食等。C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是科举考试最高功名。D禄千石,汉官秩。古代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品级较高,因以“千石”指高官。汉代以俸禄高低计官品,千石官指丞相长史、大司马长史等。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2分)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羡赋,指赋税收入在收支相抵后所剩余的部分。B践祚,古代庙寝堂前有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投壶”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C人们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D崩,指天子、帝王的死。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死”,庶人死叫“不禄”。 (二)断句题(本题共2小题,共5分)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第3题。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

4、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3.下列对选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B.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C.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D.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

5、,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节选自晋书郑冲传)(三)翻译题(本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第5题。道南疏辨乞休,颇侵文炳。文炳遂极诋,御史张至发助之。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臣,职也,未有肆口嫚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帝雅重道南,谪文炳外任,夺嵩等俸。御史韩浚、朱堦救文炳,复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天启初,以覃恩即家进太子太保。居二年卒。(明史卷第二百一十七,

6、有删改) 5.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译:_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第6题。志入,帝问志曰:“何故散败至此?”志曰:“贼去邺尚八十里,而人士一朝骇散,今欲奉陛下还洛阳。”帝曰:“甚佳。”于是御犊车便发。屯骑校尉郝昌先领兵八千守洛阳,帝召之,至汲郡而昌至,兵仗甚盛。志喜于复振,启天子宜下赦书,与百姓同其休庆。奔散者多还,百官粗备。帝悦,赐志绢二百匹、绵百斤、衣一袭、鹤绫袍一领。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节选自晋书卢志传,有删改)6.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

7、成现代汉语。(5分)洛阳没,志将妻子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至阳邑,为刘粲所虏,与子谧、诜等俱遇害于平阳。 译:_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第7题。四年,邓骘在位,颇能推进贤士,荐何熙等列于朝廷,又辟弘农杨震等置之幕府,天下称之。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骘子侍中凤,尝与尚书郎张龛书,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遂髡妻及凤以谢,天下称之。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7.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

8、,后尚坐断盗军粮,槛车征诣廷尉,凤惧事泄,先自首于骘。译:_二、课外文言文阅读(4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曰:“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唯仪之所甚愿为臣者,亦无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无大齐王;唯仪甚憎者,亦无大齐王。今弊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是以弊邑之王不得事令,而仪不得为臣也。大王苟能闭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若此,齐必弱,齐弱则必为王役矣。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谷得商、於之田,方六百里

9、。”群臣闻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陈轸曰:“臣见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妄贺。”楚王曰:“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国?且先出地后绝齐,秦计必弗为也,先绝齐后责地,且必受欺于张仪。受欺于张仪,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使者未来,又重绝之。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至,称病不朝。楚王曰:“张子以寡人不绝齐乎?”乃使勇士往詈齐王。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者曰:“臣闻六百

10、里,不闻六里。”仪曰:“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国不尚全乎?王今已绝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也,国必大伤。”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韩氏从之。楚兵大败于杜陵。(摘编自战国策秦策二)注不谷: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弱则必为王役矣 役:役使B使者未来,又重绝之 重:加重C乃使勇士往詈齐王 詈:辱骂D楚国不尚全乎 全:保全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仪狡诈的一组是(3分)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 弊邑之王所说甚者,无大大王

11、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张仪至,称病不朝 仪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A B C D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仪自荐出使楚国,他的目的是离散齐楚联盟,为秦国攻打齐国扫清障碍。B陈轸认为与齐国绝交不仅会孤立楚国,还可能引来秦国和齐国的双面夹击。C张仪承诺给楚国商、於六百里土地,赢得怀王君臣的信任,促使楚国与齐绝交。D怀王不听陈轸劝告,兴兵攻打秦国,却因失去友邦反遭秦、齐、韩的联合打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左懋第,字萝石,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授韩城知县,有异政。遭父丧,三年不入内寝,事母尽孝。十二年擢户科给事中。疏

12、陈 四 弊 谓 民 困 兵 弱 臣 工 委 顿 国 计 虚 耗 也 又 陈 贵 粟 之 策 令 天 下 赎 罪 者 尽 输 粟 盐 策 复 开 中 之 旧 令 输 粟 边 塞 充 军 食 又请严禁将士剽掠,有司朘削。明年正月,剿饷罢征,亦请马上速行,恐远方吏不知,先已征,民不沾实惠。帝并采纳。十四年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已又陈安民息盗之策,请核荒田,察逋户,予以有生之乐,鼓其耕种之心。帝即命议行。十六年秋,出察江防。明年五月,福王立,进兵科都给事中。时大清兵连破李自成,朝议遣使通好,而难其人。懋第母

13、陈殁于燕,懋第欲因是返柩葬,请行。乃拜懋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与左都督陈弘范、太仆少卿马绍愉偕,而令懋第经理河北,联络关东诸军。懋第濒行言:“臣此行,生死未卜。请以辞阙之身,效一言。愿陛下以先帝仇耻为心,瞻高皇之弓剑,则思成祖列圣之陵寝何存;抚江上之残黎,则念河北、山东之赤子谁恤。更望时时整顿士马,必能渡河而战,始能扼河而守;必能扼河而守,始能画江而安。”懋第衰絰入都门,至则馆之鸿胪寺。请祭告诸陵及改葬先帝,不可,则陈太牢于旅所,哭而奠之。即以是月二十有八日遣还出都。弘范乃请身赴江南招诸将刘泽清等降附,而留懋第等勿遣。于是自沧州追还懋第,改馆太医院。顺治二年六月,闻南京失守,恸哭。其从弟懋

14、泰先为吏部员外郎,降贼,后归本朝授官矣,来谒懋第。懋第曰:“此非吾弟也。”叱出之。至闰月十二日,与从行兵部司务陈用极,游击王一斌,都司张良佐、刘统、王廷佐俱以不降诛。 (节选自明史左懋第传)(一)选择题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疏陈四弊 / 谓民困兵弱 / 臣工委顿 / 国计虚耗也 / 又陈贵粟之策令 / 天下赎罪者尽输粟 / 盐策复开中之旧 / 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 B疏陈四弊 / 谓民困 / 兵弱 / 臣工委顿 / 国计虚耗也 / 又陈贵粟之策令 / 天下赎罪者尽输粟 / 盐策复开中之旧 / 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 C疏陈四弊 / 谓民困 / 兵弱 / 臣工委顿 / 国计虚耗也 / 又陈贵粟之策 / 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 / 盐策复开中之旧 / 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 D疏陈四弊 / 谓民困兵弱 / 臣工委顿 / 国计虚耗也 / 又陈贵粟之策 / 令天下赎罪者尽输粟 / 盐策复开中之旧 / 令输粟边塞充军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