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12)(含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87567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12)(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12)(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12)(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12)(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12)(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12)(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人物传记类(12)(含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传记类课后练习(1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韩亿,字宗魏,其先真定灵寿人,徙开封之雍丘。举进士,为大理评事、知永城县,有治声。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通判陈州,会河决,治堤费万计,亿不赋民而营筑之。知洋州。州豪李甲,兄死迫嫂使嫁,因诬其子为他姓,以专其赀。嫂诉于官,甲辄赂吏掠服之,积十余年,诉不已。亿召甲出乳医示之,冤遂辨。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河北旱,转运使不以实闻,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有诬其子纲请求受金者,亿请自置狱按之,事虽辨,犹降通判大名府。吴植知临江军,使人纳金于宰相王钦若,因衙吏至京师,审之,语颇泄,钦若知不可掩,执吏以闻。诏付台治,而植自言未尝纳金,反诬吏

2、误以问所亲语达钦若。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植乃除名。并按钦若,诏释不问。自薛奎后,亿独掌台务者逾年。知益州。故事,益州岁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是岁大旱,亿倍数出粟,先期予民,民坐是不饥。又疏九升江口,下溉民田数千顷。维、茂州地接羌夷,蕃部岁至永康官场鬻马,亿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唃厮啰与赵元昊相攻,来献捷。朝廷议加唃厮啰节制。亿日:“彼皆蕃臣也,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议遂寝。元昊岁遣人至京师,出入民间无他禁,亿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外虽若烦扰,实羁防之。知开封府范仲淹献百官图,指宰相吕夷简差除不平,而阴荐亿可用。仲淹既贬,帝以谕亿。

3、亿日:“仲淹举臣以公,臣之愚陛下所知;举臣以私,则臣委质以来,未尝交托于人。”遂除户部、参知政事。会忻州大震,谏官韩琦言宰相王随非辅弼才,又言亿子综为群牧判官,不当自请以兄纲代之。遂与宰相皆罢。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亿性方重,治家严饬,虽燕居,未尝有惰容。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注】台:御史台。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亿不赋民而营筑之 赋:征税B 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 贷:借款C 遂除户部、参知政事 除:授官D 亿性方重,治家严饬 饬:谨慎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表明韩亿“有才干”的一组是 ( )他邑讼不决者,郡守皇甫选辄属亿治之自薛奎后,亿独掌台

4、务者逾年出官粟六万石,赈粜贫民虑其觇两川,奏徙场黎州境上请下诏为除馆舍礼之,官主贸易见亲旧之孤贫者,常给其昏葬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洋州恶霸李甲,为霸占家产而逼嫂改嫁,诬称她的孩子是别人的,还贿赂官吏拷打其嫂,欲使其屈从。韩亿明察秋毫,使十多年的冤案得以明断。B 通过审查吴植的衙吏,朝廷发现了吴植贿赂一事,王钦若见事不可掩盖,就主动请罪,而吴植为推脱罪责,反诬陷衙吏错把他问候亲近人的话说给了王钦若。C 有一年益州大旱,韩亿打破惯例,拿出多于往年的官粮先救济老百姓,益州的百姓因此没有遭受饥荒。他又疏通江道,使几千顷的民田得到了灌溉。D 范仲

5、淹向皇上献百官图,指责宰相吕夷简选拨官员不公,并暗地里推荐韩亿。皇上告诉了韩亿,韩亿说自己从做官以来,从来没有为官职结交托请别人。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亿穷治之,盖植以病惧废,金未达而事已露也。 (2) 今不能谕令解仇,乃因而加赏,非所以绥御四方也。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桂州新城记王安石侬智高反南方,出入十有二州。十有二州之守吏,或死或不死,而无一人能守其州者。岂其材皆不足欤?盖夫城郭之不设,甲兵之不戒,虽有智勇,犹不能以胜一日之变也。唯天子亦以为任其罪者不独守吏,故特推恩褒广死节,而一切贷其失职。于是遂推选士大夫所论以为能者,付之经略,而今尚书户

6、部侍郎余公靖当广西焉。寇平之明年,蛮越接和,乃大城桂州。其方六里,其木、甓、瓦、石之材,以枚数之,至四百万有奇。用人之力,以工数之,至一十馀万。凡所以守之具,无一求而有不给者焉。以至和元年八月始作,而以二年之六月成。夫其为役亦大矣。盖公之信于民也久,而费之欲以卫其材,劳之欲以休其力,以故为是有大费与大劳,而人莫或以为勤也。古者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礼失,则夷狄横而窥中国。方是时,中国非无城郭也,卒于陵夷、毁顿、陷灭而不救。然则城郭者,先王有之,而非所以恃而为存也。及至喟然觉寤,兴起旧政,则城郭之修也,又不敢以为后。盖有其患而图之无其具,有其具而守之非其人,有其人而治之无其法,能以久存而

7、无败者,皆未之闻也。故文王之兴也,有四夷之难,则城于朔方,而以南仲;宣王之起也,有诸侯之患,则城于东方,而以仲山甫。此二臣之德,协于其君,于为国之本末与其所先后,可谓知之矣。虑之以悄悄之劳,而发赫赫之名,承之以翼翼之勤,而续明明之功,卒所以攘戎夷而中国以全安者,盖其君臣如此,而守卫之有其具也。今余公亦以文武之材,当明天子承平日久、欲补弊立废之时,镇抚一方,修捍其民,其勤于今,与周之有南仲、仲山甫盖等矣,是宜有纪也。故其将吏相与谋而来取文,将刻之城隅,而以告后之人焉。至和二年九月丙辰,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王某记。(选自王安石散文选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有智勇,犹不

8、能以胜一日之变也。 胜:禁得起。B城郭之不设,甲兵之不戒 戒:通“诫”,告诫,警示。C于是遂推选士大夫所论以为能者,付之经略。 经略:策划处理。D承之以翼翼之勤,而续明明之功 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修治新城的原因的一组是( )天子亦以为任其罪者不独守吏。寇平之明年,蛮越接和。然则城郭者,先王有之,而非所以恃而为存也。有大费与大劳,而人莫或以为勤也。有其患而图之无其具,有其具而守之非其人。凡所以守之具,无一求而有不给者焉。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侬智高在南方起事谋反。十二州守吏,没有一个人能守住城池,不是他们才能不够。当时皇帝

9、也这么认为。B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之间的礼义失去的话,四方的少数民族就会横暴的窥视中原地区,以寻可乘之机。C王安石散文叙议结合,阐明道理,深有寓意。本文亦是如此,作者不吝笔墨叙写余靖修建新城的经过,为后文论述奠定了基础。D作者认为,城郭为设险故守之需,故不可缺,而礼乃无形之城,对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更不能忽视。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

10、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未尝如此饫饱。”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

11、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济。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雷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细视星嵌天上,如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驾缦车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共

12、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苦旱,乐接器排云,遥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飗飗然瞬息及地。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节选自聊斋志异雷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贤:贤能B乐又益以兼人之馔 益:增加C罪婴天谴,不可说也 婴:遭受D乐审所与壮士在焉 与:跟随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 )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君有大难,吾不

13、忍忘一饭之德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因取一器,授乐令洒乐与归,寝处共之 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云鹤谦虚好学,再加上好友的帮助,他文思才华大有长进;后来夏平子染病死去,于是他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雷曹心怀感激,就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天”,亲眼目睹雷曹

14、等人行雨的情景,自己也参与其中;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拜右拾遗。房琯为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是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栗,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